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項德楨

共 9 首
寺院新竹(814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伶?zhèn)?/span> 子猷
寶地琉璃坼,紫苞瑯玕踴。
亭亭巧于削,一一大如拱。
冰碧林外寒,峰巒眼前聳。
槎枒矛戟合(槎枒:錯雜不齊貌。)屹仡龍蛇動(屹仡:挺拔雄勁貌。)。
煙泛翠光流,歲馀霜彩重。
風朝竽籟過,雨夜鬼神恐。
佳色有鮮妍,修莖無擁(一作臃)腫。
節(jié)高迷玉鏃,籜綴疑花捧。
詎必太山根,本自仙壇種(“本”句:《穆天子傳》卷二:“天子西征,休于玄池之上,乃奏廣樂,三日而終,是曰樂池。乃樹之竹,是曰竹林?!保?/span>。
誰令植幽壤,復此依閑冗。
居然霄漢姿,坐受藩籬壅。
噪集勌鴟烏,炎昏繁蠛蠓。
未遭伶?zhèn)?/span>聽,非安子猷
威鳳來有時,虛心豈無奉(虛:蜀本作“靈”。)。
⑴ 琉璃坼:形容地表如琉璃炸裂般裂開。坼,《說文·土部》:“坼,裂也?!庇郑略悍Q琉璃地。
⑵ 紫苞:指剛出土之筍苞。瑯玕:見卷2《種竹》注。
⑶ 竽籟:竽與簫。《文選·宋玉〈高唐賦〉》:“纖條悲鳴,聲似竽籟。”呂向注:“竽,笙屬。籟,簫也。”
⑷ 玉鏃:玉質(zhì)之箭頭,此處喻指筍尖。
⑸ 籜:竹筍皮,筍殼?!都崱よI韻》:“籜,竹皮也。”
⑹ “詎”句:太山,即泰山,在今山東泰安市境內(nèi)?!豆旁娛攀住分耍骸叭饺焦律?,結根泰山阿?!?/div>
⑺ 鴟烏:即鴟鸮(貓頭鷹)與烏鴉,古人以為不祥之鳥。
⑻ 蠛蠓:蚊類蟲名,體微細,將雨,群飛塞路。
⑼ 伶?zhèn)悾狐S帝時之樂官,曾訂正樂律?!秴问洗呵铩す艠贰罚ň砦澹骸拔酎S帝令伶?zhèn)悶槁?,伶?zhèn)愖源笙闹?,乃之阮隃之陰,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竅厚鈞者,斷兩節(jié)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
⑽ 子猷寵:東晉王徽之字子猷。據(jù)《晉書》本傳,子猷嗜竹,曾云“何可一日無此君”。
⑾ 威鳳:舊說鳳有威儀,故稱?!蛾P尹子·九藥》:“威鳳以難見為神,是以圣人以深為根?!?/div>
慈竹不外長,密比青瑤華。
矛攢有森束,玉立(一作粒)無蹉跎。
纖粉妍膩質(zhì),細瓊交翠柯。
亭亭霄漢近,靄靄雨露多。
冰碧寒夜聳,簫韶風晝羅。
煙含朧朧影(含:蜀本、英華作“涵”。),月泛鱗鱗(一作鮮鮮)波。
鸞鳳一已顧,燕雀永不過。
幽姿媚庭實,顥氣爽(一作陵)天涯。
峻節(jié)高轉(zhuǎn)露,貞筠寒更佳。
托身仙壇上(“托身”句:《穆天子傳》卷二:“庚戌,天子西征,至于玄池。天子三日休于玄池之上,乃奏廣樂,三日而終,是曰樂池。天子乃樹之竹,是曰竹林?!保?/span>,靈物神所呵。
時與天籟合,日聞陽春歌。
應憐孤生者,摧折成病(一作沈,一作臥)痾。
⑴ 瑤華:美玉。晉葛洪《抱樸子·勖學》:“故瑤華不琢,則耀夜之景不發(fā)。”
⑵ 立:原作“?!保瑩?jù)蜀本、楊本、董本、英華、全詩一作改。蹉跎:跌倒,倒伏?!冻o·王褒〈九懷·株昭〉》:“驥垂兩耳兮,中阪蹉跎。”洪興祖補注:“蹉跎,失足?!?/div>
⑶ 《簫韶》:舜樂名?!渡袝び輹ひ骛ⅰ罚骸啊逗嵣亍肪懦桑P凰來儀?!笨讉鳎骸啊渡亍罚礃访?。言‘簫’見細器之備?!笨追f達疏:“簫是樂器之小者,‘言簫見細器之備’,謂作樂之時,小大之器皆備也?!贝颂幮稳蒿L吹過竹叢所發(fā)出美妙之聲響。
⑷ “鸞鳳”句:《莊子·秋水》:“夫鹓雛,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成玄英疏:“練實,竹實也?!薄肚f子·秋水》:“鹓雛,鸞鳳之屬,亦言鳳子也?!?/div>
⑸ 顥氣:秋天之氣。《呂氏春秋·有始》:“西方曰顥天。”爽:盧本、錢校、英華、錢校、全詩一作“陵”,季本一作“凌”。
⑹ (音閤)。(天籟:自然界天然之聲響?!肚f子·齊物論》:“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疏:“籟,簫也?!蚝嵐軈⒉?,所受各足,況之風物,咸稟自然?!焙希菏癖?、盧本、楊本、全詩、英華下有小注“音閤”)
⑺ 《陽春歌》:戰(zhàn)國宋玉《對襄王問》:“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俚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郢,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之都城。
東海槎仙問字回,此中應有草玄臺。
窗前夜雨讀周易,窗外梅花開未開。
秋風吹紫塞,木葉不能聞。
慷慨空如此,多愧武安君。
平生秉微尚,歸夢一何勤。
手弄玄池水,足躡靈岳云。
終當謝明時,我言豈徒云。
京師百戲都,所少唯舟筏。
御水落漕渠,淙淙流一發(fā)。
凡目未經(jīng)先,雖少亦奇絕。
何況集棠舟,游遨似吳越。
茭蒲得水長,鳧鴛避沙熱。
朱碧好亭子,稀疏出抹樾。
雙航無定質(zhì),隨波作周拆。
遇樹即停帆,因風或回楫。
閘水高十仞,百斛量珠屑。
駿馬下危坡,疾雷震空碣。
西門亦有水,寬丈深寸尺。
計較今昔游,居然分勝劣。
長跪謝主人,舉酒旌勞伐。
朝日照來騎,??途見微月。
異樣龍香。御墨十詠。應制 其四 (丙申) 明末清初 · 李敏求
五言絕句
勁節(jié)本貞直,蒼蒼不改色。
須知孤竹君,得姓乃為墨(右玄池竹。內(nèi)篆老竹和根截一節(jié)。)。
清 · 陸翔華
五言律詩
原過初傳簡,張騫已拜侯。
一叢枝更密,千畝節(jié)還修。
樂向玄池奏,音從嶰谷求。
離離芳實好,只許鳳凰游。
憫旱 晚清 · 吳宖默
七言律詩
亭上無心志喜文,民憂回首思如焚。
欲將圭幣訴真宰,愧乏霖姿祭使君。
病暍黃梅無日起,懸流白瀑幾時聞。
窗前龍子何當過,貯我玄池待用云。
歲除之夕。茝人老子。焚香跋燭。嗒然隱幾??陀性诎咴弧J咕螢椴徽Z也。不答??驮灰旨覈畱佟S斜队谄轿?。自無及于語乎。不答。客曰不觀夫無將大車詩乎。不如強加作歡以迓新歲也。余乃言曰。子非石醒。安知我之今夕乎。古人有以一日所事。較一日所食。稱則鼾睡。不稱則終夜不寐。吾雖不能以日計。獨不能以歲計乎。故每歲今夕。必總敘終年所為之事。作為句語。以觀所事所食稱不稱之如何。此吾常年已成之規(guī)也。今歲則吾所謂所為之事。稱者絕無。不稱者居多。方內(nèi)省自訟之不暇。況何強顏作歡以效守庚者之嚬乎。所云不稱者。吾且歷數(shù)之。子其聽之。夫臨民聽理。務從無冤。而議送踵至。束吏蕫刷。靡不用極。而逋帳未清。遇旱祈靈。備經(jīng)瀝誠。而年事告荒。量地監(jiān)務。庶將就緒。而中道停止。省災抄饑??嘈木敗6嘶虿火?。此皆非不稱者乎。且以四郡愆納事言之。平生謹慎。毫無犯公。天日臨之在上。鬼神質(zhì)之在傍。而今至白徵。此則不但以不稱論也。凡此數(shù)者交戰(zhàn)于胸中。顧安有笑語歡顏之可及乎。無寧循吾故常。拾得幾句韻語。以度今夕之為愈也。因縱筆。
燭熒熒漏滴滴,早已是歲之除夕。
茝翁年例守庚申,非酒非歌非博奕。
日事猶能較日食,況乃終年飽經(jīng)歷。
匣里玄池倩人開,架頭赫蹄呼童覓。
記取恩袍辭帝闕,是時新歲春正月。
帆風浩蕩仗王靈,千里滄津一瞬越。
箕準城金馬國,湖之南完之北。
郡治乾支山下在,軒揭風雷蓋取益。
新延太守第三日,淬勵駑姿圖萬一。
勸農(nóng)興學依前規(guī),御吏臨民猶恐失。
一重擔負量務監(jiān),原隰何辭櫛霧露。
舌弊唇焦旬有五,歸來仍值旱魃怒。
圭璧虛勞十二雩,荒憂大地告罕古。
爰啟我行省災狀,踏平百里如一掌。
抄饑領略亦在中,布賑惟將部府仰。
正供堂堂不可緩,窮蔀徵索那能強。
電檄交馳督程限,鞭撻黎庶令心悵。
仰而輸公俯衛(wèi)生,惟思庶幾無大謗。
怪事西來太咄咄,一朝置身逋藪蔚。
白地冤徵三萬金,口雖不言心煩郁。
安之欲與古人同,聊且行行聽造翁。
吾年七九又五之,近日細和長慶詩。
浮云不曾礙天宇,政是男兒達觀時。
但愿明年身康健,綠瞳華發(fā)增壽祺。
萬事乘除等塞馬,年谷亦應穰復熙。
我歌到此歌政好,一番還欲舞僛僛。
蹴起茶僮在傍睡,且進屠蘇酒一卮。
新休暗隨星杓轉(zhuǎn),郡城四鄰雞聲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