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余填詞圖者,吳門王養(yǎng)初法曲獻仙音云: 鉛點綃紅,夢痕簾碧,廿載江湖游倦。謝巷斜陽,冒園衰草,曾牽個人幽怨。 想月底翻新譜,瓊簫幾回按。翠莎軟。又匆匆、踏殘吳苑。 秋色里,雙證鷺盟繾綣。韻貼楚波涼,更聽伊、青瑟悽婉。 酒殢花蔫,況今宵、容易腸斷。怕羈樓鐙灺,添了一聲河滿。 婁東楊師白洞仙歌云: 是真才子,只一枝斑管。翻盡詞場古今案。 任藏頭記譜,鬲指尋腔,空中語,寫出綠簫清怨。 分明姝麗在,粉本迦陵,二百年來此重見。 紙閣倚雙聲,溪近羅敷,照夢里筆花紅炫。 恰羨得、吹笙傍秦臺,愿身化銀簧,待伊呵煖。 汪稚泉聲聲慢云: 青衫落拓,彩筆飄零,廿年名艷詞場。溪號羅敷,水天慣性鴛鴦。 煙鬟畫屏雙笑,按參差、低度霓裳。思影事,只迦陵風(fēng)格,一樣清狂。 為問天涯倦侶,甚聲偷字減,偏老柔鄉(xiāng)。酒醒烏篷,蕭蕭幾樹垂楊。 樽前墜歡重覓,換江湖、無數(shù)蒼涼。吟未歇,恐新愁又縈寸腸。 此圖題者甚眾,當(dāng)以此三詞,為深得鄙人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