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寧壽

共 3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贊曰,易稱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然后有人民,有人民,然后有生死,生死之義著明矣。蓋萬物施張,渾爾而就,亦無所不備焉。神矣妙矣。精矣微矣。其事不可得一一論也。圣人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日月運行,四時分治,五星受制于太微,監(jiān)無道之國,吉兇預見,以戒王者,動靜言語,應效相通,有自來矣。夫然,雖不言其變化云為,不可謂之無也。周書序,桑??問涓子曰,有死亡而復云有神仙者,事兩成邪?涓子曰,言固可兩有耳。孝經(jīng)援神契言不過天地造靈洞虛,猶立五岳,設三臺,陽精主外,陰精主內(nèi),精氣上下,經(jīng)緯人物,道治非一。若夫草木,皆春生秋落必矣。而木有松柏橿檀之倫百八十馀種,草有芝英萍實靈沼黃精白符竹翣戒火長生不死者萬數(shù),盛冬之時,經(jīng)霜歷雪,蔚而不凋,見斯其類也。何怪于有仙邪?余嘗得秦大夫阮倉撰仙圖,自六代迄今,有七百馀人,始皇好游仙之事,庶幾有獲,故方士霧集,祈祀彌布,殆必因跡托虛,寄空為實,不可信用也。若周公黃錄,記太白下為王公,然歲星變?yōu)?span id="7ok2lsr"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3491", "poem_preface_1351184", "寧壽公")'>寧壽公等,所見非一家,圣人所以不開其事者,以其無常然雖有時著,蓋道不可棄,距而閉之,尚貞正也。而論語云,怪力亂神。其微旨可知矣。
眇眇赤松,飄飄少女。
接手翻飛,冷然雙舉。
縱身長風,俄翼玄圃。
妙達巽坎,作范司雨。
示女子 北宋 · 鄭俠
吾生鮮兒女,汝次今居首。
柔惠少語言,天性非矯揉。
女生必有適,二親非終守。
既嫁又他州,安能長相就。
幸然汝夫賢,純淑真汝偶。
出門天其夫,禮律其來久。
汝姑吾之妹,姑夫為汝舅。
事舅如事父,事姑如事母。
三者無所闕,汝則無大咎。
門內(nèi)有尊親,門外有親友。
歲時或饋助,祭祀合奔走。
一一無間言,乃可逃父丑。
治家在勤儉,臨財戒多取。
誦經(jīng)味其理,圣心良可究。
即事念慈和,無但勞吻咮。
善看育與蟾,二子吾珠锫。
汝嫁既違鄉(xiāng),吾遷又遠趣。
東去十八程,西來二十九。
三四千里間,吾視堂猶牖。
人生否與泰,正若夜隨晝。
但當?shù)罒o虧,不愧載與覆。
憶昨汝初生,時吾心有負。
以為臣事君,即是子事父。
閨門有危難,誰不在煢疚。
推其愛父心,誰不得前剖。
幸為男兒身,許國自結綬。
安能冷眼看,終不一開口。
封章重十上,夫豈避鼎斧。
南州雖譴逐,萬死蒙恩宥。
行行出國門,母馬吾徒步。
汝生未三月,正當時褓乳。
雪片落鵝毛,霜檐懸凍溜。
汝母斂汝身,寒風裂雙肘。
驅馳僅逾時,粗糲不敢吐。
殘春到貶所,歲卯俄及丑。
汝時年十二,稍稍近針縷。
是歲真龍躍,重明登九五。
湛恩被遐荒,漸漬到枯朽。
拜命走親庭,便道從海浦。
既見汝姑賢,汝乃吳氏婦。
我乃緣他人,譴斥循其舊。
人皆念再逐,道路或攢皺。
我以臣子心,等視如榮授。
人生無患難,憤勵亦何有。
況茲尋前道,復見迎賢堠。
旬月得相聚,天與幸誠厚。
君命不可緩,病已斯馳驟。
南北出靡常,惟祈各寧壽。
舉足念其身,行幽如白晝。
又當夙夜間,警戒其君子。
神靈依正直,惟仁孝是佑。
書信或往來,知汝無病苦。
為婦洎為母,皆不處人后。
定當舉家歡,相慶酌大斗。
勝彼淚滂沱,臨期一杯缶。
鳳凰山下瑞煙濃,湖海凝光秋正中。
流星驛騎如飛電,來奏吉語聞天聰。
龍舟移棹渡淮水,金車歸來長樂宮。
詔書即日嚴法駕,出迎不憚勞清躬。
曉鐘傳箭金門開,翠華赫弈從天來。
繡旗拂云勢偃蹇,?仗照日光徘徊。
漢宮威儀重烜赫,天宇披豁無氛埃。
里閭縱觀萬人喜,秋城一變成春臺。
高檣影轉龍負舟,平河清淺乘安流。
臨平山色映雕輦,草木光榮佳氣浮。
龍輿照耀金開鱗,御幄對起高連云。
歡聲喜氣傳萬里,盛事創(chuàng)見超前聞。
煌煌儀衛(wèi)回丹闕,萬騎千艘乘曉發(fā)。
道傍觀者皆鼓舞,帝力難名但欣悅。
由來孝弟能通神,圣主成功在得人。
誰云高高難感格,一德協(xié)謀天所因。
皇帝盛德動天地,丞相嘉謀無比倫。
昭然獨斷納遠策,重見元愷承華勛
圣情孜孜天不倦,宮中預建慈寧殿。
繡栱云楣藏盛儀,廣庭層陛宜清宴。
寶盛珍匣龍蟠拿,冊寫鴻猷金煥爛。
臣民觀聽盡傾聳,文物聲明信蔥茜。
共知睿意已潛達,行見天心從宿愿。
果然悔禍答清衷,信使交馳鄰好通。
宮闈大慶得所欲,惟斷乃成全圣功。
唐朝二圣雖重歡,才自蜀道歸長安。
當時歌頌中興事,已自矜夸稱至難。
德宗念母亦云切,寧受百欺誠意殫。
終然莫遇成永嘆,屢詔訪迎空百端。
以今準古孰難易,相去正如霄壤間。
殊方自與邦域異,一朝謀好鑾輿還。
況復指期如素約,睟容剋日瞻慈顏。
信知卓絕冠千古,其間僅有安能攀。
孝心錫類兆民賴,湛恩協(xié)氣充人寰。
愿聞備樂播金石,刺經(jīng)作制垂不刊。
扶桑曉色升紅輪,闕庭瑞氣朝朝新。
如川方至無窮盡,圣壽同過一萬春。
⑴ 原案:《宋史全文續(xù)通鑒》:紹興十二年八月丙寅,皇太后渡淮,遣后弟韋淵往迓,遂扈從以歸。
⑵ 原案:《宋史全文續(xù)通鑒》:八月辛巳,上奉迎皇太后于臨平鎮(zhèn),上初見后,喜極而泣,軍衛(wèi)歡呼聲震天地。
⑶ 原案:《宋史·奸臣傳》:建炎四年,秦檜與妻王氏及仆婢自軍中歸行在,帝曰:“檜樸忠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贝怂^:“圣主功成在得人”者也。檜言欲主和議,乞專與臣議,勿許群臣預。此所謂“一德協(xié)謀天所因”者也。檜于紹興元年拜同平章事,二年落職,八年復拜,此所謂“重見元愷承華勛”者也。史謂才邵為時相所忌,出知漳州,而此詩乃頌檜若此,想是授旨而作。附識于此。
⑷ 原案:《宋史·韋賢妃傳》:紹興八年,王倫使金回,言金主許歸后,遂豫作慈寧殿,遙奉太后寶冊?!稐鞔靶吩疲壕拍晔露蝗赵t,皇太后宮殿名慈寧,三十日畢工。
⑸ 原案:《宋史全文續(xù)通鑒》:紹興十二年九月壬寅,大赦天下。
才經(jīng)四日,是中秋,次第月圓如玉。
一點光浮南極上,儲作人間五福。
長厚慈仁,清高恬澹,愛水清山綠。
溪園竹里,日來新就華屋。

好是五馬傳家,芝蘭挺秀,早勉群經(jīng)讀。
將相公侯綿袞袞,重見當年符竹。
富貴榮華,康寧壽考,聰我殷勤祝。
更祈王母,共看桃結桃熟。
沁園春 其十九 四和(1266年) 南宋 · 劉克莊
余少之時,賦如仲宣,檄如孔璋。
也曾觀萬舞,鋪陳商頌,曾聞九奏,制作堯章。
抖擻空囊,存留諫笏,猶帶虛皇案畔香。
今歸矣,省聽雞騎馬,趁早朝忙。

榻前密啟明揚。
宰物者方持玉尺量。
元未嘗棄汝,自云耄及,無寧壽我,或者天將。
富有圖書,貧無釵澤,不似安昌列后堂。
新腔好,任伊川看見,非褻穹蒼。
王氏拜慶詩 元 · 王惲
五言律詩
集賢大學士王颙太夫人張氏元貞丙申壽八十有八視聽聰明起居康健剪制纂組之事老猶能工正月十四日蓋生辰也中書右丞張公以外堂拜禮義重諸人前期誕彌啟之太母特召見宮閤存問再四嘉其賢淑留宴賜幣下暨二孫皆沾寵渥明日翰林諸君相與奉觴上壽百拜獻詩猥當卷首
九秩康寧壽,親承燕賜恩。
香融彤管煒,春滿繡輿溫。
世與名郎孝,天全五福尊。
佩環(huán)聲合度,清響徹宮門。
八旬今又八,說尚齒,更誰尊。
況賜號司徒,跋封大國,榮及生存。
白麻制詞新寵,算一家、四世被皇恩。
七十兒為內(nèi)相,斑衣笑捧金樽。

近聞迎駕到金門。
親奉玉音溫。
問父子行年,康寧壽考,定省晨昏。
鑾坡正須耆舊,道平時、致仕不宜論。
這種靈椿丹桂,天公偏養(yǎng)深根。
萬金寶劑,三山仙島。
□???span id="1uezsfi"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3491", "poem_sentence_1_263072", "寧壽")'>寧壽考。
似君全福幾人能,真不是、天公草草。

彩衣膝下,仙歌云杪。
莫厭金荷□倒。
祗應龜鶴羨長年,八千歲、靈椿未老。
四紀廷臣,三朝國老,左班領袖官僚。
手扶紅日,兩度上青霄。
一片丹誠,奉主持恭謹,不間纖毫。
從容處、調(diào)羹事好,補袞更才高。
君臣魚水契,龍章鳳敕,前后華褒。
看滿懷春意,富貴無驕。
嘉慶今年七十,梅舒玉香藹宮袍。
更百歲、康寧壽福長,遠佐唐堯。
不覺行年七十近,忽驚臥病二旬多。
絕勝明月清風夜,人在呻吟夢里過。
共 34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