東漢
- 杜篤
- 故創(chuàng)業(yè)于高祖,嗣傳于孝惠,德隆于太宗,財(cái)衍于孝景,威盛于圣武,政行于宣元,侈極于成哀,祚缺于孝平。 論都賦
- 張衡
- 俟閶風(fēng)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 東京賦
西晉
- 陸機(jī)
- 咨時(shí)文之懿祖,膺降神之靈曜。 祖德賦
東晉
北周
- 庾信
- 彼凌江而建國(guó),始播遷于吾祖。 哀江南賦
初唐
唐
盛唐
- 蕭穎士
- 高殿云褰。實(shí)吾君聿修祖德。 伐櫻桃樹賦
中唐
北宋
- 吳淑
- 秦宓之薦定祖,武子之稱衛(wèi)玠。 珠賦
- 聞集肩于潘樂,見入懷于唐祖。 雀賦
- 稱精鑒者薛公,習(xí)遺書有晉祖。 牛賦
- 王禹偁
- 方欲生擒頡利,血滅蚩尤,輯大勛而光祖考,練武經(jīng)而平寇讎。 大閱賦
- 蘇易簡(jiǎn)
- 地為席兮饗祖宗,天起籟兮調(diào)笙鏞。 擬大言賦
- 宋祁
- 鯀冥稷之恢祖功,并隆毖祀; 三王不相襲禮賦
- 儼乃衣冠,孰云無念爾祖? 祭如在賦
- 類謀事而就祖,必取致誠(chéng); 祭如在賦
- 文彥博
- 蓋將無忝爾祖,是用不違其志。 孝者善繼人之志賦
- 昔者明王,古之君子,著誠(chéng)將格于祖考,昭孝遂嚴(yán)于禋祀。 祭法天道賦
- 通幽洞冥,作三才之肇祖; 一生二賦
- 歐陽(yáng)修
- 雖治邦治刑,尚可宏宣于祖業(yè); 魯秉周禮所以本賦
- 范鎮(zhèn)
- 百神愛瑞以祖洽,四方承宇而來旋。 大報(bào)天賦
- 劉敞
- 且上方法太祖之武以平叛,繼二宗之文以永圖,越無名之蕩蕩,返茲世之于于。 王配于京賦
- 蘇頌
- 志寧,貞觀末始襲祖封。 題枯樹賦
- 王觀
- 赫赫然我太祖之興也,不取一毫,不折一鏃。 揚(yáng)州賦
- 秦觀
- 一旦功成事畢,引老乞身,天子憫之,不煩以政,公卿大夫設(shè)祖道供帳于國(guó)門之外,酒闋升車,望寄老而歸焉,則仆也亦將負(fù)杖屨而從之矣。 寄老庵賦
- 張耒
- 惟宋六世皇帝踐阼之七年,所以和同天人,綏靜中外,垂鴻襲裕,增高累厚,以對(duì)于神祇祖考者,固已蒙被充塞,光融翕赫,六合一意,四海一口,無得而言矣。 大禮慶成賦
- 趙鼎臣
- 咸罔堪于顧天,乃眷命于藝祖。 鄴都賦
- 傅共
- 客作而起,修容厲辭,拱而立曰:仆聞我宋太祖之肇基于睢陽(yáng)也,膺符秉箓,握?qǐng)D御極,上應(yīng)天而下順人,嗣炎精而隆火德,撥五代之遺煨,續(xù)周人之大歷,即夷門之舊都,而襲十二帝之故宅,岱宗日觀延亙其左,王屋嵩高峻極其前,上黨羊腸后而環(huán)衛(wèi),邙山伊闕右以澗瀍。 南都賦
- 桂南升
- 使南陵與叔祖有一日好,歷觀其孝道之終始,與夫識(shí)量操履之端詳,當(dāng)于古人求之矣,豈特列于一鄉(xiāng)之善士而已哉! 跋三山二士賦
宋
南宋
- 李長(zhǎng)民
- 遠(yuǎn)則褒崇藝祖之胄,近則加厚濮邸之孫,配天其澤,同姓悉沾。 廣汴都賦
- 王十朋
- 太原之老,乃變聲律兮祖舜之賡。 梅溪題名賦
- 周麟之
- 因相與植杖而坐,挹泉而飲之,且歌曰:泉之流兮流祖之德,肆其后兮沐靈澤。 檻泉賦
- 薛季宣
- 帝鴻氏余鼻祖兮,惟大宗曰伯陽(yáng)。 本生賦
- 楊簡(jiǎn)
- 后世又從而祖述之,不復(fù)知三代之王。 心畫賦
- 程公許
- 混淪初判于祖氣,山澤潛通于玄牝。 葛仙山賦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