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高隆之
相關(guān)人物:
共 23 位
。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江南清明
唐 ·
鄭準
七言律詩
吳山楚驛四年中,一見清明一改容。
旅恨
共風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
延興
門外攀花別,采石江頭帶雨逢。
無限歸心何計是,路邊戈甲正重重。
酬巖上人
(吉水
延興
寺)
元 ·
劉詵
五言律詩
風挾巖泉急,云分洞雨新。
寺荒經(jīng)起滅,境靜失冤親。
階石藤侵座,庭鐘鼠拂塵。
楞嚴收未徹,半落案頭巾。
次
延興
島
元 ·
李谷
七言律詩
海闊風微望更平,紅舷烏榜任斜橫。
波聲不管鷗眠靜,曉色能兼蜃氣明。
書劍年來違素志,江湖此去寄馀生。
幸逢圣代東漸化,不用區(qū)區(qū)變姓名。
叔禾枉輿湖上便同理棹尋南山下凈慈寺一首
明 ·
黃省曾
隱才抗貞步,達屨存同調(diào)。
琴瑟心既開,登捫興茲掉。
浼浼北湖厲,窈窈南山眺。
雙情交遠襟,晟論皆清詔。
蘭陽佐騰羽,翠阜
延興
嘯。
靈紀倏攀仰,表剎在瞻造。
金軀儼峨容,寶宇廓層嶠。
五藥懸采掇,八正期精邵。
虛林瑯法鼓,苕木鳴芳翲。
遨衷未云巳,盤徊盡西照。
東部主簿安侯墓碣銘
(不用)
明 ·
李珥
珥鄉(xiāng)長安君景說。謂珥曰。為先考墓具石。而文未具。愿得子筆。先考諱世熙。字子雍。系出竹山。高麗
延興
府院君諱漢平后也。贈右議政,行咸吉道都觀察黜陟使諱望之之曾孫。司憲府監(jiān)察諱季聃。是其祖考。禮賓寺參奉諱奉祖。是其考。知中樞府事許公諱亨孫女孺人。是其妣也。以成化辛丑生先考。少業(yè)儒名不就。嘉靖甲申。以門蔭補禁火司別提。辛卯。升濟用監(jiān)直長。癸巳。升東部主簿。越明年甲午正月。以疾終。享年五十四。越三月。葬于坡州七井里雁飛山之陽。從先兆也。先妣則宜人盧氏。是坡州牧使諱熙淑女也。后先考十八年而終。歲辛亥也。祔葬于墓左。先考平日。事母得子道。蔭官非其所樂。為養(yǎng)不能止。遭姊服。過哀致疾。此其天分之篤也。但不克終孝于祖妣。先歿。此不肖之孤所以抱終天之慟也。吾兄弟姊妹凡四人。吾兄生員景尹。娶引儀盧彥福女。生一子。曰名佐。名佐娶漢城參軍尹威女。生四男一女。吾娶忠義衛(wèi)申彥輔女。生一女。適金順命。吾妾子□人。姊適江東縣監(jiān)李敏得。生四男一女。男長曰迪春。今為延恩殿參奉。次遭春。次回春。次進春。女適縣監(jiān)元景諶。妹適忠義衛(wèi)李義秀。生三男一女。男曰希善,惟善,明善。女適金縉。世譜行跡。大略如斯。子其筆削之。珥辭不獲已。乃敘其言。系以銘曰。
有粹而不克厚,有清而不克完。
游氣雜糅,孰司命乎其間。
裕母蠱而愉愉,子職之修也。
泣女媭而嬰痾,友愛之深也。
豈弟斯人,蘊美于心。
中年抱關(guān),不曰其潛。
立石發(fā)幽,不耀以文。
天道可諶,繄有望于后昆。
延興
府院君遷葬挽
明 ·
徐渻
西京外戚家,十九鐘奇禍。
并因權(quán)勢赫,膴仕嬰瑣瑣。
延興
世儒宗,清白名不墮。
銓郎廷望重,會推專由我。
媲德歸積慶,詢訪無不可。
超升領(lǐng)府尊,踧踖行不妥。
撝謙敦禮讓,迎客頻虛左。
眷惠及故舊,孜孜終不惰。
祥夢徵熊虺,剭殃緣此坐。
當時玉幾命,分義平不頗。
鼎湖龍去遠,坦途成坎坷。
群兇竟媒孽,甚于燎原火。
往事不忍言,長秋榛且鎖。
天地氣已閉,草木無婀娜。
國步將臲??,吾徒真么么。
昏墊星一周,宗社有負荷。
一戎定內(nèi)難,朝清頌猗那。
誅兇就菹醢,錄賢逮洼橢。
冤魂蒙褒贈,髽?gòu)D今垂鬌。
二郎贅寒門,剝盡馀碩果。
頃承慈殿召,修容入青瑣。
欲說痛填胸,淚眼頻袖裹。
佳城卜東原,祖載催歸舵。
來哭江之滸,庶羞雜肴果。
一喜復一悲,暮靄堤柳亸。
老夫起江海,視履借眇跛。
細氈忝講讀,泮宮誨蛉裸。
班行盡濟濟,于飛翼猶朵。
苦思引年去,那堪侮裎裸。
來往青坡路,忍過黃公埵。
挽金持平
(瑄)
改葬
(
延興
之子十五遭禍。今贈職名。仍命改葬。)
明末清初 ·
全湜
五言律詩
釁積曾疑地,人勝未定天。
刀砧誰獨免,玉樹最堪憐。
至痛逢今日,新恩渙舊阡。
哀榮前后事,目擊更潸然。
仁穆王后挽詞
其三
明 ·
李廷龜
五言律詩
猥荷先朝眷,尋常寵渥偏。
御貂香未沫,宮錦色逾鮮。
宴憶
延興
第,魂驚癸丑年。
白頭猶不死,三哭穆陵阡。
延興
府院君改葬挽
明 ·
李廷龜
七言排律
往事?lián)€胸癸丑年,小西門內(nèi)掖庭前。
至今馀魄驚三木,何況深冤鎖九泉。
草宿青山孤絮酒,名聯(lián)白簡愧生全。
十年禍亂將無國,一日彝倫始有天。
哀動慈闈開淺土,恩加常典錫新阡。
丹旌定過王灘水,松柏喬山夢杳然。
西平府院君贈謚文翼韓公神道碑銘
明 ·
李廷龜
四言詩
吾東方世家名閥載于國乘者。斑斑可譜。然或始盛而終衰。中窒而遂不振。至于世繼赫業(yè)。彌久而彌昌者。則清之韓為最。其曰蘭佐。麗祖統(tǒng)合三韓。位太尉三重大匡。傳至諱康。用儒術(shù)顯。相忠烈王為中贊。謚文惠。曰謝奇。寶文閣提學。曰渥。右政丞上黨府院君。謚思肅。曰公義。政堂文學清城君。謚平簡。曰脩。右文館大提學。亦以勛封清城君。謚文敬。曰尚敬。領(lǐng)議政西原府院君。謚文簡。曰惠。咸吉道觀察使。曰繼禧。左贊成西平君。謚文靖。蓋九代連為卿相。是后四代。官雖不大顯。亦皆聞人。諱士武。漢城府判官贈左參贊。諱承元。旌善郡守贈左贊成。諱汝弼。中樞府經(jīng)歷贈領(lǐng)議政。諱孝胤。以經(jīng)術(shù)禮學重諸公間。卒官鏡城判官贈領(lǐng)議政。公其第三子也。諱浚謙。字益之。號柳川。妣平山申氏。太尉壯節(jié)公崇謙之后。禮賓正健之女。以嘉靖丁巳。生公于漢城之第。岐嶷夙成。六歲。能屬文。出語驚人。甫十二三。所與游皆名勝。間有吟述。人多傳誦。己卯。生員壯元。進士第七。其發(fā)解也。俱捷三場。而詩疑亦居魁。華譽籍甚。庚辰。遭議政公憂。乙酉。薦授泰陵參奉。丙戌。登第。即選史局為檢閱。尋錄玉堂南床。宣廟出御題。命儒臣制進。公居首。賜豹皮褥。李公山海亟稱之曰。他日秉文衡者。必此人也。又次御制詩以進。賜馬妝。俄遷注書。還奉教。己丑。例升典籍。即出補衿川縣監(jiān)。宣廟。詢于政廳。知公有老母。乃點下。群議嘩然。以用人顛倒劾政官。秋。賜暇書堂。冬。汝立謀逆事覺。公坐薦李震吉。論罷被逮。經(jīng)月得釋。伯氏參議公。亦杖配北塞。人皆為公危之。而公處之怡然。買田原州。移家就農(nóng)。壬辰。敘拜禮曹正郎、江原都事、侍講院司書、冬。拜原州牧使。招集流亡。賑撫疲羸。一境賴之。乙未。以持平召。移弼善、正言、弘文館校理。兼弼善。都體察使柳相成龍辟公從事。出巡兩西。柳相器重公。契許如平交。有軍國大事。須公參決。廷議方欲不次用公。一日。政擬副修撰。又擬嶺南方伯。世所僅見也。俄拜校理。兼輔德。薦拜議政府檢詳、舍人。歷副應(yīng)教、司諫、輔德、執(zhí)義。兼承文院參校。掌撰咨揭文書。丁酉八月。自典翰特拜同副承旨。升至左副。時賊迫湖畿。天朝提督麻貴邀上并馬渡江。請遣有智計宰臣一人。先往備芻糧。上即命公往。賊敗乃還。升右承旨。建請依天朝設(shè)擺撥。邊書疾傳。至今稱便。冬。升拜京畿監(jiān)司。戊戌。辭遞。為僉樞。拜大司成。己亥。出為慶尚觀察使。時洪汝諄等既構(gòu)劾柳相。欲并及公。未有以發(fā)也。及公按嶺南。素惡鄭仁弘為人。過其門不入。有所托亦不施。仁弘大憾。嗾其徒文弘道。構(gòu)捏論罷。庚子。敘拜兵曹參判、同知春秋館事。辛丑。兼四道都體察副使。壬寅。復自兵曹參判。出拜全羅監(jiān)司。癸卯。辭遞。授禮曹參判。時疆域多虞。上謀元帥于大臣李相德馨曰。韓某職秩雖卑。望實俱優(yōu)。無踰于此人。遂拜四道都元帥。嘉善、元帥。國朝一人云。仍拜弘文館副提學。甲辰。移吏曹參判。遞授副提學、工曹參判。冬。復拜吏曹參判。兼右賓客。乙巳。視師于湖嶺。將行乞解銓。不許。有旨召還。賜內(nèi)廄馬。屢辭得遞。拜大司成、副提學。特升戶曹判書。值丙午詔使之行。能調(diào)度贏詘。接應(yīng)有裕。歷大司憲。兼同知經(jīng)筵事。出拜平安監(jiān)司。戊申。丁大夫人憂。制除。拜判尹、大司憲、咸鏡道觀察使。下車之初。慨然以風化自任。禮高年旌異行。誘掖士子。設(shè)為程式。以興勸刊家禮、小學。冠婚喪祭之制。課以方書。廣布閭巷。俾民誦讀。天荒之域。一變文教。癸丑。死囚樸應(yīng)犀與爾瞻謀。從獄中上變。獄翻為逆。遂殺國舅
延興
府院君金悌男。囚永昌大君于江華。辭連薦紳。初宣廟疾大漸。慮光海不克保骨肉。乃手書遺教略曰。死生有命。夫復何言。但大君幼稚。未及見長成。以此耿耿耳。我不幸后。人心難測。萬有邪說。愿諸公愛護扶持。敢以此托之。外面書公等七人名。封置宮中。諸公莫之知也。至是爾瞻謂遺教為矯誣。獻納柳活等。先論七臣。不即辨明。公亦削仕版。俄有鄭浹者受兇徒陰訹。廣引名公卿。逮捕四出。公又被收。光海親鞫問狀。即放歸田里。公與
延興
素不相能。有事可證。臨鞫。親戚勸公供實。公曰。死生命也。急難之際。賣人而圖免。吾不忍為。蒙釋之日。即出湖莊。與伯氏參議公分山而居。杖屨來往。討閱經(jīng)史。詩酒為樂。兇徒欲來訪。避之不見。有候問亦不答。其待小人之嚴如此。爾瞻輩欲遂廢母后。追戮
延興
。尸陳諸市。丁巳。復論竄七臣。公付處忠原。葺茅為數(shù)椽。居謫五年。不出戶庭。辛酉。量移驪州。奴賊陷遼廣。聲言東搶。中外洶洶。將出元帥而難其人。備局會推以為非韓某不可。遂自謫所。敘拜知中樞府事。兼五道都元帥。積禍之馀。黽勉赴召。而時事無可為者矣。公拜疏乞免。光海以大寒索裘為批。冬。賊至林畔。公收拾舊部伍。疾驅(qū)而西。開府中和。癸亥。我圣上舉義反正。中宮殿下正位坤極。進拜公輔國崇祿大夫領(lǐng)敦寧府事西平府院君。朝議以國舅禮尊。不宜居外。召公還。公承命踧踖。寢食不寧。兼留都都體察使。公以椒親不當與軍國事屢辭。不允。甲子逆適稱兵。公扈駕南遷。適誅扈還。兼知春秋。同修光海日記。力辭不拜。又辭遞都體察使都總管。丁卯奴賊之變。公以陪衛(wèi)大將。從王世子分朝南下。至全州為撫軍司堂上。調(diào)護施設(shè)。軍民大悅。賊退。奉分朝會行在還京。疾甚。公召子弟書啟草。若將有遺表。而已不能言矣。猶使正席遷廳事遂卒。七月十七日也。春秋七十一。訃聞。上震悼。輟朝三日。遣中使庀喪事。王世子即日舉哀。比葬臨吊。自卿士以至禁旅市民胥吏仆隸。莫不奔走涕泣曰。善人亡矣。國其如何。來吊者哭之皆哀甚。會窆者三百馀人。其年九月壬午。葬原州陰枝村庚向之原。太常議易名之典。贈謚曰文翼公。夫人黃氏。昌原望族。世有衣冠??贾M珹。禮曹左郎贈吏曹參判。娶高原郡守李公皋女。生夫人于辛酉。年十四歸公。端莊淑哲。舅姑愛之。治家主饋。咸有法式。公家素貧。朝夕假貸。而蘋蘩酒食之供。未嘗見窶色。年三十四。卒于原州牧衙。后贈貞夫人。進封檜山府夫人。舉二男四女。男長曰會一。南陽府使。娶判書李誠中女。生二男三女。男以成、以平。女適士人申翊隆、鄭何。馀幼。曰昭一。秀而夭。娶領(lǐng)議政柳永慶女。生一女。亦夭。女長適宗簿寺正李幼淵。生一女。適別坐安獻規(guī)。次適侍講院輔德呂爾徵。次適大司諫鄭百昌。生一男一女。男曰善興。女幼。次即我中宮殿下。載誕元良。尊居儲貳。次曰鳳林大君。曰?、曰滾。時未出閤。側(cè)室有二女。許通李煥、珍原副守世完。其婿也。以成娶典籍安弘量女。生一男。申翊隆二男一女。鄭何二男。安獻規(guī)三男一女。煥一女。世完一男。皆幼。公貌秀而氣完。質(zhì)厚而材良。寬平而嚴重。篤實而華雅。望之知為大德君子。平居無疾言遽色。舉止凝遠。恒若有所籌度。接物渾是一團和氣。聞人過輒不樂。事雖可怒。不形于色辭。人或故激之。亦笑而不嗔。其被逮自北來也。金吾郎承賊臣指。窘辱備至。公待之益恭。飭子弟無敢怨言。后有問其名者終不言。嗜儒敦書。尤好禮學。博聞強記。觀書數(shù)行俱下。一經(jīng)眼終身不忘。明習國家故事。文獻典章。損益沿革。靡不貫穿。以故朝廷凡有事。必就質(zhì)于公。孝友敦睦。出于至性。早與伯氏參議公受庭訓。一家之內(nèi)。恒有師友講劘之樂事。大夫人色養(yǎng)無方。雖在患難貧約。必盡脂瀡之供。逮公歷鎮(zhèn)雄藩。參議公連宰鉅邑。迭奉板輿。極繁華娛樂之榮。每壽席。大夫人輒止眾樂。使奏感君恩。公演其辭為續(xù)曲以進。又與朝中士大夫作壽親契。時節(jié)稱觴上壽。宣廟特賜酒樂以榮之。其歸覲也。必賜藥物。公每慟仲氏早逝。姊妹多沒。撫諸孤逾己出。與參議公半世同居。棠棣之樂。至老如一日。重然諾好賑施。戚故之。窮乏者。咸取足焉。設(shè)同宗會。以明昭穆之序。清州有太尉舊里。伯氏牧是州。公議于伯氏。筑壇以祭。立石記之。嘗筑小齋于松楸下。扁之曰歸來。蓋其雅志也。為文。平鋪贍暢。不事浮靡。詩又遒逸有趣。不喜夸詡。故收錄不多。惜矣。噫。公以交章行誼。遇知宣廟。負一時經(jīng)濟之望。入而論思經(jīng)幄。出而宣力四方。風猷顯重??冇姑?。此可以觀公之業(yè)歟。屢遭禍網(wǎng)。不以為戚。起謫所登將壇。不以為泰。卒遇之若素。忽斂之如寂。其可以進退榮辱窺公淺深哉。身都宮府。位絕百僚。而宅不廣一架。奴婢之籍。不增一人。恭儉之操。晚而益篤。此亦公之細行也。超然富貴之外。絕口不道時事。扶植士類。遏絕奸倖。使君子有所恃。小人不敢私。致國家和平之福。此可以觀公之大歟。余與公文酒游從四十馀年矣。一未見暴慢之色。一未聞忮害之言。公真長者矣。既葬之明年。公之胤南陽公。以大司諫鄭公百昌之狀。泣而叩余曰。先公雅重子。大夫人幽墟之石。子實銘之。今謹治石以俟。此蓋先志也。愿子之終惠也。凡往返三四請益勤。則謹就鄭公之狀若譜。得其所以基于初盛于中施于后者如是。而公之德業(yè)有以光大先烈者又如是也。銘曰。
遠矣華胄,太尉業(yè)之,既積而播。
惟德與位,世趾其美,至公益大。
我公之才,天實生之,將以厚用。
爰自布衣,期以公輔,走卒皆誦。
如海之涵,如春之和,如鳳之儀。
既畀全德,恒持重望,福祿隨之。
翊我宣廟,為瑞于朝,潤色鴻猷。
為祥于家,篤降妊姒,啟無疆休。
惟禮是服,惟才是惜,好善之誠。
經(jīng)濟之手,暫試而窒,十載艱貞。
日月重明,風雷震蕩,公屹如山。
釋師歸朝,將歟相歟,萬人環(huán)之。
公愈斂退,避權(quán)若浼,淡然寒士。
自家而國,坤化丕行,關(guān)雎麟趾。
嗟公之業(yè),奚但光前,澤在斯民。
公歸于天,我詩于石,不昧精神。
共 1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