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1190七絶 10911五律 2716七律 3237五排 25七排 3 3673四言 379六言 555古體 71217樂府 449 51 488 211辭賦 45琴操 7 110其他 776聯(lián) 761
共3237,分94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元稹 779 - 831 一首
劉禹錫 772 - 842 三首
劉長卿 ? - 790 一首
杜牧 803 - 852 二首
杜荀鶴 846 - 904 二首
沈佺期 656 - 715 一首
溫庭筠 801 - 866 一首
白居易 772 - 846 七首
皮日休 834 - 883 二首
羅隱 833 - 909 六首
許渾 788 - 858 三首
鄭谷 851 - ? 一首
韋莊 836 - 910 四首
酬張秘書因寄馬贈詩(820年) 中唐 · 元稹
七言律詩
丞相功高厭武名,牽將戰(zhàn)馬寄儒生。
四蹄荀距藏雖盡,六尺須頭見尚驚。
減粟偷兒憎未飽,騎驢詩客罵先行。
勸君還卻司空著,莫遣衙參傍子城。
舊相臨戎非稱意,詞人作尹本多情。
從容自使邊塵靜,談笑不聞桴鼓聲。
章句新添塞下曲,風流舊占洛陽城。
昨來亦有吳趨詠,惟寄東都與北京。
銀珰謁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
白鶴迎來天樂動,金龍擲下海神驚。
元君伏奏歸中禁,武帝親齋禮上清。
何事夷門請詩送,梁王文字上聲名。
酬樂天衫酒見寄(833年) 中唐 · 劉禹錫
七言律詩
酒法眾傳吳米好,舞衣偏尚越羅輕。
動搖浮蟻香濃甚,裝束輕鴻意態(tài)生。
閱曲定知能自適,舉杯應嘆不同傾。
終朝相憶終年別,對景臨風無限情。
淯水湍波 中唐 · 劉長卿
七言律詩
淯自雙雞過宛城,湍來熊耳共澄清。
同流不許分涇渭,一色應須到海溟。
春入垂楊排岸綠,雨馀白鳥浴波輕。
等閒瞻眺無邊興,為擬浮槎訪玉京。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淯水部
引用典故:阿鶩 巨卿哭 生子李為名 遺愛
縉云新命詔初行,才是孤魂壽器成。
黃壤不知新雨露,粉書空(一作唯)換舊銘旌。
巨卿處云空斷,阿騖歸來月正明。
多少四年遺愛事,鄉(xiāng)閭生子李為名。
⑴ 一作受氣,一作壽氣
引用典故:千歲鶴
萬家相慶喜秋成,處處樓臺歌板聲。
千歲鶴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夜涼溪館留僧話,風定蘇潭看月生。
景物登臨閑始見,愿為閑客此閑行。
贈休禪和 唐末 · 杜荀鶴
七言律詩
為僧難得不為僧,僧戒僧儀未是能。
弟子自知心了了,吾師應為醉騰騰。
多生覺悟非關衲,一點分明不在燈。
祗道詩人無佛性,長將二雅入三乘。
引用典故:麻衣
此生今日似前生,重著麻衣特地行。
經亂后囊新卷軸,出山來見舊公卿。
雨籠蛬壁吟燈影,風觸蟬枝噪浪聲。
聞道中興重人(一作文)物,不妨西去馬蹄輕。
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710年3月) 初唐 · 沈佺期
七言律詩
芳郊綠野散春晴,復道離宮煙霧生。
楊柳千條花欲綻,蒲萄百丈蔓初縈。
林香酒氣元相入,鳥囀歌聲各自成。
定是風光牽宿醉,來晨復得幸昆明。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過新豐 唐 · 溫庭筠
七言律詩
一劍乘時帝業(yè)成,沛中鄉(xiāng)里到咸京。
寰區(qū)已作皇居(一作都)貴,風月猶含白社情。
泗水舊亭春(一作秋)草遍(一作變),千門遺瓦古苔生。
至今留得離家恨,雞犬相聞落照明。
寒食江畔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詩
草香沙暖水云晴,風景令人憶帝京。
還似往年春氣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聞鶯樹下沈吟立,信馬江頭取次行。
忽見紫桐花悵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南湖早春(818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詩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荅元八郎中楊十二博士(818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詩
身覺(一作學)浮云無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
但知瀟灑疏朝市,不要崎嶇隱姓名。
盡日觀魚臨澗坐,有時隨鹿上山行。
誰能拋得人間事,來共騰騰過此生。
飲后夜醒(823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詩
黃昏飲散歸來臥,夜半人扶強起行。
枕上酒容和睡醒,樓前海月伴潮生。
將歸梁燕還重宿,欲滅窗燈卻復明。
直至曉來猶妄想,耳中如有管弦聲。
湖上招客送春汎舟(824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詩
欲送殘春招酒伴,客中誰最有風情。
兩瓶箬下新開得,一曲霓裳初教成。
排比管弦行翠袖,指麾船舫點紅旌。
慢牽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鏡上行。
⑴ 時崔湖州寄新箬下酒來,樂妓按霓裳羽衣曲初畢
贈草堂宗密上人(833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詩
吾師道與佛相應,念念無為法法能。
口藏宣傳十二(一作五)部,心臺(一作傳)照耀百千燈。
盡離文字非中道,長住虛空是小乘。
少有人知菩薩行,世間只是重高僧。
題酒甕呈夢得(836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詩
若無清酒兩三甕,爭向白須千萬莖。
曲糵銷愁真得力,光陰催老苦無情。
凌煙閣上功無分,伏火爐中藥未成。
更擬共君何處去,且來同作醉先生。
師去東華卻鍊形,門人求我志金庭。
大椿枯后新為記,仙鶴亡來始有銘(前朝文集,未有道士銘志)。
瓊板欲刊知不朽,冰紈將受恐通靈。
君才莫嘆無茲分,合注神玄劍解經。
池上低摧病不行,誰教仙魄反層城。
陰苔尚有前朝跡,皎月新無昨夜聲。
菰米正殘三日料,筠籠休礙九霄程。
不知此恨何時盡,遇著云泉即愴情。
送友人歸夷門(876年) 唐末 · 羅隱
七言律詩
二年流落大梁城,每送君歸即有情。
別路算來成底事,舊游言著似前生。
(一作壇)荒懶認詞人會,門在空憐烈士名。
至竟男兒分應定,不須惆悵谷中鶯。
(一作官)途不復更經營,歸去東南任意行。
別后幾回思會面,到來相見似前生。
久居竹蓋知勤苦,舊業(yè)蓮峰想變更。
為謝佯狂吳道士,耳中時有鐵船聲。
臺城 唐末 · 羅隱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不須向新亭 谷變陵遷 金甌
晚云陰映下空城,六代累累夕照明。
玉井已乾龍不起,金甌雖破虎曾爭。
亦知霸世才難得,卻是蒙塵事最平。
深谷作陵山作海,茂弘流輩莫傷情。
送張綰游鐘陵(883年) 唐末 · 羅隱
七言律詩
南憶龍沙(一作砂)兩岸行,當時天下尚清平。
醉眠野寺花方落,吟倚江樓月欲明。
老去亦知難重到,亂來爭肯不牽情。
西山十二真人在,從此煩君語姓名。
寄無相禪師 唐末 · 羅隱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鑠金
老住西峰第幾層,為師回首憶南能。
有緣有相應非佛,無我無人始是僧。
爛椹作袍名復利,鑠金為講愛兼憎。
何如一衲塵埃外,日日香煙夜夜燈。
上亭驛(題擬) 唐末 · 羅隱
七言律詩
雨霏微宿上亭,雨中因感雨淋鈴。
貴為天子猶魂斷,窮著荷衣好涕零。
劍水多端何處去,巴猿無賴不堪聽。
少年辛苦今飄蕩,空(一作「深」)愧先生教聚螢(見宋王灼《碧雞漫志》卷五。)。
⑴ 《輿地紀勝》、《天中記》作「山」
⑵ 《輿地紀勝》、《天中記》作「想」
對雪 唐 · 許渾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朝玉京 一棹剡溪 皓鶴
云度龍山暗倚(一作綺)城,先(一作光)飛淅瀝引輕盈。
素娥冉冉拜瑤闕,皓鶴紛紛朝玉京
陰嶺有風梅艷散,寒林無月桂華生。
剡溪一醉十年事,忽憶棹回天未明。
暮暮焚香何處宿,西巖一室映疏藤。
光陰難駐跡如客,寒暑不驚心似(一作是)僧。
高樹有風聞夜磬,遠山無月見秋燈。
身閑境靜日為樂,若問其馀非我能。
題義女亭 唐 · 許渾
七言律詩
身沒蘭閨道日明,郭南尋得舊池亭。
詩人愁立暮山碧,賈客怨離秋草青。
四望(一作座)月沈疑掩鏡,兩檐花動認(一作誤)收屏。
至今鄉(xiāng)里風猶在,借問誰傳義女銘。
寄獻狄右丞(897年) 唐末 · 鄭谷
七言律詩
逐勝偷閑向杜陵,愛僧不愛紫衣僧。
身為醉客思吟客,官自中丞拜右丞。
殘月露垂朝闕蓋,落花風動宿齋燈。
孤單小諫漁舟在,心戀清潭去未能。
黃藤山下聞猿 唐末至五代 · 韋莊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三峽無猿
黃藤山下駐歸程,一夜號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斷腸何必待三聲。
穿云宿處人難見,望月啼時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壯心無事也沾纓。
引用典故:川媚 昴降 簪纓
琵琶洲近斗牛星,鸞鳳曾于此放情。
已覺地靈因昴降,更聞川媚有珠生。
一灘紅樹留佳氣,萬古清弦續(xù)政聲。
戟戶盡移天上去,里人空說舊簪纓。
與東吳生相遇(及第后出關作)(894年) 唐末至五代 · 韋莊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泰階平
十年身事(一作世)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
老去不知花有態(tài),亂來唯覺酒多情。
貧疑陋巷春偏少,貴想豪家月最明。
(一作獨)對一尊開口笑,未衰應見泰階平。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漢州 唐末至五代 · 韋莊
七言律詩
(一作北)儂初到漢州城,郭邑樓臺觸目驚。
松桂影中旌旆色,芰荷風里管弦聲。
人心不似經離亂,時運還應卻太平。
十日醉眠金雁驛,臨岐無恨(一作限)臉波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