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方從哲

相關人物:共 53 位。
共 5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寺界窮波地接虛,上方臺殿壓歸墟。
銀山亂碎馮夷窟,貝闕中涵海若廬。
靈感修因開凈域,人天鐘異護僧居。
軒窗一覽通旸谷,紫氣輪囷浴日初。
秋風生白波,欲別奈情何。
乃兄詎是瓶中鵝,金言倒瀉如懸河。
髫齔相期弄糟粕,擔簦負笈廿載多。
愿君別路無蹉跎,為君試吟《笠澤歌》。
周遭三萬六千頃,中涵七十二朵芙蓉影。
澤心兩朵稱最高,摩青插紫殊岧峣。
上有蒼茫不盡之云霄,下有接天瀲滟之波濤。
崩濤如雷搗山麓,無風白日為之號。
澤國荒荒怯看日,蒼茫天根萬點墨。
詰朝日出煙浪平,無數(shù)黿鼉曝衣立。
極目四涯無盡時,蝦蟆蝌斗那復知。
堊天塈地成一色,吞云吐霧含奇姿。
三洲回盤繞其瀨,三洲人家寒不耐。
千門萬戶玉嶙峋,一片鴻濤是襟帶。
寒潮散作朝暮雷,喧轟激出山欲頹。
雪片橫空大如笠,浪花翣溻從天來。
馬牛無分涯涘失,潢潦蹄涔竟何物。
此中不盡鯨鯢淵,亦復不盡蛟龍窟。
宇宙因之喪中外,萬舶千艘渺如芥。
坎然俯首視坳堂,杯水區(qū)區(qū)孰為大?
鴻蒙沆茫靡不容,映空倒寫飛禽蹤。
縱使秋毫莫逃影,渟渟下鑒雙青峰。
雙蜂東西互爭色,東之不及西之碧。
東峰之色向晚青,西峰之碧干云出。
此峰何來一枝沙,十塢廿塢何?岈。
陰洞常懸六時雨,陽坡十月皆桃花。
灣里人家只通水,人聲沸在煙云里。
路人白晝鬼揶揄,紺木陰森插天起。
楂梨橘柚土所宜,家家丹實懸青枝。
二月平空滿山雪,令人卻憶梨花時。
臺榭參差對相峙,男三女四猶成市。
犬吠雞鳴隔水光,武陵之源只如是。
澤何溶溶峰何窅,人物詎宜清且?。?div class="or55an2" id='poem_sentence_32_725624_comment'>
澤何混混峰何幽,人物詎宜輕且?。?div class="fheasfm" id='poem_sentence_33_725624_comment'>
澤峰空洞兮,則龍蛇以之賴,人物褊窄兮,則形影為之愁。
吳天木落風颼颼颼,值君振策還角頭。
角頭之灣碧■(山昂)上,湖山況復兼清秋。
溪溪蜿曲塢塢藏,神人角里曾韜光。
君復思歸整香剎,此時橘綠橙初黃。
大塊要之一培嶁,勿厭蓬廬窄如斗。
人杰地靈古所稱,到日香風滿窗口。
如爾肺腸應背時,蕭疏自是冰霜姿。
戶外寒松翠欲滴,時來以手摩挲之。
舉世而今尚狙詐,獨弦之琴眾皆訝。
結綠懸藜不值錢,鼠樸囊藏待高價。
裹足尚期吾道存,蘭摧玉朽無須論。
不愿青山有人影,直看麋鹿上柴門。
蚌坼珠輝寒電射,瑯函瀾翻自朝夕。
有情轉語無情聽,山中盡有山中石。
虛空在目湖在天,有時得魚還放筌。
掛起山窗碧巖上,浮云看足枕書眠。
鵲坐頭顱虎盈砌,懶殘老人意迢遞。
天邊三下紫泥書,鼻底蕭蕭掛寒涕。
佛祖臨門勿相擾,瓢笠爛將琪樹杪。
窗際才通白日光,階頭直使生青草。
太湖澄影秋色間,以之滌腸兼浣顏。
牙簽墮地不復拾,五千梵策如等閑。
秋毫凡心悉堪嘔,顛廈將支木烏有。
當念西來五葉禪,宗風掃地君知否?
勿笑杞人空戴憂,午夜寸心牢制猴。
昔人不負苾芻相,晨朝對鏡三摩頭。
狙公賦□狙空喜,莫投膻氣來群蟻。
古今萬事天際云,世態(tài)浮沉亂漚耳。
魚枯鶴鎩毋怵惕,人貴泥蟠與壁立。
咳唾不成龍頷珠,金星混沙終可惜。
此日看君歸故廬,令人躑躅還踟躕。
眩目馀沉永嘉市,枕鋤君發(fā)左溪書。
粒澤何澄渟,云峰況縹緲。
壁觀巖之阿,清霜滿懷抱。
而馀亦欲尋孤島,未必榮名以為寶。
枵然魏瓠何所庸,畢竟青山白云老。
溪石嵌空丈許深,中涵澄碧可窺臨。
坐來骨爽風吹面,不必清流更洗心。
百泉來會百川歸,潭在中涵動靜機。
最是真源窮不得,回頭閣道思依依。
臥聞松風長,起看山月出。
風清可人耳,月白宜人目。
但得清明象,莫著清明跡。
物我相忘處,中涵一太極。
改觀心作 明 · 申之悌
七言絕句
赤室丹田本不空,中涵萬理自昭融。
觀心還是忘心法,要喚惺惺在此中。
巴陵城西岳陽樓,下瞰曾瀾七百里。
杜陵昌黎真狹士,張皇翰墨徒爾耳。
君不見金??郡北叢石臺,巀嵲俯臨滄溟水。
天如車蓋地方輿,中涵鉅細皆載之。
烏飛兔走恐沃殺,日夜出沒無休時。
吾聞三十六百軸,地維賴以不傾欹。
又聞三山如漂萍,鰲頂萬古終不墜。
海面叢石屹離立,今之所睹無乃是。
我欲指彈擲天外,不令世人生是非。
不若因是又因非,付諸莊生之滑疑。
同游二三子,足以起予詩。
筆力遠伏弇山翁,天下皆知石峰韓阿戎。
暫辭供奉班,風骨凜凜鶴天寒。
老子胸中本不羈,逍遙九萬風斯下。
嘲弄杜韓如拊背,馀子細耳無譏者。
振衣千仞一長嘯,斯人千載可同調。
俯視蹄涔龍伯國,一鉤六鰲安足釣。
醉睨不知天地大,蓬萊清淺波聲少。
⑴ 王弇山盛稱韓石峰之筆。振衣千仞岡。左太沖詩語。
長夏無所為,課童引澗泉。
空潔開寶鑒,中涵隱映天。
馀波導之逝,潨琤狀瀑懸。
觸石咽逾響,跳珠碎卻圓。
隨風忽迢遞,帶雨添潺湲。
有時韻古磬,泠泠勝雅弦。
隱幾爽耳根,獨愛遠囂紛。
題詩聊自慰,要與靜者聞。
題永保亭(在保寧水營) 其一 (丁未) 明末清初 · 李安訥
七言律詩
海門西望林巒紆,中涵萬頃之澄湖。
半空樓閣壓城塹,兩岸旌旗連舳艫。
蓮老壁間記猶在,翠翁詩后人更無。
江山為我亦青眼,二祖遺風今不孤
⑴ 高王父蓮軒公記枝。揭在楣上外曾祖挹翠軒近體五首。膾炙于世。
獨酌月下 明 · 鄧云霄
五言律詩
誰謂酒杯小,中涵萬事空。
未須論圣品,且與灑塵胸。
好友形兼影,嘉肴月共風。
無人會此意,歸去問陶公。
共 53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