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華瓏

共 8 首
思歸樂(810年) 中唐 · 元稹
山中(一作我作)思歸樂,盡作思歸鳴。
爾是此山鳥,安得失鄉(xiāng)名(失鄉(xiāng)名:指以“思歸”為名。)。
應(yīng)緣此山路(一作寄跡),自古離人征。
陰愁感和氣,俾爾從此生。
我雖失鄉(xiāng)去,我無(一作不)失鄉(xiāng)情。
慘舒在方寸(方寸:指心。心處胸中方寸之間,故云?!读凶印ぶ倌崞罚骸拔膿茨嗣?span id="gyxrajh" class='peopleLink highlighted2' onclick='ShowAuthorProfile("56217", "poem_sentence_5_7022", "龍叔")'>龍叔背明而立,文摯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保?/span>,寵辱將何驚。
浮生居大塊,尋丈可寄形
身安即形樂,豈獨樂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
安問遠與近,何言殤與彭
君看趙工部,八十支體輕。
交州二十載,一到(一作始對)長安城。
長安不須臾,復(fù)作交州行。
交州又累歲,移鎮(zhèn)廣與荊。
歸朝新天子,濟濟為上卿。
肌膚無瘴色,飲食康且寧。
長安一晝夜,死者如霣星。
喪車四門出,何關(guān)炎瘴縈。
況我三十二(一作馀),百年(一作年來)未半程。
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聞峴山(一作久欲登斯)。
此去盡綿歷,豈無心賞并。
紅餐日充腹,碧澗朝析酲。
開門(一作釀酒)待賓客,寄書安弟兄。
閑窮四聲韻,悶閱九部經(jīng)
身外皆委順(一作無所求),眼前隨所營。
此意久已定,誰能求茍(一作茍求)榮。
所以官甚小,不畏權(quán)(一作朝野已)勢傾。
傾心豈不易,巧詐神之刑。
萬物有本性,況復(fù)人性(一作至)靈。
金埋無土色,玉墜無瓦聲。
劍折有寸利,鏡破有片明。
我可俘為囚,我可刃為兵。
我心終不死,金石貫以誠。
此誠患不至,誠至(一作雖困)道亦亨(21)
微哉滿山鳥,叫噪何足聽。
⑴ 浮生:以人生在世,虛浮不定,因稱為浮生?!肚f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贝髩K:大自然。《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fēng)?!背尚⑹瑁骸按髩K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div>
⑵ (一作身)。(尋丈:指八尺到一丈間之長度。尋,古代長度單位,多指八尺。《詩·魯頌·閟宮》:“是斷是度,是尋是尺?!泵珎鳎骸鞍顺咴粚?。”)
⑶ 咸京:原指秦都咸陽,此借指唐都長安。
⑷ 殤:未成年而死?!秲x禮·喪服》:“子女子子之長殤中殤?!编嵭ⅲ骸皻懻?,男女未冠笄而死可殤者?!迸恚杭磁碜?,傳說彭祖善養(yǎng)生,懂導(dǎo)引之術(shù),壽至八百歲,因封于彭,故名。事詳漢劉向《列仙傳·彭祖》。
⑸ 趙工部:指趙昌,字洪祚,天水(今屬甘肅)人。憲宗即位,加檢校工部尚書。事詳新、舊《唐書》本傳。
⑹ 交州:《舊唐書·地理四·嶺南道》(卷四一):“安南都督府:隋交趾郡,武德五年改為交州總管府……調(diào)露元年八月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敝嗡诮裨侥虾觾?nèi)市。
⑺ (一作移鎮(zhèn)值江陵)。(“移鎮(zhèn)”句:廣與荊,原作“值江陵”,據(jù)蜀本、盧本、楊本、全詩改?!杜f唐書·趙昌傳》:“憲宗即位……尋轉(zhuǎn)戶部尚書,充嶺南節(jié)度。元和三年,遷鎮(zhèn)荊南。”嶺南節(jié)度使之治所在廣州)
⑻ “歸朝”句:趙昌元和九年卒,“新天子”當(dāng)指憲宗。然趙昌出鎮(zhèn)嶺南與荊南,均在元和初年。元稹此處敘事似有不確。
⑼ 上卿:古官名。周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者為上卿。
⑽ 一:原作“如”,據(jù)蜀本、盧本、楊本、全詩改。
⑾ 玉泉寺:在今湖北當(dāng)陽縣玉泉山東麓。《方輿勝覽·荊門軍》(卷二九):“玉泉寺:在當(dāng)陽縣西南二十里玉泉山。陳光大中,浮屠智覬自天臺飛錫來居此山。寺雄于一方,殿前有金龜池,勝甲天下。”《全唐文》卷六八四董侹《荊南節(jié)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關(guān)廟記》:“玉泉寺覆船山,東去當(dāng)陽三十里……陳光大中,智顗禪師者至自天臺……”
⑿ 峴山亭:在今湖北襄樊市南?!短接[》卷一九四引《襄江記》:“峴山亭,在襄陽縣東一十里,今基跡尚存。”
⒀ 紅餐:赤米所做之米飯。赤米,米之粗惡者。宋程大昌《演繁露·赤米》:“案,赤米今有之,俗稱紅霞米,田之高卬者,乃以種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div>
⒁ 析酲:醒酒。酲,《玉篇·酉部》:“酲,醉未覺也?!?/div>
⒂ 四聲韻:運用古代漢語之四聲創(chuàng)作近體詩之規(guī)則。四聲,指古代漢語之平、上、去、入四個聲調(diào)。四聲明確自覺地被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始于南朝齊梁年間,至唐得到廣泛應(yīng)用。
⒃ 九部經(jīng):佛教把全部佛經(jīng)依據(jù)體裁及內(nèi)容分為十二類,稱為‘十二部經(jīng)’?!夺屖弦[》卷中《十二分教》:“亦云十二部經(jīng):一修多羅(契經(jīng)),二祇夜(應(yīng)頌),三和伽羅(授記),四伽他(調(diào)頌),五尼陀羅(因緣),六優(yōu)陀那(自說),七伊帝目多(本事),八阇陀伽(本生),九毗佛略(方廣),十阿浮達摩(未有),十一婆陀(譬喻),十二優(yōu)婆提舍(論議)。若小乘只有九部,無自說、授記、方廣等?!?/div>
⒄ 金埋:蜀本、盧本作“珠碎”,似是。
⒅ 俘為囚:蜀本、盧本作“囚為俘”。
⒆ 刃為兵:被敵人殺死。刃,殺;兵,戰(zhàn)死。《釋名·釋喪志》:“戰(zhàn)死曰兵。”《禮記·曲禮下》:“死寇曰兵?!?/div>
⒇ (一作立)。(至:原作“立”,據(jù)蜀本、盧本、楊本、全詩改)
(21) 誠至:原作“雖困”,據(jù)蜀本、盧本、楊本、全詩改。
酬劉猛見送(817年) 中唐 · 元稹
引用典故:商羊
種花有顏色,異色即為妖。
養(yǎng)鳥惡羽翮(羽翮:參卷1《雉媒》注。),剪翮不待高。
非無剪傷者,物性難自逃。
百足雖捷捷,商羊亦翹翹
伊余狷然質(zhì),謬入多士朝(多士:見卷5《寄隱客》注。)
任氣有愎戇,容身寡朋曹。
愚狂偶似直,靜僻非敢驕。
一為毫發(fā)忤,十載山川遙。
爍鐵不在火,割肌不在刀。
險心露山岳,流語翻波濤。
六尺安敢主,方寸(方寸:指心。心處胸中方寸之間,故云。《列子·仲尼篇》:“文摯乃命龍叔背明而立,文摯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保?/span>自由(一作由自)調(diào)。
神劍土不蝕,異布火不燋。
雖無二物姿,庶欲效一毫。
未能深蹙蹙(蹙蹙:憂懼謹慎貌。),多謝相勞勞(勞勞:猶嘮嘮,殷勤地勸慰告誡。)。
去去我移馬,遲遲君過橋。
云勢正橫壑,江流初滿槽(江槽,楚語)。
持此慰遠道,此之為舊交(此:楊本作“比”。)
⑴ 百足:馬陸之別稱,體長而稍扁,長寸馀,由許多環(huán)節(jié)構(gòu)成,各節(jié)有足一至二對,即使截為兩截,頭尾仍能各自行走。晉張華《博物志》卷二:“百足,一名馬蚿,中斷成兩段,其頭尾各異行而去。”參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馬陸》。
⑵ 商羊:傳說中鳥名,據(jù)云大雨前常屈一足起舞?!犊鬃蛹艺Z·辯政》:“齊有一足之鳥,飛集于宮朝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齊侯大怪之,使使聘魯問孔子??鬃釉唬骸锁B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兒有屈其一腳,振訊兩眉而跳,且謠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今齊有之,其應(yīng)至矣。急告民趨治溝渠,修堤防,將有大水為災(zāi)?!曋罅?,雨水溢泛?!甭N翹:高出貌,出群貌。
⑶ “異布”句:火浣布即石棉布,遇火而不燃,古代產(chǎn)自僻遠之地,被視為珍異之物。
秋半詠懷(丁未) 清 · 黎簡
七言律詩
身是青蓮不受泥,不辭煩惱出污池。
何人毀譽關(guān)龍叔,擴我云煙望虎兒。
行坐偶然寧有待,文章千古本無欺。
蘋汀花里秋將晚,南臥西風(fēng)夢故遲。
將軍戰(zhàn)罷詔蛾眉,博得新刊列女碑。
畢竟老瞞風(fēng)誼古,分香賣履到諸姬。
水繪園中畫七襄,波丞妙筆等琳瑯。
香消月冷三興土,不嫁騷人冒辟疆。
⑴ 曾鯨為巢民畫《織女七襄圖》。七襄者,七姬也。姬各執(zhí)一藝,最后一姬手麈拂與一犬相戲。卷藏盛杏孫宮保處。
寶墨閣中翠墨留,復(fù)初題本各千秋(翁本入予壯陶閣。)。
揉花碎璧天難問,惹起升庵一段愁。
有生具三彭,潛育每浹髓。
賦形劇么么,虻睫未足擬。
犀鏡試一窺,萬態(tài)競恢詭。
厥性尤善噬,蠻觸奮腭齒。
內(nèi)攻襲膏肓,外潰成痤痏。
能令蟯穴胃,亦幻蛔入?。
門扃偶懈防,流竄及百體。
先生何所患,遮莫適類此。
致疾匪內(nèi)熱,詎為學(xué)道恥。
世醫(yī)詡禁方,千金易圭匕。
昌陽與豨苓,紛進徒為耳。
吾聞古至人,貞疾有不死。
龍叔治方寸,違恤癢與疻。
造化喻癰疽,小大惟一理。
天倪導(dǎo)之和,勿藥亦有喜。
不見盧與俞,論疾溯形始。
涵濡待自瘳,非天亦非鬼。
醫(yī)國理亦然,培伐相表里。
活人固有道,方術(shù)等糠秕。
愿公哀痌瘝,探智出囊底。
一揮三折肱,瘡痍期盡起。
五言匪玉卮,國身誼堪比。
隱橘何年叟,端居玩劇棋。
甘盤天所遺,龍叔病奚疑。
橫絕期豐羽,沉吟到折枝。
向來裳佩凈,恩賜話西陂(韜老病起,數(shù)為詩鐘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