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于瑰
相關人物:
共 2 位
。
共 5 首
省試青圭禮東方賦
(修舉春祀,崇尚圭薦。)
(1027年)
北宋 ·
文彥博
青惟五色之首,圭乃六器之儔。
朝日之郊是薦,迎春之禮聿脩。
結綠鴻輝,既肅陳于震位;
出藍美質,將仰奉于神休。
原夫谷旦前諏,薐威具舉。
太史先春而必告,宗伯庀職而攸敘。
青圭之秘寶爰資,蒼帝之明靈可佇。
謂物生有象,我則銳其質以協(xié)宜;
謂歲起于東,我則莍其方而得所。
無瑕可貴,有美惟珍。
配其色,表盛德之在木;
正其位,彰與物以為春。
異彫楮之奇文,琢工奚??;
侔剪桐之秀彩,寅位斯陳。
詎止溫其,寧專瑟彼。
成形自表
于瑰
器,致用必先于毖祀。
色斯舉矣,俯玉按以相鮮;
禮以行之,背金方而致美。
豈不以標十德者圭為貴,列四序者春是崇。
將順時而展禮,故辨方而在東。
蔥茜呈恣,稟粹自輝山之石;
虔恭致薦,逆矨從解凍之風。
然則為器之用不同,禮神之功可尚。
名參有邸之義,色異因方之狀。
縹華中秘,生成之氣候斯迎;
紺?外融,溫厚之方隅相向。
懿哉!
享茲生物之主,異彼迎秋于西。
神感而登禮必答,時和而迓衡不迷。
用可重焉,且異舜班之瑞;
文為貴也,還殊禹錫之圭。
故得鴻覆降康,太庭錫羨。
祈民福以昭格,授人時而于變。
蓋由以方圭總翠之美,欸青郊而可薦。
焚雉頭裘賦
(珍異之服,焚去無取。)
北宋 ·
文彥博
晉武帝以德繼惟睿,功齊乃神。
焚雉裘而崇儉,負鳳扆以臨民。
化彼元元,必被先王之服;
燔茲楚楚,蓋除希世之珍。
原夫圣澤遐敷,皇風廣被。
當百度之攸敘,見萬邦之從礙。
諸侯述職,既悉貢
于瑰
奇;
獷俗賓王,亦咸輸于珍異。
伊彼程據(jù),當茲盛時,庶為臣之美矣,必竭節(jié)以事之。
由是制此雉裘,將充乎任土之貢;
獻諸龍陛,爰陳乎執(zhí)帛之儀。
徒觀其麗彩鮮明,爛光彬郁。
彌縫皆自于藻翰,制作遂成于珍服。
異王恭之鶴氅,但取清奇;
殊李兌之貂裘,惟彰溫燠。
帝乃念茲至巧,命以俱焚。
慮淫靡之下漓薄俗,恐奢華之上惑明君。
俄委燎原之勢,遂同有齒之文。
紅焰初騰,漠漠而漸成馀燼;
青眕欲斷,依依而尚藹微芬。
然后珍怪罔求,癚邪悉去。
六合咸歸于儉德,萬化永安于鴻緒。
雖斯裘之甚美,焉能衣之以奉天;
且厥用之至繁,豈可被之而當寧。
若然,則圣政敷于九有,帝德合于三無。
闡易俗移風之道,遵還淳返樸之途。
雖文帝之罷露臺,尤難并矣;
縱武皇之焚甲帳,未可同乎。
則知德不廣,無以化蚩蚩之氓;
儉不崇,無以成蕩蕩之主。
故焚裘之可美,在去奢而有取。
既著美于一時,遂流芳于千古者也。
賢人國家之利器賦
(解試)
(1134年)
南宋 ·
黃公度
賢進在位,時稱得人,為國家之利器,實社稷之名臣。
挺生命世之英,素韜大業(yè);
推作有邦之用,宰制群倫。
惟王以一己之微,受四方之寄,謂萬機尤難于獨斷,非眾材孰與之共治。
顧此先知先覺,是謂真賢;
施諸有國有家,茲為利器。
文武兼?zhèn)洌γ麅扇?div id="pzogqvl"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6_1249271_comment'>
國論未當兮斷制爾待,政體未善兮剸裁爾專。
基永隆于不拔,患潛消于未然。
足倚大事,斯為巨賢。
五百年哲匠間生,才名不世;
千萬里遐沖坐折,英銳無前。
挺奇草澤之間,露穎巖廊之地。
昔之窮也,固嘗蓄銳以待敵;
今之達也,詎可藏鋒而避事?
故或小而制錦兮,恢恢游刃之施;
大而補袞兮,恪恪官箴之備。
隱而未見,姑為囊穎之藏;
動則有成,豈若鉛刀之利?
彼有稱為大寶者,蓋有取
于瑰
奇;
號以重器者,示可鎮(zhèn)于傾危。
未若此剛節(jié)素稟,堅忠不移。
厲其鍔則清廉之操,淬其鋒則智勇之資。
其用若是,何利如之!
儻令追琢文章,詞鋒益銳;
假使削平禍亂,智刃攸麾。
茲蓋有學校漸摩兮與之陶成,有爵祿砥礪兮使之勉飭。
動每濟世,功斯利國。
專外閫則排折患難,立中朝則剪鋤奸慝。
良由上圣之善任,遂使百工之效職。
邦有史魚之矢,直道而行;
邑皆言偃之刀,歌聲不息。
厥后任文吏者徒事刀筆,為武士者孰宣爪牙。
位徒參于上列,利何補于公家。
譬終日使鈍,而薄效不就;
雖窮年用力,而寸功莫加。
遂令頌激王褒,鑄將求于巧冶;
賦陳賈誼,鈍竊嘆于鏌铘。
惟古圣明,求茲英俊,以敵愾則援干櫓于禮義,以御侮則全甲胄于忠信。
由是而治天下焉,其有馀刃。
無題
(上下平三十首)
其二十五
清 ·
黃之雋
五言律詩
昔曾窺粉繪,比艷美人憎。
珠箔籠寒月,金臺照夜燈。
神交花冉冉,夢聽鼓鼟鼟。
隔水相思在,中宵寢不能。
注:昔曾(
于瑰
和綿州于中丞登越王樓)比艷(王建同子汝錫賞白牡丹)珠箔(白居易閨怨詞)金臺(鄭虔閨情)神交(溫庭筠和周繇)夢聽(元稹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隔水(賈島送褚山人歸日本)中宵(崔涂入蜀赴舉)
摸魚子·辛卯,一九五一年。偕隱翁出示《讀同年錄感懷詞》,奉和原譜
現(xiàn)當代 ·
黃詠雩
倩青鐙、伴將癯影,白頭徒自吟苦。
平生長抱蘭成恨,蕭瑟暮年詞賦。
孤迥處。
正百感茫茫,愁對同寅譜。
昔鹽舊雨。
記北斗京華,南溟海運,天步幾延佇。
輕肥愿,裘馬當年共許。
春明一夢無據(jù)。
歌筵舞席旗亭畔,惟見曉星朝露。
君倘悟。
垂柳地、江潭再過成枯樹。
婆娑漫撫。
好偕隱珠湄,傳經(jīng)石笥,歸事老農圃。
注:后記 朱庸齋
右天蚃詞二卷,凡一百二十闋,南海黃君詠雩,自己巳至辛卯所作,而余為之選錄者也。君才名藉甚,然世人或謂君獨以詩長者,于其詞殆未稔悉耳。余與君相交十余年,倡和彌密,先后同社者,如楊鐵夫、張漢三、黎季裴、黃慈博、陳協(xié)之、葉譽虎諸丈,咸以詞名于時,于君作皆深許之。誠以君詞,壯采奇思,取材甚富。命意既遠,托體猶高,每
于瑰
麗芳馨之間,而盡幽窈沈郁之致。蓋情文相生,感愈深,而語愈工也。近人說詞,專主夢窗,君獨不為所囿。于趙宋諸家取精用宏,大抵體質法度,宗尚清真;骨格神致,肖乎白石;積健行氣,來自稼軒;麗澤辭華,取于梅溪;而感物興懷,則發(fā)乎自己。至于金石史地考據(jù)亦能以詞出之,尤別開蹊徑。其造詣之卓異,固共睹矣。壬辰二月余錄《天蚃詞》既成,低徊擊節(jié),檢視集中倡和同人,而楊張黎黃諸丈,早歸道山。余亦人事飆變,蹤跡音問都阻,北郭東園,觴詠莫續(xù)。獨與君寤歌沈吟,不覺有文章氣類今昔不同之感也。新會朱庸齋。
者后記 黃詠雩。一九六一年
壬辰二月,新會朱子庸齋選抄吾詞,自己巳至甲申題曰《橫江集》,用鄉(xiāng)名也。自乙酉至辛卯題曰《芋園集》,志園名也。兩集分二卷,計得詞一百二十闋,署名《天蚃詞》。家藏天蚃唐琴,嘗以名吾樓,并以名吾詞。番禺葉子遐庵,曾為題額題耑。庚子春日得明賢王海日先生海天旭日硯。東莞容子希白為篆海日硯齋額。適贛州羅子雨山續(xù)選《天蚃詞》歷年剩稿,遂以齋名題曰《海日集》。編為三卷,嗣有倚聲,以次補錄,故不列闋數(shù)。歲月侵尋,文字荒率。交知獎飾,祗益慚惶。姑存吾拙,就正知音。辛丑正月,南海黃肇沂詠雩,時年六十。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