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韓非子曰:齊桓公飲酒,醉遺其冠,恥之。管仲曰: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善。因發(fā)倉囷賜貧窮,論囹圄,出薄罪,處三日而民歌之曰: 公胡不復(fù)遺其冠乎⑴。 ⑴ ○韓非子難二篇。金樓子雜記篇?!额惥邸肥??!队[》四百九十七、六百八十四、八百四十五?!对娂o(jì)前集》一。 ① 《詩紀(jì)》云:文章正宗作滄浪歌,《楚辭》載此作《漁父歌》。 《孟子》曰:有孺子歌曰云云??鬃釉唬盒∽勇犞?。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⑴。 ⑴ ○孟子離婁篇?!冻o》漁父作漁父歌?!段倪x》十五歸田賦注、《樂府詩集》八十三俱作漁父歌?!栋滋范??!队[》五十九、三百七十二引《楚辭》。又五百七引《高士傳》。又五百七十二?!对娂o(jì)前集》二?!疱职??!对娂o(jì)》于此篇后又有一篇。題云《文子》載滄浪歌。辭云?;旎熘疂???梢藻易愫酢c鲢鲋???梢藻依t乎。查《文子》上卷載此。并不謂歌。蓋轉(zhuǎn)引以論其道耳。今不再編入。 《詩紀(jì)》云。見楊方《吳越春秋》。又引沈懷遠(yuǎn)南越志曰:牛女之分。揚州之末土也。爰有泰山。實曰秦望。又有石簣。峻起壁立。內(nèi)有金簡玉字。 禹得金簡玉字書。藏洞庭包山湖⑴。 ⑴ ○楊慎古今風(fēng)謠。《詩紀(jì)前集》三。 蔡邕獨斷曰:古幘無巾。王莽頭禿。乃始施巾。故語曰: 莽頭禿。幘施屋⑴。 ⑴ ○續(xù)《漢書》輿服志。獨斷下。《御覽》四百九十六、六百八十七、七百四十?!对娂o(jì)》九作幘如屋。 《搜神記》曰:吳以草創(chuàng)之國。信不堅固。邊屯守將。皆質(zhì)其妻子。名曰保質(zhì)。童子少年以類相與嬉游者日有十?dāng)?shù)。永安二年三月。有一異兒。長四尺馀。年可六七歲。衣青衣來從群兒戲。諸兒莫之識。畏之。重問其故。兒乃答曰:爾惡我乎。我非人。乃熒惑星也。將有以告爾云云。諸兒大驚?;蜃吒娲笕?。大人馳往觀之。兒竦身而躍。即以化矣。時吳政峻急。莫敢宣也。后五年而蜀亡。六年而晉興。至是而吳滅司馬如矣。 三公鋤。司馬如(○《三國志》孫皓傳注。)。 《晉書》曰:石苞鎮(zhèn)撫淮南。士馬強盛。苞既勤庶務(wù)。又以威惠服物。淮北監(jiān)軍王琛軍王琛輕苞素微。又聞童謠曰云云。因是密表苞與吳人交通。武帝甚疑之。 宮中大馬幾作驢。大石壓之不得舒⑴。 ⑴ ○《晉書》石苞傳?!稌n》百六十引崔鴻后魏錄?!队[》九百一。 南《齊書》曰:初。太祖在淮南。伯玉假還廣陵。夢上廣陵城南樓上。有二青衣小兒語伯玉云云。伯玉視城下人。頭皆有草。元徽五年而廢蒼梧。 草中肅。九五相追逐(○南《齊書》荀伯玉傳。)。 《隋書》曰:自史官廢絕久矣。魏晉已來。其道逾替。南董之位。以祿貴游。故梁世諺曰云云。 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保如則秘書⑴。 ⑴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篇。隋書經(jīng)籍志。《御覽》二百三十三引魏書?!稑犯娂钒耸咭鲜纷魉螘r謠。 《魏書》曰:世宗踐阼。因論求復(fù)舊職。修史官之事。乃表曰:史官敘錄。未充其盛。美隨日落。善因月稀。故諺曰云云。今乞以靜處。以終前志。 一日不書。百事荒蕪(○魏書李彪傳。北史李彪傳。)。 《隋書》曰: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湖大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云云。因而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xí)以相傳。為競渡之戲。 何由得渡湖(○隋書地理志。)。 從此引鴛雛。 按:(同前《談氏外孫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戲呈夢得》自注引。以上四題皆承陶敏先生見示)(按:陶敏先生告:《南京日報》一九七八年十月二十八日刊許總《友誼的遺珍》一文,云劉禹錫作《贈日本僧智藏》詩,智藏有和詩云:「杯浮碧海海浮天,飄向中華五岳巔。佛法精微期妙悟,詩靈肸蚃總勾牽。流連勝境忘來處,契翕嘉賓結(jié)異緣。誰說個中多障礙,試開心鏡照飛煙?!乖瞥觥嘎駴]數(shù)百年的未刊鈔本」。此詩出處不明,姑附此以俟考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