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人物:
曹睿
相關人物:
共 38 位
。
共 3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猛虎行
曹魏 ·
曹睿
雙桐生空井,枝葉自相加。
通泉浸其根,玄雨潤其柯。
綠葉何蓩蓩,
青條
視曲阿。
上有雙棲鳥,交頸鳴相和。
何意行路者,秉丸彈是窠
(○《類聚》八十八作
魏明帝
詩。引加、柯二韻?!冻鯇W記》七、《御覽》百八十九、事類賦桐賦注、事文《類聚》后集二十三并引加、柯二韻?!队[》三百五十引加、柯、和、窠四韻。九百五十六引如、柯、阿三韻。)
。
晉武帝華林園集詩
①
西晉 ·
應貞
四言詩
① 六臣本《文選》注云。五臣無園字?!鹁耪?/div>
《詩紀》云。洛陽圖經曰:華林園在城內東北隅。
魏明帝
起名芳林園。齊王芳改為華林。干寶晉紀曰:泰始四年二月。上幸芳林園與群臣宴。賦詩觀志。散騎常侍應貞詩最美。
悠悠
太上
,民之厥初。
皇極
肇建
,彝倫攸敷。
五德更運,膺箓受符。
陶唐既謝,
天歷
在虞。
(一章)
于時上帝,乃顧惟眷。
光我晉祚,應期納禪。
位以龍飛,文以虎變。
玄澤滂流,仁風潛扇。
區(qū)內
宅心,方隅回面。
(二章)
天垂其象,地耀其文。
鳳鳴朝陽,龍翔景云。
嘉禾重穎,蓂莢載芬。
率土咸序,人胥
悅欣
。
(三章)
恢恢
皇度
,穆穆
圣容
。
言思其順,貌思其恭。
在視斯明,在聽斯聰。
登庸
以德,明試以功。
(四章)
其恭惟何,昧旦丕顯。
無理不經,無義不踐。
行舍其華,言去其辯。
游心
至虛
,同規(guī)易簡。
六府孔修,九有斯靖。
(五章)
澤靡不被,化罔不加。
聲教南暨,西漸流沙。
幽人肄險,遠國忘遐。
越裳重譯,充我皇家。
(六章)
峨峨列辟,赫赫虎臣。
內和五品,外威四賓。
修時貢職,入覲天人。
備言錫命,羽蓋朱輪。
(七章)
貽宴
好會
,不常厥數。
神心
所受,不言而喻。
于是肄射,弓矢斯御。
發(fā)彼五的,有酒斯飫。
(八章)
文武之道
,厥猷未墜。
在昔先王,躬御茲器。
示武懼荒,過亦為失。
凡厥群后,無懈于位
⑴
。
(九章)
⑴ ○《晉書》本傳?!段倪x》二十?!对娂o》二十三。又《書鈔》十引遐一韻。八十一作華林園詩。引臣、人、輪三韻。韻補三作華林應制詩。引辨靖二韻。
晉四廂樂歌三首
其一
正旦大會行禮歌
魏晉 ·
無名氏
四言詩
《晉書》樂志曰:魏杜夔傳舊雅樂四曲。一曰鹿鳴。二曰騶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聲辭。及太和中。左延年改夔騶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聲節(jié)。其名雖存。而聲實異。唯因夔鹿鳴。全不改易。每正旦大會。太尉奉璧。群后行禮。東廂雅樂常作者是也。后又改三篇。第一曰于赫篇。詠武帝。聲節(jié)與古鹿鳴同。第二曰巍巍篇。詠文帝。用延年所改騶虞聲。第三曰洋洋篇。詠
明帝
。用延年所改文王聲。第四曰復用鹿鳴。鹿鳴之聲重用。而除古伐檀。古今樂錄曰:漢故事上壽用四會曲。魏明帝青龍二年。以長笛食舉第十一古大置酒曲代四會。又易古詩名曰羽觴行。用為上壽曲。施用最在前。鹿鳴以下十二曲名食舉樂。而四會之曲遂廢。○《晉書》樂志曰:泰始中。使傅玄、荀勖、張華各造正旦大會行禮及王公上壽酒、食舉樂歌詩。勖乃更作行禮詩四篇。又為正旦大會、王公上壽歌詩并食舉樂歌詩。合十三篇。又以魏氏歌詩或二言?;蛉??;蛩难浴;蛭逖?。與古詩不類。以問司律中郎將陳頎。頎曰:被之金石。未必皆當。故勖造晉歌。皆為四言。唯王公上壽酒一篇。為三言五言焉。
于皇元首,群生資始。
履端大享,敬御繁祉。
肆覲群后,爰及卿士。
欽順則元,允也天子。
明明天子,臨下有赫。
四表宅心,惠浹荒貊。
柔遠能邇,孔淑不逆。
來格祁祁,邦家是若。
光光邦國,天篤其祜。
丕顯哲命,顧柔三祖。
世德作求,奄有九土。
思我
皇度
,彝倫攸序。
惟祖惟宗,高朗緝熙。
對越在天,
駿惠
在茲。
聿求厥成,我皇崇之。
式固其猶,往敬用治
⑴
。
⑴ ○《宋書》樂志?!额惥邸匪??!稑犯娂肥??!对娂o》三十九。又古今歲時雜詠一引第一章。
怨歌行
曹魏 ·
曹植
《詩紀》云。技錄、樂府解題皆以為古辭。文章正宗作曹子建?!疱职?。《樂府詩集》四十一怨詩行下引王僧虔技錄曰:荀錄所載。古為君一篇。今不傳。又引樂府解題曰:古詞云。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云云?!对娂o》本此。又案。《樂府詩集》五十三引古今樂錄曰:魏曲五篇。一、明明魏皇帝。二、大和有圣帝。三、魏歷長。四、天生烝民。五、為君既不易。并明帝造。以代漢曲。其辭并亡。是古今樂錄以此為
魏明帝
詩。而《書鈔》又引作魏文帝。眾說紛歧如此。今據藝文《類聚》、《樂府詩集》、文章正宗等。仍編入曹植詩中。
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
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
周公佐成王,
金縢
功
不刊
。
推心輔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
東國
,泣涕常流連。
皇靈
大動變,震雷風且寒。
拔樹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開
金縢
,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顯,成王乃哀嘆。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
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洛神賦
①
曹魏 ·
曹植
① 漢書音義,如淳曰: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為神。
曹子建記曰:魏東阿王,漢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與五官中郎將。植殊不平,晝思夜想,廢寢與食。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已為郭后讒死。帝意亦尋悟,因令太子留宴飲,仍以枕賚植。植還,度轘轅,少許時,將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見女來,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遂用薦枕席,歡情交集,豈常辭能具。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發(fā),羞將此形貌重睹君王爾!言訖,遂不復見所在。遣人獻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勝,遂作感甄賦。后
明帝
見之,改為洛神賦。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辭曰:
余從
京域
,言歸
東藩
。
背伊闕,越轘轅,經
通谷
,陵
景山
。
日既
西傾
,
車殆馬煩
。
爾乃
稅駕
乎
蘅皋
,秣駟乎
芝田
。
容與乎
陽林
,流眄乎
洛川
。
于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
俯則未察,仰以
殊觀
。
睹一
麗人
,于巖之畔。
乃援
御者
而告之曰:爾有覿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
若此之艷也?
御者
對曰:臣聞
河洛
之神,名曰
宓妃
。
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
其狀若何?
臣愿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
驚鴻
,婉若
游龍
。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髣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
太陽
升朝霞;
迫而察之,灼若
芙蕖
出
淥波
。
襛纖得衷,
脩短
合度
。
肩若削成,腰如
約素
。
延頸
秀項
,
皓質
呈露。
芳澤
無加,
鉛華
弗御。
云髻
峨峨,
脩眉
聯娟
。
丹唇
外朗,皓齒內鮮。
明眸善睞
,
靨輔
承權。
瑰姿
艷逸,儀靜體閑。
柔情
綽態(tài),媚于語言。
奇服
曠世,
骨像
應圖
。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
瑤碧
之華琚。
戴
金翠
之
首飾
,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游之
文履
,曳
霧綃
之輕裾。
微幽蘭之
芳藹
兮,步踟躕于
山隅
。
于是忽焉
縱體
,以遨以嬉。
左倚
采旄
,右蔭
桂旗
。
攘
皓腕
于
神滸
兮,采
湍瀨
之
玄芝
。
余情悅其
淑美
兮,心
振蕩
而
不怡
。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
微波
而通辭。
愿
誠素
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脩兮,羌
習禮
而明詩。
抗
瓊珶
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
執(zhí)眷眷之
款實
兮,懼斯靈之我欺。
感
交甫
之棄言兮,悵
猶豫
而狐疑。
收
和顏
而
靜志
兮,申
禮防
以自持。
于是
洛靈
感焉,
徙倚
彷徨,
神光
離合
,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
鶴立
,若將飛而未翔。
踐
椒涂
之
郁烈
,步蘅薄而
流芳
。
超長吟以
永慕
兮,聲
哀厲
而
彌長
。
爾乃
眾靈雜遝,命儔
嘯侶
,或戲清流,或翔
神渚
,或采明珠,或
拾翠
羽。
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游女。
嘆
匏瓜
之
無匹
兮,詠
牽牛
之
獨處
。
揚輕袿之
猗靡
兮,翳脩袖以延佇。
體迅
飛鳧
,飄忽若神,
凌波
微步
,
羅襪
生塵
。
動無
常則
,若危若安。
進止
難期,若往若還。
轉眄
流精
,
光潤
玉顏。
含辭
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
婀娜
,令我忘餐。
于是
屏翳
收風,
川后
靜波
。
馮夷
鳴鼓
,女媧清歌。
騰
文魚
以
警乘
,鳴
玉鸞
以偕逝。
六龍儼其
齊首
,載
云車
之
容裔
。
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wèi)。
于是越北沚,過南岡,紆
素領
,回清陽。
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
恨
人神
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
浪浪
。
悼
良會
之
永絕
兮,哀一逝而
異鄉(xiāng)
。
無
微情
以效愛兮,獻江南之
明珰
。
雖
潛處
于太陰,長
寄心
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悵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
遺情
想像,顧望懷愁。
冀
靈體
之復形,御輕舟而
上溯
。
浮
長川
而
忘反
,思綿綿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
就駕
,吾將歸乎
東路
。
攬
騑轡
以
抗策
,悵盤桓而不能去。
評注
(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齊鼙舞曲三首
其一
明君辭
南北朝 ·
無名氏
南《齊書》樂志曰:漢章帝造鼙舞歌云。關東有賢女。
魏明帝
代漢曲云。明明魏皇帝。傅玄代魏曲作晉洪業(yè)篇云。宣文創(chuàng)洪業(yè)。盛德存泰始。圣皇應靈符。受命君四海。今前四句錯綜其辭。從五帝至不可階六句。全玄辭。后二句本云將復御龍氏。鳳皇在庭棲。又改易焉。
明君創(chuàng)洪業(yè),盛德在建元。
受命君四海,圣皇應靈乾。
五帝繼三皇,三皇世所歸。
圣德應期運,天地不能違。
仰之彌已高,猶天不可階。
將復結繩化,靜拱天下齊
⑴
。
⑴ 錯綜傅玄辭?!鹉稀洱R書》樂志?!稑犯娂肺迨??!对娂o》六十三。
帝京篇十首
其一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五言律詩
予以萬幾之暇,游息藝文,觀列代之皇王,考當時之行事,軒昊舜禹之上,信無間然矣。至于秦皇周穆,漢武
魏明
,峻宇雕墻,窮侈極麗,徵稅殫于宇宙,轍跡遍于天下。九州無以稱其求,江海不能贍其欲,覆亡顛沛。不亦宜乎?予追蹤百王之末,馳心千載之下,慷慨懷古,想彼哲人,庶以堯舜之風,蕩秦漢之弊,用咸英之曲,變爛熳之音,求之人情,不難矣。故觀文教于六經,閱武功于七德,臺榭取其避燥濕,金石尚其諧神人,皆節(jié)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故溝洫可悅,何必江海之濱乎?麟閣可玩,何必兩陵之間乎(何必兩山之間乎)?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豐鎬可游,何必瑤池之上乎?釋實求華,以人從欲,亂于大道,君子恥之,故述帝京篇以明雅志云爾。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
百雉
馀。
連甍
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評注
(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北邙山
唐末 ·
羅隱
七言律詩
一種山前路入秦,嵩山堪愛此傷神。
魏明
未死虛留意,莊叟雖生酌
(一作的)
滿巾。
何必更尋無主骨,也知曾有弄權人。
羨他緱嶺吹簫客,閑訪云頭看俗塵。
次韻六安
魏明
府三首
其一
北宋 ·
陳舜俞
七言絕句
故人方
(四庫本作芳)
信落江東,開解愁顏與病悰。
自笑漫生湖海上,略無豪氣似元龍。
次韻六安
魏明
府三首
其二
北宋 ·
陳舜俞
七言絕句
少年心志欲摩空,漸老卑飛悔滿悰。
早悟割雞堪飽腹,不須辛苦學屠龍。
共 3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