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子蘭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5 首
秦陷荊王死不還,秪緣偏聽子蘭言。
頃襄還信子蘭語,忍使江魚葬屈原。
屈原既遭子蘭、子椒之譖,傷楚國之俗,朋友道薄,始合之難,而終以輕背,故著惜交之詞,道知心之難遇,故舊之不再得,動心忍性,徘徊不能去。
君子覽之,有以增義合之重焉。
余既有此淑質(zhì)兮,昔幽處而無仇。
悵佳人之眇覿兮,走六漠而周求。
歲甲子之初春兮,維元日吾始游。
紉木蘭以為蓋兮,抗杜蘅以為游。
詔凍雨俾清道兮,戒日星使?fàn)T幽。
駟驪選軟兮,又命飛廉而挾辀。
羾天纮而騖列缺兮,頫幽都與玄丘。
天地四方多賊奸兮,忽吾班乎齊州。
恍神釋而目粲兮,悅夫人之好修。
佩轇轕之連璐兮,戴陸離之高冠。
紛雞鶩之朋飛兮,儼黃鵠之蹁躚。
葆眾美以自畀兮,夫何獨(dú)處之嬋娟。
吾恐始合之易兮,終離之者不難。
號百靈而訊之兮,筮告余曰吉哉!
予令巫咸往招兮,介蹇修而為媒。
枉若人之嘉惠兮,命保介而載予。
摻脩袂而約言兮,曰歲晚其與俱。
入既與之同袍兮,出又與之同車。
投我以蒼玉之連環(huán)兮,予報(bào)以獨(dú)繭曳緒。
玉宛轉(zhuǎn)而不斷兮,繭縈紆而連縷。
谷風(fēng)習(xí)其自東兮,固維風(fēng)而及雨。
汝行前而予殿兮,予安歌而汝舞。
至于今其十年兮,固知美惡周必復(fù)。
敏予德而日新兮,羌未變乎初也。
修予容其滋媚兮,嗟采色其猶未暮也。
被離而害交兮,讒翕脅而敗度。
雖君子之石腸兮,固將徇乎市虎。
兩造膝而笑言兮,慘其間之容斧。
予冶容虞予善泆兮,頩顏謂予汝怒。
發(fā)甚短而怨長兮,輿則固而路艱。
蹇中道而如遺兮,予既寡而汝鰥。
夫豈無他人兮,焉有夫君之好賢。
雖得汝于萬一兮,終不及當(dāng)時(shí)之纏綿。
彼日而食兮,此月而虧。
物不終盡剝兮,信復(fù)盈之有時(shí)。
涕承睫而交下兮,若孟津之流澌。
敢誦言而怨慕兮,恐眾人之汝窺。
曼予聲以悲吟兮,托長風(fēng)而要之。
政木石必回眷兮,將白首而為期。
儻曾飛而不顧兮,嗟此怨之誰歸?
嵇叔夜能作廣陵散,史氏謂叔夜宿華陽亭,夜中有鬼神授之。韓皋以為揚(yáng)州者,廣陵故地,魏氏之季,毋丘儉輩皆都督揚(yáng)州,為司馬懿父子所殺。叔夜痛憤之懷,寫之于琴,以名其曲,言魏之忠臣散殄于廣陵也。蓋避當(dāng)時(shí)之禍,乃托于鬼神耳。叔夜自云:「靳固其曲,不以傳袁孝尼?!固魄g,待詔王遨為季山甫鼓之。近代大定間汴梁留后完顏光祿者,命士人張研一彈之,因請中議大夫張崇為譜序。崇備敘此事,渠云:驗(yàn)于琴譜,有井里別姊、辭卿報(bào)義,取韓相投劍之類,皆刺客聶政為嚴(yán)仲子刺殺韓相俠累之事,特?zé)o與揚(yáng)州事相近者。意其叔夜以廣陵名曲,微見其意,而終畏晉禍,其序其聲,假聶之事為名耳。韓皋徒知托于鬼物以避難,而不知其序其聲皆有所托也。崇之論似是而非。余以為叔夜作此曲也,晉尚未受禪,慢商與宮同聲,臣行君道,指司馬懿父子權(quán)侔人主,以悟時(shí)君也。又序聶政之事以譏權(quán)臣之罪,不啻俠累,安得仗義之士以誅君側(cè)之惡,有所激也。不然,則遠(yuǎn)引聶政之事,甚無謂也。泰和間,待詔張器之亦彈此曲,每至沈思、峻跡二篇,緩彈之,節(jié)奏支離,未盡其善。獨(dú)棲巖老人混而為一,士大夫服其精妙。其子蘭亦得棲巖之遺意焉。
湛然數(shù)從軍,十稔苦行役。
而今近衰老,足疾困卑濕。
歲暮懶出門,不欲為無益。
穹廬何所有,祗有琴三尺。
時(shí)復(fù)一弦歌,不猶賢博弈。
信能禁邪念,閒愁破堆積。
凊旦炷幽香,澄心彈止息。
薄暮已得意,焚膏達(dá)中夕。
古譜成巨軸,無慮聲千百。
大意分四節(jié),四十有四拍。
品弦欲終調(diào),六弦一時(shí)劃。
初訝似破竹,不止如裂帛。
忘身志慷慨,別姊情慘戚。
沖冠氣何壯,投劍聲如擲。
呼幽達(dá)穹蒼,長虹如玉立。
將彈怒發(fā)篇,寒風(fēng)自瑟瑟。
瓊珠落玉器,雹墜漁人笠。
別鶴唳蒼松,哀猿啼怪柏。
數(shù)聲如怨訴,寒泉古澗澀。
幾折變軒昂,奔流禹門急。
大弦忽一捻,應(yīng)弦如破的。
云煙速變滅,風(fēng)雷恣呼吸。
數(shù)作撥剌聲,指邊轟霹靂。
一鼓息萬動,再弄鬼神泣。
叔夜志豪邁,聲名動蠻貊。
洪爐煅神劍,自覺乾坤窄(窄 原作「穿」,據(jù)漸西本改。)。
鐘會來相過,箕踞方袒裼。
一旦譖殺之,始知襟度阨。
新聲東市絕,孝尼無所獲。
密傳迨王遨,曾為山甫客。
近代有張研,妙指莫能及。
琴道震汴洛,屢陪光祿席。
器之雖有聲,鍊此頭垂白。
中間另起意,沈思至峻跡。
節(jié)奏似支離,美玉成破璧。
為山虧一簣,未精誠可惜。
我愛棲巖翁,翻聲從舊格。
始終成一貫,雅趣超今昔。
三引入五序,始作意如翕。
縱之果純?nèi)?,將終繳而繹。
嵇生能作此,史臣書簡策。
又謂神所授,傳自華陽驛。
韓皋破是說,以為避晉隙。
張崇作譜序,似是未為得。
我今通此論,是非自懸隔。
商與宮同聲,斷知臣道逆。
權(quán)臣侔人主,不啻韓相賊。
安得聶政徒,元惡誅君側(cè)。
上欲悟天子,下則有所激。
惜哉中散意,千古無人識。
⑴ 譖 原作「諸」,據(jù)漸西本改。
題墨菊 元末明初 · 劉基
七言絕句
粲粲金英美可餐,九秋風(fēng)露與清寒。
墨君莫妒夫然色,終遣靈均怨子蘭。
青溪道士餐白石,掃地焚香坐空碧。
月映蒹葭秋水寬,雪覆栟櫚暮云坼。
山深路僻無人煙,沙冷天空留虎跡。
可惜一朝不自堅(jiān),來作朝中蘭省客。
烈日騎馬堀堁中,搔首乾坤嗟迫迮。
下筆連蜷雌霓氣,吐舌夭矯丹霞色。
雄心不除俠骨存,十年學(xué)道亦何益。
何物美器橫相加,藉藉聲滿長安陌。
長安大道連平沙,王侯戚里紛豪華。
銀臺畫閣三千尺,繡箔珠樓十萬家。
省郎卜居窮巷里,車馬趨之若流水。
爭設(shè)瓊筵借彩毫,朝入西園莫東邸。
摛詞盡道李王孫,執(zhí)轡皆稱魏公子。
主人轟飲醉向天,淋漓紅燭落花前。
銀漢半斜沈夜柝,繁霜歌罷彈哀弦。
有客醒然不御酒,獨(dú)擁香爐對暝煙。
吁嗟乎美服人所指,器盈神理殃。
為歡尚未畢,含沙已在旁。
匹夫睚眥脩匕箸,惡聲狺狺安可量。
子蘭讒屈平,登徒毀宋玉。
請奏相如琴,未滅淳于燭。
禰生鼓吏慚未能,幼輿丘壑無不足。
青天何高高,白日去莽莽。
出門眼看北邙山,令人萬事拋漭瀁。
玉柙珠襦寒雨中,金罍寶瑟高堂上。
不聞黃鵠游洿池,豈有神龍掛魚網(wǎng)。
我欲掩口笑古人,古人英雄亦不達(dá)。
子房赤松待興漢,范蠡五湖須霸越。
即如蒙莊與灌園,安用云臺懸日月。
馬蹄雞肋空有無,欲休即休何所圖。
亦不用百官祖道集征鹵,亦不用君王詔書賜鑒湖。
一騎蕭然下風(fēng)雪,空壕斜日啼城烏。
恥為執(zhí)虎子,寧待車生耳。
懶視張儀舌,不問待詔齒。
是非野鶴鶱孤霞,恩怨金鳷擘海水。
脫我今日之黃塵,還我舊時(shí)之白云。
王績罷官因坐酒,介推身隱詎須文。
風(fēng)雷不能為之驅(qū),陰陽不能為之鑄。
奇鷹翻然掣金鎖,碧落茫茫墮秋霧。
銅馬當(dāng)年悔陸沈,自憐黑發(fā)早抽簪。
當(dāng)年楊柳黏天碧,繞屋松杉滿地陰。
故人他日如相訪,萬樹桃花何處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