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136七絶 50五律 1七律 1 4178四言 119六言 40古體 5309樂府 133 1 287 261辭賦 7 64其他 113聯(lián) 23
十一安
上聲  滿 [斂也] [舒卷] [少也] 欿 檿 ? ? [更多…]

去聲  [災難] 殿 戰(zhàn) [傳記] [樓觀] 便 [樹干,干練] 現(xiàn) [舒卷] [間開] 監(jiān) [冠軍] [占據(jù)] [名詞] [躁急也] [漸次] [封禪] [打轉、屢次] [所負也] 廿 [隔也] 嬿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繁體或異體字:
拼音:jiàn  韻部:
澗、?
〈名〉
    (形聲。從水,間聲。本義:夾在兩山間的水溝)
  • 同本義
    • 澗,山夾水也?!墩f文》
    • 于澗之中?!?a href='/Query.aspx?type=poem1&id=121'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詩·召南·采蘩》
    • 時鳴春澗中?!?span id="qumdumc" class='label'>唐·王維《鳥鳴澗》
    • 陜西大澗。——·沈括《夢溪筆談》
    • 溪澗?!?span id="no2evkb" class='label'>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 又如:澗谷(溪澗山谷);澗籟(山澗的水聲)
  • 澗谷,山谷 。如:澗水(山谷中的溪水);澗流(山谷中的水流);澗井(山谷,山凹);澗棲(居住在山谷中)
  • 古代數(shù)詞。萬萬溝為澗,即10 [美ten vigintillion;英ten thousand decillion]
  • 水名
    • 一曰澗水,出宏農西安東南入。——《說文》
  • 源出河南澠池縣東北,東南流會澠水,東流經新安縣南,到洛陽市西折,東南入洛河
康熙字典?

  • 唐韻》古莧切《集韻》居莧切,??音覸。 (諫韻)
  • 說文》山夾水也?!?a target='_blank'>詩·召南》于?之中。
  • 又水名?!?a target='_blank'>書·禹貢》伊洛瀍?。
  • 又《前漢·地理志》?水出金城郡,今居縣西北塞外。
  • 又《集韻》居閑切,音閒。 (刪韻)
  • 義同。
  • 別作礀??。


  • 玉篇》古晏切,音諫。 (諫韻)
  • 水磵也。《正字通》與澗通。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山夾水也。釋山、毛傳皆云。小雅。秩秩斯干。毛云。干、?也。此謂詩假借干爲?也。從水。閒聲。古莧切。十四部。一曰?水。出弘農新安。東南入雒。雒各本作洛。今正。地理志曰。弘農郡新安。禹貢?水??東南入雒。禹貢雒水、出弘農郡上雒冢領山。東北至鞏入河。按地理志禹貢雒水字作雒。凡云伊水入雒、穀水入雒、?水入雒、廛水入雒。凡云上雒縣、雒陽縣。字皆不作洛也。且志文前後相應。此云禹貢雒水、則前文稱禹貢逾于雒。伊雒瀍?旣入于河、道雒自熊耳、古本必皆作雒。斷不作洛也。且志稱職方豫州川曰熒雒。雍州浸曰渭洛。二字分別畫然??梢宰C上稱禹貢、亦必分別畫然。惟豫雒、雍洛不同字。故北地歸德下云洛水出北蠻夷中。直路下云沮水出東西入洛。左馮翊褱德下云洛水東南入渭。與雒水字迥別。學者以是求之??梢灾S初一詔之欺人矣。漢新安縣故城??今河南河南府澠池縣東。?水??今澠池縣東。合於穀水。而互受通稱。同至今洛陽縣西南入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