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愚

共 8 首
逆鱗 明 · 李荇
虎媚養(yǎng)己。
未忘殺決之威。
馬知戀主。
或有碎毀之時。
愛有忘于意至。
故前修之為戒。
在形見而猶然。
況飛潛之神怪。
惟逆鱗之徑寸。
乃潛藏于喉下。
茍有嬰其必殺。
曾不為其小假。
嗟四靈之最長。
降膏澤于下國。
蘇萬姓之望云。
諒厥功之叵測。
胡自養(yǎng)其毒螫。
乃肆暴于觸諱。
彼橫目之朱愚。
夫豈知其可畏。
始若可以相狎。
竟糜粉之是隨。
嗤爾龍之無常。
實誘陷于禍機。
既惡人之有忤。
胡不早示以雷霆。
此蚩蚩之何尤。
吾謂爾而不靈。
掛豫且之密網(wǎng)。
亦不得以恣暴。
始逞威于忤己。
卒未免夫身蹈。
儻在我之無傷。
雖有逆其何恤。
在彼類而猶然。
況最靈于萬物。
想在天之飛龍。
有無形之逆鱗。
初魚水之一堂。
若氣合而可親。
或嬰批之斯數(shù)。
旋菹醢之必至。
宜古人之取譬。
固彼此之無異。
雖然。
彼之批鱗。
或貪驪珠。
此之批鱗。
何有一軀。
彼之殺人。
謂其忤意。
此之殺人。
不知愛己。
昔之取喻。
乃以戒夫在下。
我今作賦。
敢告為人上者。
阇溪十絕 其九 (己丑) 明 · 鄭士龍
七言絕句
年垂不惑尚朱愚,臨事昏庸昧反隅。
剛齒不饒柔舌在,至今猶守宋人株。
墮地為男兒,所貴秉忠直。
平生了夷險,此心存所得。
官高至肉食,一身宜許國。
君有萬里行,逖矣燕山北。
朝中信多士,簡寄當自勖。
如我誠朱愚,鳥視且禽息。
斥鴳在蓬蒿,拍拍仰鵬翼。
耿耿杞人憂,愧無補天力。
頃聞朝京人,姿意無按抑。
人皆托外白,莫能湔內(nèi)黑。
不貪是為寶,知君有遠識。
華人稱使乎,為命要潤色。
歸來報明主,然后方盡職。
栗房秋罅亸離離,好是飛生得意時。
食實充腸閑自適,緣條呈技戲相隨。
按:嘉靖壬戌冬臘月。上自內(nèi)出一畫本。為幅凡六十二。共成一軸。逐幅各有小引紀。實皆御筆也。命臣賦詩以進。臣竊念雕篆小技。待罪詞館。寵遇隆疊。非一二于此矣。歲辛酉秋。奉使關西。及還。命寫沿路所制以啟。其優(yōu)待詞臣之意。夐出前古。嘗切隕越之懷。不意不次之命。又及非才。臣雖朱愚。感恩則有。第恨拙于詩學。詠物尤非其長。無以揄揚盛意。是可愧也。詩成。謹繕寫以獻。特賜豹皮一張,黃毛筆十柄,丹山烏玉五笏。蓋出于密教。有非外廷所知也。聊識顛末于此。以示子孫云。時癸亥暮春。奉直郎,弘文館副校理,知制教兼經(jīng)筵侍讀官,春秋館記注官。臣高敬命。書于好賢坊之寓舍。
山海關 其二 (己酉) 明 · 柳夢寅
五言律詩
去去緣何遽,來來各自須。
風沙關塞苦,簦屩道途迂。
伍子能潛橐,終童謾棄繻。
男兒多意氣,堪笑我朱愚
世有支離子,弱喪離索,摘埴倀倀。
友無是公,處何有鄉(xiāng)。
不達生之理,焉窮死之方。
既未知夫天地,又何卞于陰陽。
黔羸氏往而造其廬,遂詰之曰:夫扶輿憑瀷,大氣舉之。
物之林林,惟理之為。
挺吹萬以聰明,懿莫我之為最。
是故,圣人達士,配天則地。
窮玄察極,妙覿天咫。
鑒方寸之虛靈,究無臭而無聲。
今吾子塊嘿遐外,兩忘心目。
無疑自信,有何見識。
支離子汗容赧面而對曰:賤子倥侗,茍充物類。
朱愚白老,禽息鳥視。
既眛人則,詎明天咫。
黔嬴氏三讓,進而教之曰:夫不知羲卦交易變易之理,則泥于盈虛消長吉兇否泰之機。
泥于盈虛消長吉兇否泰之機,則終為草木土石鳥獸之歸矣。
仆將為吾子覼縷邵子三十六宮都是春之說,子不欲聞之乎。
于是支離子起而問焉曰:何謂其三十六宮也,愿承其槩。
黔嬴氏曰:諾。
其為宮也,基鴻濛,接混茫。
陶理氣,鑄陰陽。
肇于無極,形于太始。
伶?zhèn)惪細v而卜日,風犧視圖而相址。
以真宰為匠,以造化為爐。
豐隆奮惟而鍛冶,回祿束蘊而吹噓。
于是太虛為梁,素樸為礎。
玄牝為門,紫微配位。
日月星辰以為欂櫨,風云霜露以為牖戶。
無垍土大木之飾而鞏此宇宙,無鉤繩剞劂之勞而帖妥萬古。
以無形為丹青,色不漫漶。
以不息為樞機,不蠹不爛。
爾其占位,則曰乾曰坤,若震坎離。
相生相長,爭設互施。
為男為女,為父母之。
復而姤,姤又復。
天遠根,月邃窟。
爰舒慘,庸開闔。
暄且凄,寒又煥,繚以周三十六。
以之而考其音律,則黃鐘大呂兮無不中。
以之而卞其序次,則子丑寅卯兮互為用。
葉于五行兮金木水土,合于五味兮酸辛咸苦。
青帝居東兮白帝西,祝融玄冥兮南又北。
鴻紛博敝,混淪磅礴。
紆馀坱圠,無垠無堮。
蕓蕓戢戢,叢叢藉藉。
道無終竟,理何所極。
輪焉奐焉兮,跂如翼如,接室連墻兮六六。
談未卒,支離子應聲答曰:三十六宮則聞之詳矣,何為其都是春也。
有二儀,然后五德著而成務。
有四時,然后萬物兆而生化。
是故,春而有秋,如晝有夜。
既有其生,焉能無死。
如或有來無去,同而無異。
長春不秋,無冬無夏。
則氣不可以為氣,理不可以為理。
三百六旬兮何用,五音六律兮無取。
夏而秋,秋而冬,冬而又春兮,胡為乎都是春而止哉。
黔嬴氏聽然而笑,揮手止之曰:何足下疑之太早也,吾為足下畢之。
夫乾行健,健以元。
流行者元,不息者元。
生生者元,化化者元。
是以在天曰元,在時曰春。
亨與利貞兮雖殊,究其用則一元。
夏與秋冬兮雖異,考其行則一春。
是以,使之為利為貞者,即一元也。
使之為秋為冬者,即一春也。
是知三十六宮兮雖異位,去去來來兮惟是春。
彼邵子者說道都是元不足,而方說都是春云云。
誰識都是元云云者,乃是都是春云云也。
支離子膝席踴躍而前曰:豁蔀開聾,快我瞻聆。
悛狂即圣,悟酗方醒。
黔嬴氏曰:猶未也,請盡之。
蓋吾子徒聞三十六宮之為都是春,而不知都是春之為都是元。
徒聞都是春之為都是元,而不知都是元之為都是仁。
獨不達物我無間而天人一理之說乎。
曰:春與元則已有受矣,何為其都是仁也。
曰:人有四端,仁乃其元。
惟圣則天,順元體仁。
是故,溫良恭儉之雖殊,究其體則一仁。
孝悌忠信兮雖異,考其性則一仁。
是知四時之周環(huán),五行之生克。
萬物之榮與悴,無非一春。
自然條達之良能,致知也,格物也,誠意正心也。
暨夫刑妻御邦之道,亦無非一端仁理周洽旁暢而有以自彊。
然則天理如何都是春,圣人如何都是仁。
天亦一圣,圣是一天。
天兮人兮,一而二焉。
五帝一仁,三王一仁。
文武周公兮一仁,有如孔圣兮一仁。
彼日一至焉之何論,或不違三月則庶幾。
噫,春風邈爾難煽兮,草木黃落兮江漢回。
滔滔者天下皆是,又何誅夫今之人。
況足下知乾巽坤震之為異宮,而不知流暢周達者乃是春。
知灑掃平天下之為異節(jié),而不知泛應曲當者乃是仁。
是猶騎驢而覓驢,何不出戶而由道。
語欲訖,支離子磬折而趨,百拜而謝曰:向者,先生高談極辯,河漢無極。
漭渺浩涆,顛倒恍惚。
若臨滄洋,四絕舟筏。
只識三十六宮之所以為宮,而不知都是春之所以為春。
逮聞元是春,春是仁,天與人同一理之論,然后如涉得濟,如客得歸。
廓開迷胸,剔霧就暉。
從前牢癡,四十九年。
今夕何夕,親炙音塵。
既承嘉誨,夕死何悔(又有一首。見下純六類)。
朱愚 明末清初 · 尹順之
五言律詩
素嫚忘繩撿,朱愚愛隱淪。
廟堂多事日,湖海不羈身。
繞圃花粘屐,巡檐月趁人。
山醪饒意緒,撩我占長春。
指危風轉(zhuǎn)高,弦凄秋益緊。
絕吭不成聲,回腸為誰盡。
萬侯東南美,嘉箭陳越箘。
側(cè)身云霄闊,仰面日月近。
先人三都賦,馀波一手引。
屈注瀛壖流,沃焦飲虛牝。
屢薦須山濤,百里觀海蜃。
吏道迫有拘,宦術拙來哂。
踴金慕干铘,卑叢疑鷹隼。
瓜田驗君子,豆架訪楊惲。
得君兩據(jù)梧,比我久不筍。
員枘諧刳觚,方流釣深韞。
一囊披險膽,萬頃赴燥吻。
我憶黃仲則,有死聞無隕。
此君萬侯匹,齊名千首敏。
出宰美強項,無質(zhì)悼堊準。
神交仲黃泉,心醉公清醞。
氣接磁歙針,吟苦蜩憶蚓。
瓠落間有蓬,云逐走絕臏。
??h晝昏昏,水鄉(xiāng)春泯泯。
君去烹小鮮,吾歸酌中隱。
離懷積飛動,暄旭感蠉蠕。
風逸紛翹肖,疵癘獨螴蜳(予時病疥。)。
朱愚老南榮,觳觫夢北靷。
軼塵既不能,舐犢又不忍。
良馬未脫銜,上路請言畛。
長短何適從,行歌問詹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