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首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九 持志科弘姓。
魏郡湯陰人。
出家從智誕法師受業(yè)。
善涅槃法華。
住
昌樂王寺。
既承齊之竟陵王講說。
遂南渡。
止湘宮寺。
隨席談論。
不憚涂沮。
次公嘆曰。
此北道人。
非徒其容止言笑可觀。
至于烈亮恢廓。
揚搉理妙。
殊有標致。
臨川王映。
長沙王晃。
尤加欽禮。
廬江何默。
彭城劉繪。
造房接足。
請誥戒。
北面而成業(yè)者。
二百馀人。
天監(jiān)十四年終。
壽七十七 寺復有智深比丘。
亦魏人也。
博綜經論。
天子王侯。
莫不賓禮。
性好直言。
無所推屑。
每語及北方僭叛事。
輒慍見于色。
由是自致廢棄。
不甚顯。
續(xù)高僧傳·卷第六 義解篇二釋曇準。
姓弘。
魏郡湯陰人。
住
昌樂王寺。
出家從智誕法師受業(yè)。
鉆研之勤眾皆弗及。
處靜味道。
無風塵之志。
善涅槃法華。
聞諸伊洛。
閑居游思不交世務。
承齊竟陵王廣延勝道盛興講說。
遂南度止湘宮寺。
處處采聽隨席談論。
雖逢涂阻未曾告勞。
次公嘆曰。
此北道人。
非直美容止善言笑。
烈亮恢廓雅有器度。
至于言論深有情致。
齊臨川王蕭映。
長沙王蕭晃。
厚相欽禮。
廬江何點彭城劉繒。
并到房接足伸其戒誥。
講揚相繼成其業(yè)者二百馀人。
以天監(jiān)十四年卒。
春秋七十有七。
時寺復有智深比丘。
聰慧博識經論有功。
天子王侯多所賓接。
性好直言無所推屑。
每商略撿洗物不有平。
由是坎壈弘宣阻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