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釋道登
相關(guān)人物:
共 2 位
。
共 5 首
舒州山谷寺覺寂塔隋故鏡智禪師碑銘
(772年4月)
唐 ·
獨孤及
四言詩
桉前志。禪師號僧璨。不知何許人。出見于周隋間。傳教于惠可大師。摳衣于鄴中。得道于司空山。謂身相非真。故示有瘡疾。謂法無我所。故居不擇地。以眾生病為病。故至必說法度人。以一相不在內(nèi)外不在其中間。故足言不以文字。其教大略以寂照妙用攝偫品。流注生滅觀四維上下。不見法。不見身。不見心。乃至心離名字。身等空界。法同夢幻。亦無得無證。然后謂之解脫。禪門率是道也。上膺付囑。下拯昏疑。大云垂陰。國土為化。謂南方教所未至。我是以有羅浮之行。其來不來也。其去無去也。既而以袈裟與法。俱付悟者。道存形謝。遺骨此山。今二百歲矣?;实奂次缓笪迥?。歲次庚戍。及剖符是州。
登禪師
遺居。周覽陳跡。明徵故事。其茶毗起塔之制。實天寶景戌中別駕前河南少尹趙郡李公嘗經(jīng)始之。碑版之文。隋內(nèi)史侍郎河?xùn)|薛公道衡唐相國刑部尚書贈太尉河南房公琯繼論撰之。而尊道之典。易名之禮。則朝廷方以多故而未遑也。長老比邱釋湛然。誦經(jīng)于靈塔之下。與澗松俱老。痛先師名氏未經(jīng)邦國焉。與禪眾寺大律師釋澄俊。同寅葉恭。亟以為請。會是歲嵩岳大比邱釋惠融至自廣陵。勝業(yè)寺大比邱釋開悟至自廬江。俱纂我禪師后七葉之遺訓(xùn)。日相與嘆塔之不命。號之不崇。懼像法之本根墜于地也。愿申無邊眾生之宏誓。以抒罔極。揚州牧御史大夫張公延賞以狀聞。于是七年夏四月。上沛然降興廢繼絕之詔。冊謚禪師曰鏡智。塔曰覺寂。以大德僧七人灑掃供養(yǎng)。天書錫命。暉煥崖谷。眾庶踴躍。謂大乘中興。是日。大比邱眾議立石于塔東南隅。紀(jì)心法興廢之所以然。及以為初中國之有佛教。自漢孝明始也。歷魏晉宋齊。施及梁武。言第一義諦者。不過布施持戒。天下惑于報應(yīng)。而人未知禪。世與道交相喪。至菩提達(dá)摩大師。始示人以諸佛心要。人疑而未思?;菘纱髱煾刀种H怂级葱?。迨禪師三葉。其風(fēng)浸廣。真如法味。日漸月漬。萬木之根莖枝葉。悉沐化雨。然后空王之密藏。二祖之微言。始燦然行于世間。浹于人心。當(dāng)時問道于禪師者。其淺者知有為法。無非妄想。深者見佛性于言下。如燈之照物。朝為凡夫。夕為圣賢。雙峰大師道信其人也。其后信公以教傳宏忍。忍公傳惠能神秀。能公退而老曹溪。其嗣無聞焉。秀公傳普寂。寂公之門徒萬人。升堂者六十有三。得自在慧者一曰宏正。正公之廊廡龍象又倍焉?;蚧月??;蛑G吳。自是心教之被于世也。與六籍侔盛。嗚呼。微禪師。吾其二乘矣。后代何述焉。庸詎知禪師之下生不為諸佛。故現(xiàn)比邱身以救濁劫乎。亦猶堯舜既往。周公制禮。仲尼述之。游夏宏之。使高堂后蒼徐孟戴慶之徒??傻枚嫜伞L煲允ベt所振為木鐸。其揆一也。諸公以為司馬子長立夫子世家。謝臨川撰慧遠(yuǎn)法師碑銘。將令千載之后。知先師之全身。禪門之權(quán)輿。王命之丕顯。在此山也。則揚其風(fēng)。記其時。宜在法流。及嘗味禪師之道也久。故不讓。其銘曰。
眾生佛性,莫非宿植。
知誘于外,染為妄識。
如浪斯鼓,與風(fēng)動息。
淫騃貪怒,為刃為賊。
生死有涯,緣起無極。
如來憫之,為辟度門。
即妄了真,以證覺源。
啟迪心印,貽我后昆。
閒生禪師,俾以教尊。
二十八劫,迭付微言。
如如禪師,膺期宏宣。
世溷法滅,獨與道全。
童蒙來求,我以意傳。
攝相歸性,法身乃圓。
性身本空,我無說焉。
如如禪師,道既棄世。
將三十紀(jì),妙經(jīng)乃屆。
皇明昭賁,億兆膜拜。
凡今后學(xué),入佛境界。
于取非取,誰縛誰解。
萬有千歲,此法無壞。
安
道登
茂材異等科
北宋 ·
石介
嘗言春官氏,設(shè)官何齷齪。
屑屑取于人,辭賦為程約。
一字競新奇,四聲分清濁。
矯矯遷雄才,動為對偶縛。
恢恢晁董策,亦遭聲病落。
每歲棘籬上,所得多浮薄。
嗟哉浮薄流,不知王霸略。
六經(jīng)掛東壁,三史束高閣。
瑣瑣事雕篆,區(qū)區(qū)衍述作。
隨行登一第,謂身翥寥廓。
趨眾得一官,謂身縻好爵。
棲棲咫尺地,燕雀假安托。
汲汲五斗米,雁鶩
⑴
資飲啄。
壯哉張安道,少懷夫子學(xué)。
三就禮部試,不肯露頭角。
恥用眾人遇,羞將一賦較。
甘心拓翼歸,志懷本卓犖。
三賢文章師
⑵
,儒林推先覺。
百鳥聲喈喈,獨能辨鸑鷟。
玉石方混混,獨能識至璞。
薦之于天子,此材堪輪桷。
遂得望清光,三接近帷幄。
僚友視萬乘,器宇誠岳岳。
愿乞數(shù)刻景,古今可揚榷。
縱橫三千言,得雋如奪槊。
上下馳皇王,周旋騁禮樂。
遠(yuǎn)推災(zāi)異源,上究星文錯。
直言補王闕,危論針民瘼。
天子覽其奏,嘉賞為嗟愕。
既嘆相見晚,且言同時樂。
一命校秘書,恩澤優(yōu)且渥。
追惜漢武世,仲舒道磽確。
再念文宗朝,劉蕡命蹇剝。
有才無其時,徒抱此誠愨。
吾君嗣丕基,百王慚景鑠。
萬物蒙休嘉,四夷奉正朔。
賢良得其時,才命不相虐。
一謁乃大遇,君臣無隔膜。
我賀吾君明,取士得
英卓
。
我賀吾道行,逢時不踸踔。
行顧入廊廟,鈞軸在掌握。
上使斯文淳,下使斯民樸。
五帝
⑶
從何追,三王豈為邈。
⑴ 原作騖,據(jù)石本、劍本改
⑵ 自注:大參宋公、副樞蔡公、計相范公連章稱薦。
⑶ 原作常,據(jù)石本、徐本、劍本改
和資
道登
岱頂回
(1087年)
宋 ·
晁說之
七言絕句
藹藹天孫作曉嵐,為嫌俗骨遣教還。
仙兒墮處真堪惜,只在含眸一笑間。
同世承世英世隆三伯仲蔡定國劉達(dá)
道登
滕王閣
(1117年)
北宋 ·
釋德洪
承英連璧光照坐,更著阿隆如鼎安。
老兵先馳啟關(guān)鑰,西山奔走登欄干。
劉郎端默自凝遠(yuǎn),蔡侯奮髯牙齒寒。
但馀衰老百無用,搜句倚欄方細(xì)看。
念奴嬌
其一
癸巳重九,同陳漢卿、張叔信、王任
道登
金石臺作
(1173年)
南宋 ·
管鑒
登高作賦,嘆老來筆力,都非年少。
古觀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風(fēng)吹帽。
千里江山,一時人物,迥出塵埃表。
危闌同憑,皎然玉樹相照。
惆悵紫菊紅萸,年年簪發(fā)、應(yīng)笑人空老。
北闕西江君賜遠(yuǎn),難得一枝來到。
莫話升沈,且乘閑暇,贏得清尊倒。
飲酣歸暮,浩歌聲振林杪。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