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375七絶 3607五律 842七律 1186五排 10七排 1 2004四言 72六言 181古體 23865樂府 168 13 122 141辭賦 5琴操 1 32其他 197聯(lián) 216
九熬
陰平  標(biāo) [要求] [夭夭] [使也] [鞭鞘] [明亮] [烹調(diào)] [剿襲] [更多…]

陽平 調(diào) [調(diào)和] [號呼] [炮制] [亂也]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
拼音:páo  韻部:
  • 1. 〔~瓜〕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比葫蘆大,對半剖開可做水瓢。b.這種植物的果實。均俗稱“瓢葫蘆”。
  • 2. 中國古代八音之一,如笙、竽等。
康熙字典

  •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 (肴韻)
  • 說文》瓠也。從夸,包聲。取其可包藏物也。《詩·邶風(fēng)》匏有苦葉?!对]》陸佃曰:短頸大腹曰匏?!蛾懎^詩疏》匏葉少時可爲(wèi)羹。又可淹煮,至八月葉卽苦?!秶?yán)粲·詩緝》匏經(jīng)霜葉枯落,乾之腰以度水?!遏斦Z》苦匏不材於人,共濟(jì)而已。又《爾雅翼》匏在八音之一,笙十三簧,竽三十六簧,皆列管匏內(nèi),施簧管端。又以爲(wèi)飮器?!?a target='_blank'>詩·大雅》酌之用匏。《禮·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又《韻會》匏瓜,星名。在河鼓東?!?a target='_blank'>集韻》或作瓟。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瓠也。瓠下曰。匏也。與此爲(wèi)轉(zhuǎn)注。匏判之曰蠡、曰瓢、曰?。邶風(fēng)傳曰。匏謂之瓠。謂異名同實也。豳風(fēng)傳曰。壺、瓠也。此謂壺卽瓠之假借字也。從包。從瓠省。瓠省舊作瓠聲。誤。韻會作從夸、包聲。亦誤。今正。從包瓠者、能包盛物之瓠也。不入瓠部者、重包也。包亦聲。薄交切。古音在三部。包、逗。取其可包藏物也。說從包之意。藏當(dāng)作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