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敦

相關(guān)人物:共 99 位。
共 9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58—323 【介紹】: 名或作彝。東晉廬江灊人,字行齊。恬泊有操守。博覽經(jīng)籍百家之書,算歷圖緯靡不畢究。寓汝潁間,十載不出。年四十余,還鄉(xiāng)教授,生徒千人。朝廷累辟不就。司馬睿為丞相,始拜為國子祭酒。國有大政,常就咨訪。明帝立,自表請退。卒謚貞子。有《幽求子》。
全晉文
夷字行齊,廬江灊人。
惠帝時三察孝廉,州命別駕,懷帝時徵拜博士,太傅東海王越辟,刺史王敦舉方正,鎮(zhèn)東將軍周馥引為參軍,皆不就。
元帝為丞相,敕為儒林祭酒,又除國子祭酒,未嘗朝會。
大寧元年卒,年六十六,贈大鴻臚,謚曰貞子。
有《幽求子》二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59—334 【介紹】: 東晉廬江潯陽人,字士行。
少孤貧。
為縣吏。
累遷南蠻長史。
擊破張昌、陳敏、杜韜,拜荊州刺史,鎮(zhèn)武昌。
深為王敦所忌,左轉(zhuǎn)廣州刺史,無事即朝暮運甓以習(xí)勞。
敗,復(fù)還荊州。
成帝咸和二年蘇峻反,京都不守。
溫嶠、庾亮推侃為盟主,力拒斬峻,收復(fù)建康。
官至荊、江二州刺史,都督交、廣、寧、江等八州諸軍事。
在軍四十一年如一日,厭清談浮華,常勉人惜分陰,為后世所稱。
封長沙郡公。
卒謚桓。
全晉文
侃字士行,鄱陽人。
徙居廬江之尋陽,為縣吏。
郡召為督郵,領(lǐng)樅陽令,遷主簿。
元康中察孝廉,除郎中,補武岡令;棄官歸,為郡小中正。
太安中為南蠻長史,封東鄉(xiāng)侯。
光熙初遷江夏太守,加鷹揚將軍,又加督護;母憂去職。
永嘉中,東海王越以為參軍。
元帝鎮(zhèn)江左,加奮威將軍,遷龍驤將軍,武昌太守。
王敦表為使持節(jié)寧遠(yuǎn)將軍、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左轉(zhuǎn)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封柴桑侯。
大興初進號平南將軍,加都督交州軍事,領(lǐng)交州刺史,進號征南大將軍。
王敦平,遷都督荊雍益梁州諸軍事,領(lǐng)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
蘇峻平,拜侍中太尉,改封長沙郡公,加都督交廣寧七州軍事;又加都督江州,領(lǐng)刺史。
襄陽平,拜大將軍。
咸和七年卒,年七十六,贈大司馬,謚曰桓。
有集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60—320 【介紹】: 東晉汝南安成人,字士達(dá)。
初為縣功曹。
司馬睿(元帝)渡江,命參鎮(zhèn)東軍事,遷揚烈將軍。
后討平華軼,鎮(zhèn)壓杜韜、擊殺杜曾,累有戰(zhàn)功,封尋陽縣侯。
官至安南將軍、梁州刺史。
在襄陽,務(wù)農(nóng)訓(xùn)卒,有收復(fù)中原之志,深為王敦所忌。
然終訪之世,不敢為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62—328 【介紹】: 東晉潁川臨潁人,字景猷。
晉武帝泰始中襲父爵,補濮陽王文學(xué)。
晉懷帝永嘉四年,漢國王彌入洛,奔密。
族父藩承制,拜為南中郎將、后將軍、襄城太守。
晉元帝立,遷尚書仆射。
與刁協(xié)共定禮儀。
王敦有功,更封平樂伯。
蘇峻之亂,隨侍帝側(cè)。
官至右光祿大夫。
卒謚敬。
全晉文·卷三十一
崧字景猷,彧玄孫,泰始中,襲父爵廣陽一作「安陵」。
鄉(xiāng)侯,補濮陽王允文學(xué),趙王倫引為相國參軍。
倫篡位、轉(zhuǎn)護軍司馬、給事中,遷尚書、吏部郎、太子中庶子,又遷侍中、中護軍。
洛陽陷,奔密,族父藩承制以為江北監(jiān)軍、南中郎將、后將軍,假節(jié)襄陽太守,進爵舞陽縣公,遷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平南將軍,改封曲陵公。
元帝即位,徵拜尚書仆射,轉(zhuǎn)太常。
王敦表為尚書左仆射。
明帝時加散騎常侍,領(lǐng)大子太傅。
王敦平,更封平樂伯,坐事免。
后拜金紫光祿太夫,錄尚書事,遷右光祿大夫,領(lǐng)秘書監(jiān)。
卒,贈侍中,謚曰敬。
有集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64—322 【介紹】: 東晉河內(nèi)溫人,字敬才。
司馬遜子。
初拜奉車都尉,稍遷廣威將軍、安夷護軍。
永嘉之亂,奔建康,補軍咨祭酒。
晉元帝時,封譙王,領(lǐng)左軍將軍。
王敦專恣,帝以承為南中郎將、湘州刺史,以為屏藩。
起兵,承討之。
遣將來攻,城陷被執(zhí),于道中被害。
謚閔。
全晉文·卷十五
承字敬才,宣帝弟魏中郎進之孫,拜奉車都尉。
奉朝請,稍遷廣威將軍安夷護軍,鎮(zhèn)安定。
惠帝末拜游擊將軍,永嘉中避亂渡江。
元帝鎮(zhèn)揚州,以為軍咨祭酒。
憫帝徵為龍驤將軍,不行。
元帝為晉王承制,嗣父遜為譙王。
太興初拜屯騎校尉,加輔國將軍,領(lǐng)左軍將軍,加散騎常待。
尋出監(jiān)湘州諸軍事、南中郎將、湘州刺史,為王敦將魏乂等所攻。
城陷,荊州刺史王廙承旨?xì)⒅?div id="i8bcxxy" class='inline' id='people_6770_1_8_comment'>
平,追贈車騎將軍,謚曰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晉范陽遒人,字士言。
祖逖兄。
王敦辟為從事中郎,后為太子詹事,封晉昌公。
以洛下將亂,避地東南。
晉元帝作相時,引為軍咨祭酒。
嘗密啟晉元帝,云弟約將為亂,反為朝廷所棄。
及約反,朝野始嘆其有識。
官終光祿大夫。
全晉文
納字士言,范陽遵人。
元康中,平北將軍王敦辟為從事中郎,轉(zhuǎn)尚書三公郎,累遷太子中庶子;后為中護軍太子詹事,封晉昌公。
元帝為丞相,引為軍咨祭酒,免。
后以溫嶠薦除光祿大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66—321 【介紹】: 東晉范陽遒人,字士稚。
祖納弟。
慷慨有節(jié)尚,與劉琨同為司州主簿,中夜聞雞起舞,并有英氣。
西晉末京師大亂,率親黨數(shù)百家南徙。
晉元帝時拜豫州刺史,力求北伐。
建興元年,率部渡江,中流擊楫,誓復(fù)中原。
進屯雍丘,黃河以南盡為晉土,會聞晉室紛爭,慮王敦內(nèi)亂,憂憤而卒。
全晉文
逖字士稚,納弟。元康中為司州主簿,后辟齊王囧大司馬掾、長沙王乂驃騎祭酒,轉(zhuǎn)主簿,累遷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從事中郎。永興中棄官。后避亂淮泗,元帝逆用為徐州刺史;尋徵軍咨祭酒,拜奮威將軍豫州刺史,進平西將軍,改平北將軍,河南平,進鎮(zhèn)西將軍。大興四年卒,贈車騎將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67—335 【介紹】: 東晉平原高唐人,字敬則。
華廙子。
尚武帝女,拜駙馬都尉。
惠帝元康初,選為太子賓友。
憫帝即位,為尚書,出為潁川太守。
西晉亡,南渡。
元帝以為衛(wèi)將軍。
明帝太寧初,遷驃騎將軍,督石頭水陸諸軍事。
成帝即位,領(lǐng)國子祭酒。
王敦有功,封苑陵縣侯,領(lǐng)太常。
蘇峻之亂,隨侍成帝至石頭。
官至左光祿大夫、開府。
常布衣蔬食,死時家無余財,唯有書數(shù)百卷。
全晉文·卷六十六
恒字敬則,廙第三子。大興中為太常,位特進。明帝初拜驃騎將軍,都督石頭水陸軍事,加左光祿大夫開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68—320 【介紹】: 東晉魯國人,字舒元。
孔子二十二世孫。
避地江東,司馬睿為安東將軍,引為參軍,專掌記室。
以稱職見知。
元帝即位,補中書郎。
諳熟舊典,朝儀軌制多所取正。
王敦專權(quán),惡之,出為廣陵郡。
全晉文
衍字舒元,魯國人,孔子二十二世孫,惠帝末避亂江東,元帝引為安東參軍,中興初補中書郎,領(lǐng)太子中庶子,以忤王敦出為廣陵相,有《公羊集解》十四卷,《漢魏春秋》九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269—322 【介紹】: 東晉汝南安成人,字伯仁。
周浚子。
少有盛名。
弱冠襲爵武城侯。
拜秘書郎。
元帝拜為太子少傅。
后以酒失,為仆射。
常酒醉不醒,時人號為“三日仆射”。
王敦反,奉旨詣,責(zé)以大義。
時元帝欲盡除諸王,顗力言王敦族弟王導(dǎo)忠誠,導(dǎo)遂被救。
王敦攻入建康后,被殺,導(dǎo)未加勸阻。
后知顗曾救己,泣曰:“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謚曰康。
全晉文·卷八十六
顗字伯仁,馥從子。
武帝時襲父浚爵成武侯,拜秘書郎。
惠帝時累遷尚書吏部郎;尋為東海王越子毗鎮(zhèn)軍長史。
元帝鎮(zhèn)江左,請為軍咨祭酒,拜寧遠(yuǎn)將軍荊州刺史,領(lǐng)護南蠻校尉假節(jié)。
杜韜反,出奔豫章,召為揚威將軍兗州刺史、未行;復(fù)為軍咨祭酒,轉(zhuǎn)右長史。
中興建,補吏部尚書,坐事免。
太興初拜太子少傅,轉(zhuǎn)尚書左仆射,領(lǐng)吏部;尋代戴淵為護軍將軍。
永昌初為王敦所殺,明帝時追贈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謚曰康。
有集二卷。
共 99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