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海由來禮義鄉(xiāng),妖氛忽爾報猖狂。
奴顏婢膝真無賴,大節(jié)孤忠倍有光。
間道蠟書臣分在,中朝綸綍圣恩彰。
平生學道今方用,自愧衰庸老侍郎。
心戀彤廷出戶難,至尊久已鑒忠肝。
綢繆鄉(xiāng)土休遺策,保護家門莫茍安。
忽抱椿庭千古恨,可憐苫塊一身單。
生芻欲寄關(guān)河阻,靜夜題詩月色寒。
風雨聽雞鳴,離愁黯忽生。
還持古人意,今日送君行。
?服高堂志,孤裝薄宦情。
歸山如有信,好報著書成。
疾風勁草共稱難,真信喬松耐歲寒。
此日敢云臣節(jié)盡,千秋惟覺已心安。
人間大有當為事,天下從今著眼看。
自古盛名非易副,期君努力答彈冠。
屈指征軺盼望頻,音書忽到淚痕新。
帝方需爾為良弼,天忍教君作鮮民。
讀罷蓼莪應有恨,聽殘風木轉(zhuǎn)傷神。
顯親他日無窮在,聊復裁詩慰故人。
翰林廁禁近,不與他曹俱。
士茍與茲選,邈在天之衢。
托業(yè)必遠大,近文砥廉隅。
風流逝不古,稍與曩者殊。
臨軒數(shù)教敕,德意多勤劬。
思得方正士,而為之楷模。
先生起閩海,卓立為醇儒。
學必根孔孟,誦法惟唐虞。
鴻筆扛九鼎,高文追三謨。
簡直學士院,往哉帝曰俞。
拜官甫三月,略見權(quán)與輿。
多士有矜式,斯道相匡扶。
群材受砥石,頗覺改舊趨。
一朝請急去,不慭留須臾。
自言臣有母,年已七十馀。
相隔七千里,被疢困未蘇。
嚙指心忽痛,果得南來書。
本圖罄竭者,以此方寸愚。
方寸今已亂,安逭瘝曠誅。
冀一放臣還,昏晨奉起居。
天高聽則卑,疾痛容可呼。
委曲見矜許,不以令甲拘。
仍命虛左待,毋輕議替除。
稽首拜恩命,式遄不俟車。
草跋亦水涉,山川何郁紆。
入門拜阿母,阿母心歡娛。
舊疢霍然已,玉顏益敷愉。
百歲方未央,愛日藹以舒。
須念主恩厚,還此承明廬。
亟去而亟來,慎勿行趑趄。
來以答側(cè)席,去以慰倚閭。
子臣一無負,忠義兩不孤。
伊余綴后陳,送別三嘆吁。
豈無吾邱恨,或有溫生裾。
此事可以風,名教非區(qū)區(qū)。
作詩展古義,不用歌驪駒。
皓鶴振脩羽,來從海云碧。
遽以蘭陔情,中腸自煎迫。
相別觚棱閒,執(zhí)手吐胸膈。
獨有君親恩,慚汗動心魄。
疇昔常語我,報恩非一策。
但存區(qū)區(qū)誠,勿復論形跡。
耕鑿為堯民,亦以酬帝澤。
或為漸于磐,或為介于石。
惟此忠與孝,留芬在簡籍。
君行侍華發(fā),承歡愛晨夕。
處則為曾閔,出當儷旦奭。
計君還家時,余亦整云翮。
炎風朔雪盡皇輿,孝子忠臣世不如。
青史數(shù)行滇海事,丹心千古蠟丸書。
每思慷慨堪流涕,實有聲華到索居。
近直邇英常被問,己知吾道未全疏。
南粵何人憤請纓,樓船幕府羽書驚。
終憐蕭引空安坐,未許深源有盛名。
生死臣心惟勠力,艱難天意為銷兵。
卻悲離亂晨昏事,回首當時捧檄情。
紫陽起八閩,斯文振千古。
夫子繼清塵,鄉(xiāng)國近接武。
流風五百年,名世天所許。
伊昔王道微,儒冠賤如土。
紛紛霸與雄,管樂僅遇主。
嬴火照西秦,遺經(jīng)壁東魯。
其后稍稍出,寒芒翳復吐。
五星聚于井,隱見豈再睹。
濂洛不逢時,渡江況齲齲。
得如休明運,龍飛當九五。
斂容陳周孔,講學佐堯禹。
奎文移禁中,兵柄攬畿輔。
民有耕桑居,士有側(cè)陋舉。
封章贊廟謨,兼多造榻語。
梧桐高岡音,聲聞達九宇。
五色所披拂,德輝蕩群羽。
古來儒者流,誰及文明普。
會當臨閶闔,云霄灑霖雨。
天壽卜人歡,輿歌翻樂譜。
公聽旌門外,千村連社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