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902七絶 7962五律 1373七律 1621五排 14 1542四言 213六言 389古體 40250樂府 317 25 398 103辭賦 27琴操 7 64其他 578 520
四衣
陰平  [幾乎,案幾] [衣服] 西 醫(yī) [恨聲]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口聲] 榿 [更多…]

姿 [參差] [言蹇難也] [生息] [穿也,傷也] [偲偲,相切責也] [更多…]

陽平  [跨馬,動詞] 覿 [委迤,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舉目貌。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求也] 箿 [更多…]

[知識] 執(zhí) 鶿 [水中高地]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
拼音:pí  韻部:
  • 1. 〔~子〕即“黃鼬”。
  • 2. 〔~貅〕a。傳說中的一種猛獸;b。喻勇猛的軍士或軍隊,如“~~之士”。
  • 3. 〔~虎〕喻勇士或勇猛的軍隊。
  • 4. 傳說中的一種野獸,似熊,一說似虎。
康熙字典

  • 唐韻》房脂切《集韻》《韻會》頻脂切,??音毗。 (支韻)
  • 爾雅·釋獸》貔,白狐?!?a target='_blank'>說文》豹屬,出貉國?!?a target='_blank'>廣雅》貔,貍貓也?!?a target='_blank'>書·牧誓》如虎如貔?!秱鳌孵幻麍?zhí)夷,虎屬也?!?a target='_blank'>詩·大雅》獻其貔皮。《陸璣疏》貔似虎,或曰似熊,遼東謂之白熊。
  • 又旌旗名?!?a target='_blank'>禮·曲禮》前有摯獸,則載貔貅?!对]》兵車旌畫貔貅,形象威猛,使衆(zhòng)知警備。
  • 又《正韻》蒲麋切,音皮。 (支韻)
  • 義同。
  • 集韻》或省作豼。
説文解字   或從比。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豹屬。大雅韓奕傳曰。貔、猛獸也。尚書某氏傳曰。貔、執(zhí)夷、虎屬也。釋獸曰。貔、白狐。舍人曰。名白狐也。按方言曰。貔、陳楚江淮之間謂之猍。北燕朝鮮之閒謂之??。關西謂之貍。郭云。貔未聞語所出。玉裁謂。方言所說貍也。非貔也。爾雅所說白狐、葢亦貍類。非貔也。而皆得貔名者、俗??之相混也。說文、毛傳、尚書傳則皆貔之本義也。出貉國。北方國也。從豸。??聲。房脂切。十五部。詩曰。獻其貔皮。大雅韓奕。周書曰。如虎如貔。牧誓。貔、猛獸。按上文豹屬當作貍屬。許以貍屬爲貔本義。以猛獸爲詩書之貔也。於全書之例知之。或從比。比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