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惟父子之大倫兮,乃居一于三五。
茍父之不詔以義方兮,是陷子于違忤。
肆余諄諄其懋汝兮,懼汝悖乎恒則。
懼汝居閑而處獨兮,昧余志之竦惕。
懼汝臨事而應(yīng)物兮,遽輕動而妄作。
懼汝不謙而自抑兮,遽肆言而悖德。
夫慎微而謹(jǐn)獨兮,乃圣賢之明飭。
茍服膺以脩省兮,與君子而同域。
故夫婦之至愚兮,亦有刑而有別。
處兄弟而友悌兮,諒體二而氣一。
彼忿爭而參商兮,宜戒之于造次。
況出身而事君兮,忠必由乎孝至。
在勿欺而好犯兮,宜盡己而效死。
矧長貴之凌妨兮,鮮災(zāi)禍之不逮。
故下馬于鄉(xiāng)間兮,宜鞠躬而敬止。
然遠(yuǎn)朋之會文兮,豈非信而可立。
寧以面而不石兮,宜取益而義合。
彼仆御之賤微兮,亦天生之人子。
恤常存乎饑寒兮,宜厚愛而薄罪。
凡臨刑而畏殺兮,體上天之好生。
彼恃挾而生驕兮,有必剋之神明。
茍事父與事君兮,暨事天而不愆。
是不外乎誠明兮,余無間于往賢。
寔所勉之匪他兮,孝無大于此者。
如放利而殉名兮,所無望于稚艾。
彼徒勤其定省兮,乃區(qū)區(qū)之末節(jié)。
不以色而甘旨兮,養(yǎng)非志而何屑。
雖日養(yǎng)其三牲兮,噫不敬則何別。
信養(yǎng)志為至孝兮,奚取爾之立揚。
余幼失其怙恃兮,違炯戒于趨庭。
詠蓼莪而悲淚兮,慕生育之至恩。
念哀哀之父母兮,誰使亡而使存。
今欲報其可追兮,瞻昊天之罔極。
痛風(fēng)樹之莫逮兮,泣三釜之靡及。
肆明發(fā)而不寐兮,哀有懷其二人。
眷霜露之時降兮,人一去而無還。
縱欲承其嚴(yán)戒兮,徒仿像其夢寐。
今余所以警汝兮,乃吾考之所志。
余不惕則違親兮,汝不勉則違我。
茍以子而有違兮,蹈不孝之大過。
既自警而警汝兮,勉勿頹其家聲。
舜恭廩而稱大兮,范折笄而臻昌。
陸稱德而蹈危兮,庾承淳而乖方。
凡吾所以勸戒兮,亶不外乎理軌。
既申之以倫彝兮,又重之以物事。
恒臨酒而畏醉,每好賢以易色。
口守瓶而出好兮,戒奔駛之罔抑。
由內(nèi)誠而外敬兮,天乃祐而慶福。
勖和順而奉承兮,服提耳之善誘。
且念茲而在茲兮,宜勿墜而勿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