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許衡

相關(guān)人物:共 42 位。
共 1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和秋澗惠蘭韻 南宋 · 王柏
七言律詩
竹蘭臭味古來同,同處元(四庫本作無)非造化工。
墨竹方生秋澗上,紫蘭已到魯齋中。
筑臺移玉尊清惠,運(yùn)筆揮金尚古風(fēng)。
卻似高人來伴我,幽芬日日透簾櫳。
題涵古 其二 南宋 · 王柏
七言律詩
平生意廣奈才疏,學(xué)未成時家已癯。
蚤慕滄洲窮廣大,晚依麗澤沃焦枯。
先儒凜凜今如在,圣道洋洋孰與圖。
兩字高題時仰止,千江一月幾曾殊(以上《魯齋王文憲公文集》卷二)。
三閭大夫贊 南宋 · 王柏
七言絕句
愛國憂民感慨深,沅湘浩浩魄沈沈。
懷沙哀郢成何事,日月爭光只此心(以上《魯齋王文憲公文集》卷三)
題砥齋 南宋 · 王柏
古劍蟠雙蛟(四庫本作螭),瑞景騰豐城。
耿耿涵義氣,凜凜無俗情。
塵世三十載,世事嗟冥冥。
當(dāng)?shù)牢韬?,白晝嗥山精?div class="madaxqr" id='poem_sentence_3_73750_comment'>
秋風(fēng)清夜發(fā),匣內(nèi)鏗然鳴。
故人耿介士,有砥靜且平。
寄語善持保,功用真難輕。
莫授刀錐铦,耗蝕徒攲傾。
許我礪英芒,一抹霜花明。
北掃京洛暗,南擊猩鼯腥。
彈鋏倚霄漢,掌上風(fēng)云驚。
物莫不有用,時兮非人能(以上《魯齋王文憲公文集》卷一)
⑴ 原作歸,據(jù)正統(tǒng)本、四庫本改
連山之岡兮,秋風(fēng)蕭蕭。
有永千古兮,幽宮迢迢。
一編之女訓(xùn)兮,慨遺音之寂寥。
藹清芬其如在兮,鞶帨彯彯。
忍雙親之望望兮,遲女歸而魂消。
靈辰不留,誰其擬招。
連山之岡,秋風(fēng)蕭蕭(以上《魯齋王文憲公文集》卷一八)。
蔡子明講于鵝湖,用文公《白鹿洞賦》韻示學(xué)者,以墨本見寄,因用韻和之。
繄奎纏之珠粲,闡文教于無疆。
涵累朝之樂育,萃慶歷、元祐之忠良。
雖陽九之震蕩,復(fù)王氣于錢江。
鸮有時而號晝,鳳終翙于桐岡。
抑理大之矢謀,達(dá)此道于八荒。
錫書堂之四號,揭儒隱之遺芳。
因宏規(guī)而恢拓,立郡縣之膠庠。
發(fā)天地之清淑,導(dǎo)濂洛之洋洋。
自龜山之復(fù)南,開太宗之世運(yùn),繹分殊之一語,極精析而莫渾。
彼憑虛而夸毗,忌所蔽之難遁。
盛哉乾、淳之大儒,四合朋簪而辨問。
有昧性質(zhì)之異同,惡此知行之并進(jìn)。
蓋入德之有序,孰先傳而后倦?
此紫陽之學(xué)之為無弊,所以紹龍門之適孫。
合萬殊而一統(tǒng),黜百家之異論。
眷鵝湖之古剎,寓昔日之琴書。
鎖凄涼之歲久,堙切磋之舊模。
偉膚使之絕識,攬六轡以爰諏。
新黌宇之壯麗,儼衣冠之進(jìn)趨。
坐皋比而振鐸,啟襟佩之良圖。
乞題表于天陛,聘師范之勤渠。
邀?衣之歸騎,肅奠謁于前除。
賡先覺之古韻,著后學(xué)之貞符。
羌予隱約于陋巷,忽拜駢珠之華集。
恨車輪之生角,望室堂而莫入。
粗識為學(xué)之為己,何敢襲之而口給!
幸群經(jīng)之粲然,盍遺音之細(xì)緝。
愿言忠告于我人,請絕時學(xué)之陋習(xí)。
惟窮理與居敬,要此志之先立。
詠《洞賦》之末章,矢一心之允執(zhí)。
既爾的而爾張,亦何勞于決拾。
亂曰:玉不事彫琢,曷成爾璆兮?
木不就規(guī)矩,曷正爾□兮?
曰明誠與敬義,于以泳游兮。
志所志學(xué)所學(xué),亦伊顏之流兮。
慨往哲之不作,何以解憂兮?
矧明訓(xùn)之具在,它又何求兮!
魯齋集》卷一。
雨夜雪意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言律詩
洶涌風(fēng)如戰(zhàn),蕭騷雨欲殘。
遙峰應(yīng)有雪,半夜不勝寒。
吾道孤燈在,人寰幾枕安。
何當(dāng)眩銀海,清曉倚樓看。
瀛奎律髓:予丁丑之冬在桐江,賦雨夜雪意云云。魯齋趙君與東字賓旸和予此詩,「哦詩字欲安」,佳句也。尾句亦活動,勝予所倡。
圓融無際大無馀,萬象森然本不癯。
百圣淵源端有在,六經(jīng)芳潤幾曾枯。
人于心上知洆處,古在書中非遠(yuǎn)圖。
會到一源惟太極,包犧原不與今殊。
陋巷深居世已疏,書齋幽雅更清癯。
神徂圣伏人何在,古往今來跡易枯。
太極運(yùn)行常自若,羲皇向上可潛圖。
渾涵妙處皆全體,大用周流自不殊。
功名人事巧推遷,誰信此心即此天。
三軸文章祇借徑,萬人優(yōu)劣謾爭先。
豈惟科目一時重,要使勛庸后世傳。
此意自期尤自信,端如穮蓘有豐年。
共 1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