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參禪不學(xué)仙,把鋤種菜自年年。
休將葛嶺三生石,錯(cuò)認(rèn)齊州九點(diǎn)煙。
菰蔣縈回行藥去,筼筜刻畫有詩傳。
西林安穩(wěn)齏鹽飯,吼徹鯨魚丙夜懸。
本擬乾隆六十年,設(shè)誠如愿禪應(yīng)然。
敢期增益比皇祖,定卜京垓邁老篯。
有志竟成豫則立,無疆惟慶萬斯千。
日強(qiáng)洵識(shí)由莊敬,行健原知本靜專。
露布恰逢馳捷速,雪鋪矧際告豐駢。
來朝述職龍光接,前席書思鳧藻宣。
詔許蓬山瞻最上,情希芝圃值常川。
見聞竊幸言親切,典守殷蘄衛(wèi)潔捐。
經(jīng)始況同文囿樂,鳩工都給水衡錢。
美輪美奐大夫頌,如茂如苞小雅篇。
寧壽因教菟裘輯,唐虞未逯禹家傳。
落成圣母邀洪貺,蕃衍云孫盛往編。
袞袖輦扶雙鳳翙,?蕤燈燦九枝鮮。
膳調(diào)饌玉香迎箑,樂奏鏘金漏永蓮。
愛景恰開韶景俶,示慈為普懿慈綿。
七言賡踵左箱什,五日恩分內(nèi)殿箋。
豫順攸宜題舉朔,鼎新合紀(jì)韻從先。
青陽正映東華旭,黃道恒臨南極躔。
歲兆文明占丙炳,禧承保佑值申堅(jiān)。
重熙豐阜閭閻洽,復(fù)旦光華堂陛聯(lián)。
八十五齡數(shù)未艾,位名祿壽德為全。
居茲將似萱庭帙,視昔宜恢松棟廛。
準(zhǔn)酌適中規(guī)豈侈,憩游在邇地非偏。
周星環(huán)列原依次,太紫圓方卻比連。
西望瑤樞對長信,前窺華構(gòu)聳文淵。
長生取義門鄰震,資始成功象法乾。
積算浹旬還僂指,敕幾一日政仔肩。
誠惟不息徵能久,敬以毋渝式莫愆。
昭事總臨心翼翼,遵王共效道平平。
有那爰葉安而吉,無逸遑圖適且便。
夕惕朝乾斯勖爾,怡神頤體待于焉。
三分閱二一已近,四序函元貞又旋。
共仰精神宵逯旰,請言制度末詳顛。
舊儲(chǔ)靈境分平墄,新斲瑰材耀欂枅。
翕赩薇垣環(huán)御氣,蘢?鴛瓦飏祥煙。
彩楹杰拱梅梁架,寶網(wǎng)繽垂藻井搴。
礎(chǔ)帖柱疏凌曲檻,楶攢棼帶蔭華椽。
斯飛斯革如斯翼,是斷是虔或是遷。
箕范頌敷云黼麗,湯盤銘著御屏鐫。
廣披三路地兩戒,中峙九重天大圓。
皇極福徵仍斂錫,坤寧神祀例誠虔。
無為養(yǎng)性娛老可,未發(fā)頤和中節(jié)緣。
珍列廊墉宋閣仿,樂殊山水魯論詮。
考惟祺矣輳九宇,介爾景兮溯八埏。
德壽圖安卑漫論,紹興署逸鄙須捐。
充之皆滿化為國,是謂大同情乃田。
內(nèi)建崇杓運(yùn)斗極,外標(biāo)重闕納薰弦。
凝而聚總?cè)缟礁?span id="xj1anph" class='inlineComment2'>(臣凝祺門汪永錫),澤所覃均及漏泉。
萬宇受禧啟孚甲,一人篤慶遍蠉蜷。
旁巡閣道錯(cuò)成繡,左倚城隅直似弦。
絲竹東山學(xué)晉傅,畫圖香社勝唐賢。
樓名閱是閱如是,屋揭尋沿尋更沿。
奚異羲爻太音暢,肯教何賦儷詞妍。
奮從雷地心養(yǎng)素,幻出壺天道得筌。
境本最高香作界,佛真現(xiàn)在愿為船。
梵華普散維摩諦,慧日恒融乾闥禪。
挹翠鬟空峨涌髻,出云竇細(xì)裊裝棉。
對橫禁堞排千雉,立矗文峰削一拳。
氣滿函關(guān)來桂苑,晷賓旸谷麗蘭櫋。
閤門東上勢回斡,廣內(nèi)右通經(jīng)蜿蜒。
敬勝倦勤號相易,遂初符望志猶懸。
得閒信可得閒耳,萃賞由斯萃賞旃。
秋實(shí)春華芳采擷,鳶飛魚躍趣招延。
庭輝拓向重霄迥,軒古游經(jīng)三代還。
維德之隅少至老,從心所欲后同前。
秀而文寄邱兼壑,粹以精知玉匪瓀。
螺碧層層嵐宛轉(zhuǎn),竹香個(gè)個(gè)影?娟。
歲寒友識(shí)畫家致,春禊賞尋書法妍。
臚詎參差詫昆閬,期惟?羨軼喬佺。
詩言其志祝同效,情見乎辭頌盍蠲。
此日敢疏蘉負(fù)扆,他時(shí)還擬侍長筵。
心乎愛矣遐不謂,不謂求仙敬吁天。
⑴ (是以皇祖臨御六十一年予不敢上同年即皇祖踐作之初吁天默祝至六十?dāng)M歸政)。(御制)
⑵ 連日軍營捷報(bào)屢至已圍賊巢即日紅旗可至
⑷ 奉誥至命臣于敏中同臣王際華臣董寧壽宮瞻仰俾得措詞親切
⑸ 計(jì)至乾隆乙卯臣年亦八十有二預(yù)懇隨侍東朝仍供奉筆墨
⑹ 所有切工寧壽宮工程臣亦忝司其事一役并官為和雇不煩民力
⑻ (今年時(shí)壽宮皇太后春秋八十有五計(jì)予憩居寧圣母應(yīng)臻百旬以上予適同慈寧今歲壽算矣)。(御制)
⑼ (以六十年為斯茲乾隆四十一年則已過三分之二矣)。(御制)
⑿ 寧壽宮在皇極殿后其制悉仿坤寧宮將來歸政時(shí)當(dāng)移坤寧宮所奉之神位神竿至此仍依現(xiàn)在祀神之禮
⒂ 倦勤齋之制即仿宮內(nèi)敬勝齋因系歸政后所居易斯名耳
?筆題詩處,羊欣白練裙。
簪花瞻魯?shù)?,采藥住吳?span id="htb26ce" class='inlineComment2'>(甥昔隨侍君舅汪鹿園先生觀察至山東,近與夫婿翠亭移居吳下。)。
錦字三秋記,香囊十賚文。
蕊珠宮畔路,開榜見夫君。
西園成雅集,清夜寂無喧。
冷露團(tuán)花影,寒波斂月痕。
危樓倚空翠,疏柳掛黃昏。
好為留馀興,中秋結(jié)桂尊。
陰陽何年大闔辟,一元沖氣何融融。
搏攫一萬八百年,勤哉造化之用功。
峙而高者名曰山,西北有山名閬風(fēng)。
閬風(fēng)高大幾萬里,出類拔萃為祖宗。
經(jīng)緯同度北極星,巍然正立地之中。
一分為萬億,散作天下龍。
正氣注中原,于焉乃開通。
分鎮(zhèn)五大岳,恒泰衡華嵩。
一枝走白頭,盤亙東北間。
逶迤數(shù)千里,濱海作三韓。
三韓本自形勝窟,靈境處處多壯觀。
仙區(qū)何處最清奇,玉立萬二金剛山。
包羅之形萬象備,巖巖其勢浮天崇。
岷山千里勢亙天,對此不敢誇其雄。
天臺(tái)四萬八千丈,對此直欲稱兒童。
千圍簇?fù)矸燮琳希胩焐⒙浣疖饺亍?div class="1qsuewi" id='poem_sentence_15_1633819_comment'>
其中毗盧最高壯,特立撐支人馬宮。
雄奇巧怪無不備,大哉妙哉神明功。
神明精力于斯窮,神明技能于斯殫。
天亦無其上,地應(yīng)無其般。
有實(shí)必有名,傳播中華國。
中華與我國,大小界鴨綠。
道路既脩遠(yuǎn),山川且險(xiǎn)絕。
列子去已久,無傳御風(fēng)術(shù)。
人身非羽族,誰能振六翮。
世無壺公幻,萬里誰能縮。
陳仙竹葉舟,欲濟(jì)無由得。
愿生高麗國,一見金剛山。
中華之慕尚如此,何況東方人。
我本疏闊者,于世無累身。
一朝若舉鞭,倏爾于斯臻。
百故絆此軀,無計(jì)超濁塵。
欲馳無逸騎,欲飛無羽輪。
山長水闊阻我路,欲往見之嗟無因。
風(fēng)流適有好主人,作書要我云外蹤。
時(shí)當(dāng)天氣凈如水,霜落千林秋影紅。
清風(fēng)蕭颯引高興,千丈萬丈橫蒼穹。
掃除人間無限事,心中淡淡秋江空。
袖里青蛇任三尺,腳下自有飛龍?bào)獭?div class="dly21yq" id='poem_sentence_38_1633819_comment'>
飄然一夕振衣行,庚辰之歲秋八月。
秋光無處不助興,萬水千山恣超越。
云煙收拾五日間,曉日來登斷發(fā)嶺。
丹霞深鎖白玉巒,矇眬乍露浮空影。
須臾日出霞?xì)馍ⅲ楣庹找珫|天邊。
真形森森歷歷畢露出,恰似萬群戈戟千朵蓮。
畫耶夢耶不可狀,使我一睹神恍然。
俄然息定望山頂,彩云千片來回旋。
興來逸氣如濤涌,筆下萬千生風(fēng)煙。
頓驚洪子興,依然生我篇。
山與云俱白,依微不辨容。
云收山亦露,一萬二千峰。
行行漸入方丈門,青莎白石清而幽。
夕陽飛虹百川橋,明月笛聲山映樓。
釋伽迥出地藏外,普賢高壓長景頭。
玆間應(yīng)多好泉石,我欲一一窮心搜。
誰知靈源秘咫尺,落花無信欺漁舟。
十王洞天地獄門,中有黃泉江自流。
始王僧胡十王名,至今傳訛紛嘲啾。
黃泉地獄蓋因此,妄說剉燒舂磨陰云愁。
誰迎鬼教亂中國,更使東華山川亦帶無盡疣。
奇怪哉白塔峰,真宰當(dāng)日巧雕鎪。
恰如白玉蓮,茁然雙芽抽。
中開別洞天,異境恍惚真仙區(qū)。
時(shí)聞鸞鶴下云端,此間知有神仙游。
天風(fēng)吹散藥爐火,五云深處祥煙浮。
祥煙裊裊瑞龍?bào)?,半空凝作瓊瑤樓?div class="6ecebtw" id='poem_sentence_65_1633819_comment'>
依然身在緱氏??,恍然如將見浮丘。
悠悠興無涯,浩然不可收。
耽看不忍舍,竟日閑優(yōu)游。
森森造化態(tài),雜然生我眸。
千巖競秀色,萬壑爭清秋。
特哉彼何奇,自非諸山儔。
孤危望高臺(tái),縹緲穴望峰。
其下有鳴淵,急流聲如舂。
巖中忽得龍盤痕,尚想當(dāng)日蜿蜿容。
觀來頓覺異,凜然貌若恭。
回看淵源自岳根,宛是山水蒙。
悟此微妙處,心廣體自充。
乘源漸而上,靜流聲淙淙。
悠悠??上云,落落澗畔松。
深深瀛洲門,巖洞鎖重重。
朝來正陽寺,旭日照耀千山楓。
疑是天孫織成云錦段,散掛晴天光玲瓏。
飄然獨(dú)上天逸臺(tái),萬二峰光來蕩胸。
閑來默坐歇醒樓,月白中夜三籟收。
醉來浩浩歌,豪氣蓋九州。
忽憶先人詩,胸次盡悠悠。
高處毗盧天一握,晴時(shí)萬瀑月中秋。
精神漸恍惚,借問吾是誰。
仙興浩蕩處,俗慮凈盡時(shí)。
壁上眼忽開,知是湖陰詩。
萬二千峰領(lǐng)略歸,秋風(fēng)黃葉打征衣。
正陽寒雨燒香夜,蘧瑗方知四十非。
進(jìn)歇樓頭藥師殿,壁上分明吳道跡。
精神奪天造,可令神鬼哭。
金剛臺(tái)對五賢峰,中通石路何縈回。
彷佛杜陵詩,玉山高并兩峰開。
三香爐連獅子峰,石作蓮花云作臺(tái)。
狂渦噴作千峰雨,怒瀑奔流萬壑雷。
金牛誰使五丁死,赤松來叱群羊眠。
依然五山詩,恍然來眼前。
青山飛禹斧,白石散秦鞭。
清明忽覺洞天開,日月照耀壺中天。
巖盤蜿蜿八字龍,一見知是蓬萊仙。
觀音洗頭盆,怪語流作僧人傳。
中有五神潭,縈回恰似龍蜿蜒。
奇巖有百形,或類龜或類船。
波轉(zhuǎn)盤石勢回回,酷似三個(gè)真珠落。
其中一孔最深寬,云是神龍頭以鑿。
傍有一瀑布,恰似倒垂一匹紈。
潭靜穩(wěn)無波,何人有術(shù)能觀瀾。
楓林落水影蕩漾,碧流環(huán)轉(zhuǎn)紅錦段。
蓬萊洞中第一景,終日不厭看。
何人留其筆,刻在巖之端。
青莎白石聊同趣,霽月光風(fēng)有別傳。
物外秪今成跌蕩,人間何處不啾喧。
怪哉普德窟,銅柱危千尺。
攀崖強(qiáng)一臨,凜乎慄神魄。
蓮花簇簇眾香城,玉屏縹緲空中立。
洗耳川上澄心潭,一路直與天宮接。
三天洞內(nèi)三天梯,太虛寥廓玉霄連。
諸峰環(huán)列勢重重,萬象森森盡象乾。
三十六帝皆來下,二十八宿各分纏。
文昌兩乙三臺(tái)與北斗,諸星列三垣。
十二樓下五城峰,前有兩重南天門。
超超白玉京,中有靈霄殿。
空外螺鬟拱如云,八道山河來三面。
西南千里極目邊,屈曲一帶橫如練。
蓮花萬朵擁前后,恍疑群仙朝旒冕。
此身何幸有仙緣,得與瑤池蟠桃宴。
抽添幾年文武火,自疑靈丹凝九轉(zhuǎn)。
恍御飄飄萬里氣,便覺胸中藏神變。
借問此地是何地,令我變作如斯人。
問諸左右僧,答以正名大圣一名毗盧云。
因名忽憶先人詩,令我一誦壯心神。
箕尾如傾汝為柱,乾坤將老我藏身。
清興不可禁,逸氣橫穹窿。
曠然散游目,云空漠漠高飛鴻。
黯黯一望天地間,琉璃萬里東無東。
浩浩更蕩蕩,始覺乾坤弘。
蒼蒼更茫茫,惝若落鴻濛。
不睹大易文,誰知造化翁。
俯視深險(xiǎn)一大谷,慄陰崖兮驚層巔。
石角巉巖千萬疊,巖洞沉沉九龍淵。
風(fēng)云時(shí)時(shí)變不測,此中知有神龍權(quán)。
壯哉第九淵,直與銀河通。
銀河倒瀉一曲水,萬劫長掛晴天虹。
虹流千丈激中石,疾沫迷作千峰雨。
神興寒溪樸淵瀑,對此不敢爭其首。
廬山真面目,恍惚移于斯。
不有李謫仙,而誰形容之。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長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盤渦轟轟萬壑吼,常看白日騰雷斧。
波心洶涌勢翻山,水底鴻洞敖廣府。
敖廣出沒不安居,震驚三時(shí)鳴鼉鼓。
馮夷鼓頰富媼愁,河伯奔藏海若怒。
噫吁??兇且險(xiǎn),令人一睹心神怖。
驚山靈、慄谷神,愁天公、震地祗。
噫吁??險(xiǎn)且兇,其流因成玉溜洞,波轉(zhuǎn)白石聲洶洶。
東注百馀里,??作無際泓。
東南一望縹緲間,日月高峰遙相揖。
真如兩朵玉芙蓉,屹峍千丈撐空插。
南望講道遙帖赴宴腦傳舍,迥壓華蓋額。
香爐香案白馬峰,拜仙與彌勒。
北望天尊永郎峰,下有阿難連迦葉。
誰將自私一偏名,強(qiáng)蔑真法迷千劫。
前有聚仙峰、珊瑚峰,六道壇、鍊丹石。
天公故設(shè)此階級,一脈許通人間跡。
左有老子講群仙,右有釋迦擁諸佛。
文殊普賢各騎一獅子,東西分成列。
金門六直吏,相對拱牙笏。
仙巒宛如講虛無,佛岫恍若談空寂。
嗚呼仙佛爾莫誇爾道奇,天心本自有所屬。
惟玆大圣中立嘿無言,以象示我中正易。
使之挽回異端物,變化偏高粗剛質(zhì)。
余自嘿會(huì)通以心,教諭諸山靈。
諸山環(huán)匝向我面,搢笏拱揖如我聽。
余玆漸消融,瞻前忽后恍然如有覺。
開心大觀八荒間,萬景森然歸領(lǐng)略。
胸中洞豁自無礙,快莫快兮樂莫樂。
樂莫樂兮不自抑,直欲升天朝北極。
心賞未半了,諸僧告余日將夕。
誰能折若木,不使崦嵫迫。
誰能揮金戈,挽回三舍卻。
仙緣薄不可留,黯然獨(dú)立神漠漠。
盤回故遲遲,悵與群仙別。
忍辭白玉京,茫然如有失。
懶下三天梯,還尋來時(shí)路。
徘徊蓬萊洞,不忍便移步。
回望三天門,蒼蒼但云霧。
馀興尚未盡,齊唱鈞天樂。
云步搖搖躡恍惚,朗吟一聲凌虛曲。
興來為折丹楓葉,錦繡照耀千峰赤。
環(huán)擁藍(lán)輿上,遍插諸僧衲。
人間繁華我無與,物外風(fēng)流人誰爭。
秋風(fēng)得意白足疾,眾炬沖夜如流星。
夜深歸臥表訓(xùn)寺,明鏡堂前霜月明。
霜月明夜寂寂,鏡天浩浩銀河清。
魂清骨冷不成眠,但聞松籟流泠泠。
祥風(fēng)吹送鶴背仙,空外時(shí)聞天樂聲。
得非呂洞賓,無乃安期生。
飛身若流電,飄拂凌空行。
與我若有素,呼我要相迎。
警我孫登嘯,娛我子晉笙。
初示參同契,更誇黃庭經(jīng)。
飲我一圭丹,使我塵心醒。
心醒骨亦清,骨清如毛輕。
如毛輕行若飛,昔之崎嶇今何平。
崎嶇平,腳下三山徒縱橫。
徒縱橫,玆游興已盡,更向十洲訪舊侶。
夜黑不可行,兀坐待天曙。
祥光忽驚旭日出,飛龍促駕風(fēng)云馭。
或騎行或步行,或行疾或行紓。
穿林一路細(xì)如帶,石溪回處知何所。
千巖萬壑路轉(zhuǎn)幽,行行半日絕無開眼處。
巖畔忽有瀑,云是白玉潭。
無中得此稍可慰,籍作居僧好事談。
遙看一處眾峰攢,巉巖恰似龍虎踞。
深谷陰幽路不通,亂石杈枒如刀鉅。
如刀鉅嚙人足,步步留腳不能去。
緣砯崖,出石罅,辛苦脫險(xiǎn)阻。
籃輿閒閒始緩步,快上雁門岾上。
劃然一長嘯,回看北極橫亙億萬丈。
諸星擁立高縹緲,森森十二次,錯(cuò)錯(cuò)分成列。
疑是燭龍噓出大雪迸下空,凝作冰山散在青天末。
無乃太乙仙人別幻奇玉一大塊,刻作蓮花千萬疊。
白帝來聚無數(shù)金色神,各把戈戟插空重重匝。
不然白龍沖空立,吸來云氣紛紛而來集。
誰知乾坤大精力,凝斯造化窟。
壯哉奇異哉信乎天下一,于斯不可無一記。
我欲記之,?;胁荒苡?。
我詩平生自擬海不渴,怪哉到此又不能題一字。
雄文無如太史公,詭辯不敢莊周氏。
無知應(yīng)被智士譏,不文應(yīng)被詩人刺。
平生所學(xué)到此盡掃如,此而不恥將何恥。
忽誦東溟鄭老詩,山靈鼓舞為高低。
群仙聞之爭窟宅,王母聞之恨居西。
因詩想像此氣像,天下之山無能齊。
龍眠吳道不能運(yùn)意匠,各把絹素卻立空嘖嘖。
青天一張紙,李白不能揮灑五老筆。
雖有儀秦辯,對此不敢容其舌。
望之即倘佯,思之便懔慄。
竦然恐觸威,諸人屏息皆跪膝。
催輿乃下??,幸得肉山山路亦平易。
行尋大寂庵,歸宿榆岾寺。
朝來起坐山映樓,兩岸秋光妝如綺。
寺后別有桂花樹,異物還與摩訶似。
摩訶之樹被人斫,此樹獨(dú)保今在此。
寺景看已盡,幽興猶未已。
呼僧催輿訪仙區(qū),縈巖一路云間指。
青山深處有別洞,忽驚桃源于此秘。
分明縮致內(nèi)山船,借問此變誰所使。
仙家老乙太多事,故作神幻戲我耳。
沉吟欲形擬,詩到絕勝難會(huì)意。
超然仍上萬景臺(tái),??南諸山羅如市。
東望桑海碧如鏡,壯觀略與毗盧比。
狂風(fēng)忽然捲空來,雨后散氣山西自。
飛到一處隨風(fēng)漸消縮,散作片片飄如幟。
又到一處飄散盡,但見一道橫白氣。
又到一處消無馀,濛濛更霼霼。
薰蒿更悽愴,始覺游魂義。
又到一處絕無影,乃知乎返本而還始。
人物死后氣如斯而已矣。
吾聞聚為陽散為陰,伸為神屈為鬼。
沉吟半日默自會(huì),了悟幽明無窮理。
為御寒氣飲一盞,胸中醺醺覺微醉。
醉來騁望八荒外,逸興飄飄不可止。
不可止,轉(zhuǎn)曠然,回看西北白云橫玉宇。
閒吟浩浩歌,振衣超然起。
回輿仍向隱仙臺(tái),忽訝別一乾坤藏壺里。
看看覺恍惚,忽魄動(dòng)而魂悸。
橫布九疊云錦帳,倒掛十二銀河水。
七寶臺(tái)前拜仙巖,傍有北斗三臺(tái),列仙環(huán)列各分次。
中藏泉石大絕勝,十洲境中最靈異。
清奇開豁自無雙,欲與三山齊其位。
神明無限有良能,于焉亦自施別技。
別技出出別別態(tài),天以幽賾無隱于我示。
我既受天示,敢不以詩形以擬。
微乎妙乎不可測,寡知小識(shí)吾何售,空持李白五老筆,虛布李白青天紙。
沉吟數(shù)餉未一句,默默如愚徒玩味。
玩味終日樂忘歸,曠然逸興迷遠(yuǎn)遐。
行行漸入境幽處,忽遇非世清繁華。
依然廣陵夜,飛入太清家。
峰峰獅子錯(cuò)鳳鶴,谷谷瑤草雜琪花。
虎鼓瑟兮鸞回車,云之君兮列如麻。
誰知太白千載詩,預(yù)摸此景于我誇。
萬里之外若符合,使我一誦興長嗟。
興長嗟,忽浩歌,跌蕩興無涯。
忘形不自覺,幾乎入無何。
無何之樂樂未央,月出青山日欲斜。
無何之樂不可極,不瑕得罪吾儒耶。
遂收馀興詠而下,駕空促回凌云車。
歸來閒歇榆岾寺,守僧為進(jìn)清心茶。
唯索然之山影樓,失向來無限之煙霞。
清晨起坐忽開窗,落月滿庭光婆娑。
催輿因向外圓通,中橫一嶺高嵯峨。
有時(shí)倒而騎藍(lán)輿,有時(shí)步而攀松蘿。
行登佛頂臺(tái),危哉令人神怵惕。
神怵惕,身自縮,反疑乾坤窄。
須臾息乃定,下視桑海無邊白。
浩浩歌浩浩歌,昔何窄今何廓。
徐然乃下崖,石路何屈曲。
誤信怪僧語,遂訪生風(fēng)穴。
無風(fēng)何故得此號,訝哉名異實(shí)。
僧指舊鶴巢,落在巖之隙。
午下松林寺,一巖沖空千尺削。
巖下窟中六十四石像,喜事怪僧有此閑妄作。
遂攜躑躅杖,直上萬象臺(tái)上。
曠然一遐望,西有海仙山,屹峍高千丈。
北有天臺(tái)列插萬千戟,森然秀出云霄上。
其下小山亦奇秀,匝地芙蓉名雁宕。
東望滄溟極無涯,鏡天萬里光浩蕩。
日照琉璃貝氣噴,半空環(huán)作森森象。
依然畫圖里,徜徉不可狀。
下有盤石走臥瀑,縈回屈曲游龍像。
從古流僧作怪戲,乘流順勢隨其浪。
白石盤盤可久坐,幾個(gè)閑人來跌踼。
石上蓬萊兩處筆,騰躍蜿蜒龍虎?。
分明蓬萊洞三字,氣勢雄且壯。
趣味曠而遠(yuǎn),神氣清且爽。
洞外又有缽形淵,深沉知是蛟龍藏。
蛟龍神靈好變化,故作風(fēng)雷時(shí)時(shí)誇伎倆。
下流潴成一小潭,激石沿洄波蕩漾。
清斯濯纓濁斯足,盡日逍遙成放曠。
山中既周觀,吾將向東海。
午下云田一回首,恍然身入白玉京中界。
奇乎不可形,玉作萬千蓮花榻。
遙望三日浦,直到蓬萊邑。
南江一帶抱城流,下歸無極如碧玉。
靈龜挾東西,萬古相吸通神脈。
中有縹緲海山亭,八翚撲撲將飛翼。
我來憑之意浩然,直欲乘風(fēng)沖碧落。
西對金剛?cè)f二千,百里牙笏浮天色。
東窮莽蒼外,銀海接天無際廓。
北斗無端厭天上,忘卻斡旋夜夜來此宿。
更上帶湖亭,形勝尤奇絕。
金剛無限畫中畫,直與海山爭優(yōu)劣。
奇乎怪哉懸鐘巖,見者無不訝。
外似張圓蓋,內(nèi)似蟲食果。
永郎之湖水如鏡,畫里丹青天我借。
空中削出九仙山,恰似金蓮橫九朵。
淵淵鑒湖水,琉璃十里澄光瀉。
清幽自作別世界,蓬萊當(dāng)日于焉舍。
蕭然坐我會(huì)稽勝,此間合著賀老歌。
稽山罷霧郁嵯峨,鏡水無風(fēng)也自波。
分留北斗精,萬古無晝夜。
向我忽異態(tài),別幻新造化。
疑入畫中夢,惝恍幾喪我。
奇哉群玉臺(tái),亦一神化痕。
掀空狂風(fēng)大鵬搏,迷天驚雨長鯨噴。
頻看千層雪山翻,常聞萬里雷神奔。
雷神奔,雪山翻,使我一聽驚心魂。
驚心才定靜習(xí)三兩日,蓬萊風(fēng)景盡數(shù)歸吾文。
依然縮來東勝州,更移桃花武陵源。
怪來仙壺一何多,能于此中別又開乾坤。
使我遇此新景象,能無日詩千萬言。
斜陽歸帆七島外,鏡上森列星辰繁。
俄然日沉夜如海,剪燭閒談到子分。
晨窗忽驚慧白生,瑞暈知已凝天根。
閒思偶及帝堯世,歷象日月欽若天。
嗚呼圣世去已遠(yuǎn),羲和職廢今幾年。
空馀糟粕在歷家,千載紛紛諸子說。
慨然欲驗(yàn)消長理,寅上東龜賓日出。
天光黯黯海色動(dòng)無際,青山盡含金光燭。
波舂紫海鏡光翻,錦紋蕩作玲瓏域。
俄然祥云擁日上,六龍高下紛出沒。
才離波面影忽沉,一圓翻逐金波滅。
依然簡易洛山詩,令人默會(huì)神恍惚。
玉宇迢迢落月東,金波萬頃忽翻紅。
蜿蜿百怪皆含火,送出金輪黃道中。
潛心味其語,能闡無窮賾。
使我兩屈膝,不覺中心服。
昏看白月出海底,玉燭黯淡銀紗籠。
飛到中天倒瀉無限影,銀波萬頃光溶溶。
光溶溶,灝氣凝無窮。
恍然坐我萬里琉璃界,此景天下應(yīng)無伍。
汝昂自誇有仙緣,能于此地來作主。
憂民若赤子,邑中皆稱父。
治暇得閒日,攜我六游三日浦。
澄光十里平,淡掃琉璃開玉鏡。
開玉鏡,丹青畫出千峰影。
危亭縹緲?biāo)乃砷g,真是神仙境。
丹書宛然至今存,云是四仙之名姓。
湖南巖頭蜿蜿廿八字,問是何人詠。
鏡里芙蓉三十六,天邊鬟髻萬二千。
中間一片滄洲石,合著東來海客眠。
因詩忽有覺,乃是楊蓬萊。
蓬萊當(dāng)日留其筆,石刻年久生莓苔。
復(fù)有舞仙巖,四仙當(dāng)日于此來徘徊。
北有夢泉寺,石門通青冥。
瀟灑挹南江,爽豁接?xùn)|溟。
茫茫鏡天外,點(diǎn)點(diǎn)羅七星。
江湖山海盡在此,此景天下無爭衡。
寄語江南好事者,莫漫誇洞庭。
乘流終日緩彩棹,驚起白鷗飛無數(shù)。
青山深處有獅子,畫角一聲驚回顧。
齊吟滕王閣關(guān)東曲,更唱蘇仙赤壁賦。
鳴橈鴉戛下蒼茫,欸乃一聲青山暮。
青山暮,樂無限,樂無限兮無限景。
耽樂圣所戒,恐喪天之性。
遂收不盡興,歸臥海山亭。
海山亭前夜月白,鐵笛響徹行云停。
夜深獨(dú)奏望洋曲,望入無窮神黯黑。
無形無象又無聲,此時(shí)此意人誰識(shí)。
悠然而吟朗然詠,浩蕩乾坤無適莫,斯樂不可極。
斂坐清晨靜,默默靜默默,思自抑思自抑。
馀興尚未盡,更向通川訪叢石。
叢石羅列二十四,湊合六面小石。
千尺高矗矗,如何二十四,乃象十二月中與節(jié)。
如何必六面,稟得北方之天一。
疑是白玉樓將集,尚未備得柱礎(chǔ)與階級。
分付六丁潛下世,默運(yùn)神機(jī)如斯斲。
不然女媧補(bǔ)天馀,等閒于斯擲。
不然秦皇驅(qū)來時(shí),金鞭巨靈神所叱。
聞道中國失砥柱,無乃流落于此汩。
不瑕皇天年老或有補(bǔ),豫備擎天物。
四仙閒暇來遨游,神龍呵護(hù)來蟠結(jié)。
鯨波噴薄不能搖,屹然卓立何其確。
撐乎柱乎尾箕宮,先天后天長焉無缺拆。
分明老鰲萬年角,大鵬不敢誇其搏風(fēng)力。
奇哉壯乎哉,回望滄海天無極。
三山在眼中,莫道三千隔。
尾閭可手探,扶桑可手折。
猥哉我有心,與??盃庨?。
潛神觀察俯仰間,乃知大規(guī)矩。
歷歷南北三萬里,昭昭三百六十有五度。
近望安邊地,國島鶴浦只隔一帆渡。
世故轉(zhuǎn)忙急,欲往見之嗟無及。
回車金襕窟,更訪神龍宅。
架空作門形,金紫為窟何煇赫。
矗立兩叢石,削連千尺壁。
壁上有小泉,玉溜常滴滴。
無風(fēng)快乘舡,仙境于余緣未薄。
凌虛任所之,軋軋輕搖櫓。
海棠白??洲,十里明沙路。
風(fēng)煙亦解畫,依然摸出禪坦句。
鳴沙十里海棠紅,白鷗兩兩飛疏雨。
遂將未盡興,更向蓬萊鄉(xiāng)。
是時(shí)太守敞壽席,招致絲竹來四方。
深秋九月大宴高,連天白幕如云張。
高歌襄舞盡妙才,更唱迭舞爭短長。
歌聲流繞白云遏,舞袖飄拂清風(fēng)香。
翩翩三個(gè)老萊衣,次第拜獻(xiàn)萬壽觴。
荀氏一兒膝上置,謝家玉樹庭前芳。
親朋為之獻(xiàn)觴亦起舞,蓮幕之賓與我齊升堂。
歙谷太守追后,來后宴盡日窮其歡。
清游又得此好會(huì),無乃太侈耳目官。
心官能無思,宜日三省生死關(guān)。
繁華之樂樂乎哉,不瑕太宴安。
水石之樂樂乎哉,不瑕太無常。
念之及于此,何憂乎流連與荒亡。
鄉(xiāng)山黯黯忽入眼,卻憶萱堂歸意忙。
秋風(fēng)躑躅杖,一劍吾行裝。
辛勤千里越重嶺,向來勝事都亡羊。
仙區(qū)依依尚在眼,回首心茫茫。
玆游于我冠平生,山水真樂吾獨(dú)向。
真樂吾獨(dú)向,使我心地如有長。
平生塵穢漸消滌,從今庶化仁智腸。
文章筆力亦得助,字字句句盡化為金剛。
高城得其廣遠(yuǎn)致,叢石得其奇壯形。
于中自有無盡勢,浩兮蕩兮難為名。
誰知方寸咫尺間,萬里蒼茫更崢嶸。
回想諸山諸水揔可憐,昔之所夥今何零。
不待登泰山,可想夫子心。
歸來靜臥草堂上,森森宛對無中岑。
中宵閒弄伯牙曲,大海洋洋來入琴。
悠然不耐再往興,起步虛庭朗然吟。
忽憶金生詩,使我逸氣千丈增。
象外重游病未能,夢中皆骨玉層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