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道南

共 3 首
篡唐逆惡,千載首誅汴朱,而稍恕岐李,豈非以其前有扈蹕之勤,中有修宮之悔,后有存號之名乎?然而奪天子之禍,本于劫天子。劫君之罪,首難者四閹宦,逞毒者三賊臣也。四閹宦者何?田令孜、楊復(fù)恭、劉季述、韓全誨也。三賊臣者何?王行瑜、韓建、李茂貞也。始而播、越、梁、益,百官流離。既而戈起闕庭,幽辱東內(nèi)。顛沛岐鳳,終入雒陽,而篡逆之事成矣。是則奪天子之賊為淵叢,劫天子之賊為鹯獺也。古今之傾人國者,必劫君以遷。一遷而散,再遷而叛,三遷而亡,勢之必然,亡足怪也。然而四閹行瑜,次第授首。黨惡之建,財土胥亡,而茂貞以秦王考終。厥子從曮猶得遮道之請,卒鎮(zhèn)鳳翔,遵何德歟?論者以為漢唐之亡,禍變相□。四閹之逼脅,甚于十侍。全忠之惡逆,逾于孟德。茂貞□□橫,或少次于董卓者。蓋卓廢弒弘農(nóng),而貞西□□□?!跷啡遥q有所制也。然卓用天下名士,而□□□□相。皆負(fù)時譽,又卓所不為矣。非張讓,卓無由興晉陽之甲;卓不廢弒,操無由集倡義之師。故克用謂韓建天下癡物,為賊臣弱君;予謂茂貞亦貪懦闇人,為賊臣驅(qū)君而已。《五代史》次蜀《世家》而處岐于《雜傳》,豈獨以稱藩于晉,局促西夷哉?
扈蹕都頭宋文通,賜姓安知異典隆。
三賊臣魁過瑜建,奪天子罪次全忠。
衰殘行法法安在,壯盛加恩恩屢窮。
辭章不遜何須責(zé),皋驛陳兵實首戎。
杜尉銜冤紓主難,李韋濺血使朝空。
城頭尚父恭何甚,天下癡人惡共蒙。
一勞永逸時亟失,二難五危從此終。
河?xùn)|旆反仍翔鳳,汴梁鼓震散飛鴻。
天祐虛名雖襲故,蜀吳會檄果誰同。
新唐改步優(yōu)耆舊,季父藩臣大國崇。
岐邠稍復(fù)耕耘政,隴蜀微銷苦戰(zhàn)埄。
遮道馀民留嗣子,軍府仍傍故王宮。
局促轅駒奚足數(shù),當(dāng)年何德可流風(fēng)。
五代世家羞并紀(jì),且從雜傳附時雄。
⑴ 茂貞陳兵臨皋驛,迫殺杜讓能,又殺韋昭度、李溪于都亭驛。
寺遠城南路,朝來江雨寒。
如何歸棹急,還索故人看。
避俗且官閣,藏身惟釣竿。
邗關(guān)馀舊好,一為問平安。
楊水尺。本麗祖攻百濟時所難制者。遺種也。素?zé)o貫籍賦役。好逐水草。遷徙無常。惟事畋獵。編柳器販鬻為業(yè)。明宗時。李至榮為朔州分道將軍。楊水尺多居興化云中道。至榮謂曰汝等本無賦役??蓪傥峒俗显葡伞K旒涿?。徵貢不已。至榮死。崔忠獻又以紫云仙為妾。計口徵貢滋甚。后楊水尺不堪妓家侵奪。投契丹賊為鄉(xiāng)導(dǎo)。辛祦八年。祦夜出觀燈。禾尺(即楊水尺)群聚。詐為倭賊。遣判密直林成味等。追捕之。趙浚上辛昌書。韃靼禾尺。以屠牛代耕食。西北面尤甚。宜申行禁令。犯者以殺人論。蓋今之栲栳白丁也。凡民不與婚媾。不齒人類。自勝朝已肰矣。
楊水尺,汝亦人之子。
胡為乎生男為人奴,生女為人婢。
楊水尺,汝亦天之民。
胡為乎男不為詩禮,女不為組紃。
屠牛織柳自生理,擯不齒人誰其使。
君不聞東丹鐵騎躪東津,又不聞假倭燈市行掠人。
楊水尺茍亦天之民人之子,中藏怨毒固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