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慧持

相關(guān)人物:共 7 位。
共 3 首
《世說》新語賞譽(yù)篇曰:謝胡兒嘗作王堪傳。咨謝公。謝公答曰:堪。烈之子。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詩所謂云云。是許允婿。又注曰:晉諸公贊曰:堪字世胄。東平壽張人。少以高亮義正稱。為尚書左丞。有準(zhǔn)繩操。為石勒所害。岳集曰:堪為成都王軍司馬。岳送至北邙別。作《詩》曰云。
微微發(fā)膚,受之父母。
峨峨王侯,中外之首。
子親伊姑,我父惟舅。
昆同瓜瓞,志齊執(zhí)友。(一章)

惟我王侯,風(fēng)節(jié)英茂。
執(zhí)憲中朝,剖符名守。
配作此牧,頻顯煩授。
徐以姻掇,涼疾不就。(二章)

桓桓平北,帝之寵弟。
彬彬我兄,敦書悅禮。
乃降厥資,訓(xùn)戎作楷。
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三章)

忠惟行本,恭惟德基。
沈此舊疴,不敢屢辭。
命彼仆駕,謂之輿之。
如彼孫子,臏足乘轖。(四章)

朱鑣既揚(yáng),四轡既整。
駕言餞行,告辭芒嶺。
情有遷延,日無馀景。
回轅南翔,心焉北騁。(五章)

⑴ ○文館詞林百五十二作贈(zèng)王胄。又《類聚》二十九、《詩紀(jì)》二十八并引整、嶺、景、騁四韻。
夢(mèng)賦 南北朝末隋初 · 釋真觀
昨夜眠中,意識(shí)潛通。
類莊生之睹蝴蝶,如孔子之見周公。
雖夢(mèng)想之虛偽,亦心事而冥同。
爾乃見一奇賓,傲岸驚人,無名無姓,如鬼如神,姿容閑雅,服玩光新,入門高揖,詣席夸陳。
余乃問曰:「夫邪不干正,惡無亂善。
清濁異流,升沉各踐。
吾身披法鎧,心游妙典。
六賊稍降,四蛇方遣。
大乘已駕,小魔宜剪。
君是何人,欲來何辨」?
客乃對(duì)曰:「久承名行,未遑修敬。
常深注仰,每軫翹詠。
忽睹光儀,良有嘉慶。
欲伸咨請(qǐng),愿垂高命。
夫人生假借,一期如擲。
倏紅電之驚天,迅白駒之過隙。
豈不及年時(shí)之壯美,取生平之歡適?
或走名驥于長阡,或駕飛輪于廣陌,坐西園而召友,敞南齋而對(duì)客。
出野外而操琴,入閨中而撫石。
或復(fù)合樽促坐,傳觴舉白。
重之以笑歌,伸之以燔炙。
至如學(xué)富門昌,德重名揚(yáng)。
江東獨(dú)步,日下無雙。
心為義窟,身是智囊。
貂金仕漢,佩玉游梁。
高車駟馬,桂戶蘭房。
列燕姬而滿側(cè),湊秦女而盈堂。
聞弦管之寥亮,聽絲竹之鏗鏘。
何則一生之快樂,亦千載而流芳?
豈能棲棲獨(dú)處,傷無笑語。
剃發(fā)除須,違親背主。
形容憔悴,衣衫藍(lán)縷。
既闕田蠶,復(fù)無商估。
等碎繒之百結(jié),似破襖之千補(bǔ)。
至如玉露朝團(tuán),金風(fēng)夜來。
老冉冉而行至,歲忽忽而將闌。
床空帳冷,覆薄眠單。
絕子孫于后胤,罷賓從之來歡。
欲以斯而為道,亦得道之量難」。
余乃聽然含笑,略陳心要,徐而答曰:「省來說之矯張,遂引誘于邪方。
欲以井蛙共海鯤而論大,爝火與日月而爭光,無異鷦鷯之比鵬翼,培??之匹昆崗。
爾既昏懵于生死,亦耽染于元黃,唯知酣酒嗜欲,峻宇雕墻,豈識(shí)多財(cái)之被害,寧信懷璧而為殃。
佳味爽口,美食爛腸,貪淫致患,渴愛成狂。
人生易盡,物理無常。
朝歌暮哭,向在今亡。
欣歡暫有,憂畏延長。
且世間紛攘,竟無閑賞。
五苦競來,百憂爭往。
妻子翻為桎梏,親愛更如羅網(wǎng)。
私里恒弊巑岏,公事徒勞鞅掌。
榮華有同水沫,富貴實(shí)如山響。
然自沉淪倒惑,恒懷磣毒。
不孝不慈,無道無德。
胸襟??悷,心腑讒賊。
自大憍奢,志能苛克。
詎識(shí)仁義,誰論典則。
無趣損傷,非理貪慝。
見利爭往,臨財(cái)茍得。
失位失名,亡家亡國。
命繩溘斷,身城倒匐。
業(yè)系其頭,鬼穿其肋。
冰池向踐,火山方冒。
忍痛自知,銜悲誰告。
爾乃刀林擁聳,劍樹嵯峨。
爐飛猛焰,鑊涌驚波。
棱屑鐵網(wǎng),碌?灰河。
頭逢鋸解,骨被磨摩。
舉身星散,合體滂沱。
凡諸苦難,次第經(jīng)過。
一朝鐘此,萬恨如何?
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難尋。
非生非滅,非色非心。
浩如滄海,郁似鄭林。
隨機(jī)即赴,逐感便臨。
內(nèi)宣萬德,外啟八音。
威降醉象,影攝驚禽。
形如滿月,色似融金。
遂令尼犍脫屣,梵志抽簪。
然而出家之為道也,則蕭散優(yōu)游,無欲無求。
不臣天子,不事王侯。
似無瑕之璧,如不系之舟。
聲樂不能動(dòng),軒冕不能留。
無為無欲,何懼何憂。
戒忍雙習(xí),禪慧兼修。
天人師范,豪庶依投。
若夫?yàn)閷W(xué)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則道業(yè)逾高,益之則學(xué)功逾遠(yuǎn)。
故形將俗人而永隔,心與世情而懸反。
所服唯是三衣,所餐未曾載飯。
從師則千里命駕,慕法則六時(shí)精懇。
濯慮于八解之池,怡神于七凈之苑。
至如道安、道昱,慧遠(yuǎn)、慧持,赤須法主,青眼律師,宏經(jīng)辨論,講《易》談《詩》,開神悅耳,析滯祛疑,并皆揚(yáng)名后代,擅步當(dāng)時(shí)。
或與秦王而共輦,乍將晉帝而同輿。
遂使桓元再拜而弗暇,郗超千斛而不辭。
爾乃行己以正,方享馀慶。
四梵爭邀,六天俱聘。
封畿顯敞,國土華凈。
寶樹瓊枝,金蓮玉柄,風(fēng)含梵響。
泉流雅詠,池皎若銀,地平如鏡。
妙香紛馥,名花交映。
近感樂身,遠(yuǎn)招常命。
若夫六度修成,十地圓明。
靈智既湛,種覺斯盈。
寂寥虛豁,皎潔澄清。
非起非作,無造無營。
法眼不窺其色,天耳不聽其聲。
惡言不能加毀,美譽(yù)無以為榮。
質(zhì)非質(zhì)礙之質(zhì),名非名相之名。
水火沖天而不懼,雷霆震地而不驚。
雙林現(xiàn)滅而不滅,王宮示生而不生。
既窮天下之至妙,誰敢與之抗衡」?
于是前來君子,聞斯語已,合掌曲躬,斂眉彈指,魂飛氣懾,神萎志否,踧躇無顏,逡巡驚起,自陳孤陋,未知臧否。
追用感傷,實(shí)懷慚恥。
今日奉教,敬從一命矣(《廣弘明集》三十七)。
曉入白蓮宮(白蓮宮:東晉釋慧遠(yuǎn)于廬山東林寺,與慧永、慧持、劉遺民、雷次宗等,結(jié)社精修念佛三昧,誓愿往生西方凈土,又掘地植白蓮,故稱白蓮社。后因稱佛寺為白蓮宮。此指永壽寺。),琉璃花界。
開敷多喻草,凌亂被幽徑。
壓砌錦地鋪,當(dāng)霞日輪映。
蝶舞香暫飄,蜂牽蕊難正。
籠處彩云合,露湛紅珠瑩。
結(jié)葉影自交,搖風(fēng)光不定。
繁華有時(shí)節(jié),安得保全盛。
色見盡浮榮,希君了真性。
⑴ 琉璃:佛教以七寶莊嚴(yán)形容凈界,琉璃即七寶之一?;ń纾荷徎ń缰》Q,此指永壽寺。清厲荃《事物異名錄·佛釋·佛寺》:“《白六帖》:花界、花宮……皆佛寺名?!?/div>
⑵ 開敷:指開花。敷,布,開。多喻草:指牡丹。佛教常以花草樹木示人佛理。《妙法蓮華經(jīng)》卷三《藥草喻品》佛告摩訶迦葉及諸大弟子語:“如彼草木,所稟各異,佛以此喻,方便開示,種種言辭,演說一法。”
⑶ 真性:佛教謂人本來就具有之不妄不變之心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