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136七絶 50五律 1七律 1 4178四言 119六言 40古體 5309樂(lè)府 133 1 287 261辭賦 7 64其他 113聯(lián) 23
十一安
上聲  滿 險(xiǎn) 點(diǎn) 簡(jiǎn) 產(chǎn) [斂也] [舒卷] 遠(yuǎn) 轉(zhuǎn) [少也] 欿 檿 ? ? [更多…]

去聲  [災(zāi)難]見(jiàn) 殿 戰(zhàn) [傳記](méi) [樓觀] 便 [樹(shù)干,干練] 現(xiàn) 獻(xiàn) 驗(yàn) [舒卷] 萬(wàn) [間開(kāi)] 轉(zhuǎn) 監(jiān) [冠軍] [占據(jù)] [名詞] [躁急也] [漸次] [封禪] [打轉(zhuǎn)、屢次] 擔(dān) [所負(fù)也] 廿 [隔也] 佔(zhàn) 嬿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duì)仗:對(duì)語(yǔ)
漢語(yǔ)字典
拼音:hàn  韻部:
  • 1. 古代射者所戴的一種革制袖套?!短接[》卷三五○引《魯連子》:“弦銲相第而矰矢得高焉?!?/li>
  • 2. 焊接。 宋 沈括 《夢(mèng)溪筆談·異事》:“予於 譙 亳 得一古鏡……甚薄,略無(wú)銲跡。”
  • 3. 指焊藥。
  • 4. 鐏。戈矛戟等古代兵器之桿柄下端的圓錐形的金屬套。可以插入地下。 唐 皮日休 《九諷·憫邪》:“既養(yǎng)虎以遺患兮,遂倒釬而授柄?!?/li>
  • 5. 通“悍”。躁急?!肚f子·列御寇》:“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長(zhǎng)若不肖,有順懁而達(dá),有堅(jiān)而縵,有緩而釬?!?/li>
  • 6. 用同“捍”。參見(jiàn)“ 釬撥 ”。
康熙字典

  • 唐韻》《集韻》《韻會(huì)》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 (翰韻)
  • 說(shuō)文》臂鎧也。
  • 又《廣韻》釬,金銀器令相著?!?a target='_blank'>集韻》固金鐵藥?!?a target='_blank'>正字通》釬藥,以硼砂合銅爲(wèi)之,用胡桐汁合銀,堅(jiān)如石。今玉石刀柄之類,釬藥加銀一分,其中永不脫。
  • 又《管子·戒篇》弛弓脫釬?!对]》釬,所以鉤弦。
  • 又《集韻》居寒切,音干。 (寒韻)
  • 器也。
  • 又急也。《莊子·列禦??》有緩而釬?!对]》釬,胡旦反。
  • 又音干。
  • 急也。
  • 集韻》亦作銲。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shuō)文解字注》

臂鎧也。管子戒曰。弛弓脫釬。房注。釬所以捍弦。按房非也。禮射時(shí)箸左臂者謂之遂。亦謂之拾。若戰(zhàn)陣所用臂鎧謂之釬。?臂皆箸之。又非無(wú)事時(shí)所箸臂衣謂之韝也。從金。干聲。矦旰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