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潁達

共 3 首
閑居病亦侵,世務每絕念。
猶憐二三子,從我久未厭。
書來不改昨,意苦辭亦贍。
問我來何時,期我早會面。
我行但謀食,欲去復未便。
要當相就居,同止山水縣。
讀我所傳書,亦足滿素愿。
開卷忽有得,如飲醇酒釅。
吾聞古志士,學也蓋有漸。
欲升夫子堂,不摘屈宋艷。
倒籬望青天,豈必在窺覸。
他時倘從容,此語子可驗。
饗奠禮成述事(乾隆丁酉) 清 · 弘歷
七言律詩
平明饗奠舉陵園,會典沿稱酌易原(日行梓宮奉安名遣隆恩殿翼大祭禮舊奠載在會典而未詳其義思遣字意涉輕忽稱用殊不安于心因命儒臣稽所自昉則稱禮經(jīng)并無明文惟見于孔潁達士喪禮疏唐以后相沿用之蓋穎達第用儀禮葬日將行祭畢苞牲體之車名為遣車遂取遣字為奠名牽合無當復考儀禮敘將行之祭徹中苞牲鄭康成注云象既饗而歸賓俎也又禮記雜記云大饗既饗卷三牲之俎歸于賓館所以為哀也鄭注云既饗歸賓俎言孝子哀親之去也是將行之祭原用饗禮舊稱遣奠似不若作饗奠為長既與鄭注相合稱名亦理得心安并請敕部更正因從之)
穎達牽文殊未合,康成注義雅堪尊。
將行永古嗟心痛,少住數(shù)朝慰自存。
咫尺菆宮終契闊,人生至此更何言。
木蘭鹿與熱河麋,解角均于夏至時。
雖曰牝同頭禿矣,原看牡異隊分之。
下來頗似牛羊晚,友去聊欣左右宜。
著說證明千古舛,此非矜智驗真知。
按: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角解孔疏謂說者多家皆無明據(jù)熊氏以鹿是山獸夏至得陰氣而角解麋是澤獸冬至得陽氣而角解穎達雖引其詞而不信其說然亦迄無定論以今考之木蘭之地多鹿迤南亦間有麋至盛京吉林熱河則有麋而無鹿雖鹿大而麋小毛色亦異然無不夏至解角乃知熊氏之說誠誤也非惟熊氏誤即小戴所采呂氏之書與大戴所錄夏小正之冊亦皆誤也然則遂無解角于冬至者乎曰有之則南苑之麈是余既辨正而為之說詳見后麈角解詩按
⑴ 鹿解角后牡鹿之頭亦禿遙視幾與牝鹿無異然牝牡仍別群而游原未嘗不可辨也
⑵ 嘗于避暑山莊作文園四詠于詠鹿篇有野鹿如牛羊日夕每下來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