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143七絶 25五律 1 413四言 75六言 30古體 2900樂府 134 4 229 75辭賦 15琴操 2 35其他 123聯(lián) 4
共75,分3頁顯示   2  3 下一頁
魏晉
傅咸 239 - 294 一首
江偉 一首
費祎 ? - 253 一首
南北朝
無名氏 二首
蕭綱 503 - 551 二首
張說 667 - 731 一首
浙東眾詩人 一首
魏徵 580 - 643 一首
晏殊 991 - 1055 一首
蘇軾 1036 - 1101 一首
黃庭堅 1045 - 1105 一首
劉敞 1019 - 1068 二首
宋太祖 927 - 976 一首
宋孝宗 1127 - 1194 一首
李綱 1083 - 1140 一首
楊億 974 - 1020 一首
洪遵 1120 - 1174 一首
王安中 1076 - 1134 一首
王曾 978 - 1038 一首
石介 1005 - 1045 一首
程俱 1078 - 1144 一首
賈玭 一首
路振 957 - 1014 一首
邵雍 1011 - 1077 二首
郊廟朝會歌辭 七首
帝崇元淑,妙選其屬。
命子是佐,增袞之縟。
⑴ ○《類聚》三十一?!对娂o》二十二。
答賀蠟詩 晉 · 江偉
四言詩
正元二年冬蠟。家君在陳郡。余別在國舍。不得集會。弟廣平作詩以貽余。余答之曰:
蠟節(jié)之會,廓焉獨處。
晨風(fēng)朝興,思我慈父。
我心懷戀,運首延佇(○《類聚》五。《詩紀》三十六。)
嘲吳群臣 蜀漢 · 費祎
四言詩
諸葛恪別傳曰:權(quán)嘗饗蜀使費祎。先逆敕群臣。使至伏食勿起。至。權(quán)為輟食。而群下不起。祎嘲調(diào)之曰:
鳳皇來翔,騏驎吐哺。
驢騾無知,伏食如故。
⑴ ○《三國志》諸葛恪傳注?!额惥邸范??!队[》四百六十六。
時人為李崇元融語 南北朝 · 無名氏
四言詩
《魏書》曰:宣武靈皇后幸左藏。王公嬪主已下從者百馀人。皆令任力負布絹。即以賜之。多者過二百馀匹。少者百馀匹。唯長樂公主手持絹二十匹而出。示不異眾而無勞也。世稱其廉。儀同、陳留公李崇。章武王融。并以所負過多。顛仆于地。崇乃傷腰。融至損腳。時人為之語曰:
陳留章武,傷腰折股。
貪人敗類,穢我明主。
⑴ ○魏書宣武靈皇后傳。北史李崇傳?!队[》四百九十五、八百十七。
齊民要術(shù)曰:且天子親耕?;屎笥H蠶。況夫田父而懷窳惰乎。李衡于武陵龍陽泛洲上作宅。種甘橘千樹。吳末甘橘成。歲得絹數(shù)千疋。樊重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此種殖之不可已也。諺曰云云。此之謂也。
一年之計,莫如種谷。
十年之計,莫如樹木(○齊民要術(shù)自序。)。
憫亂詩 南梁 · 蕭綱
四言詩
南史曰:朱異方幸。在朝莫不側(cè)目。雖太子亦不能平。及侯景亂圍城。城內(nèi)咸尤異。簡文為四言詩。
瞻彼阪田,嗟斯氛霧。
謀之不臧,褰我王度(○南史朱異傳?!对娂o》六十八。)
式佛像銘 南梁 · 蕭綱
四言詩
影生千葉,花成四柱。
塔象單留,龕童雙舞。
① 皇帝初臨潞州,景龍元年四月二十有七日,其日日抱戴,頌曰
日告帝符,王起乘土。
重光五色,四方之主。
或抱或戴,氣華暉嫵。
大明經(jīng)天,豈忘忠輔。
降伏心住,自在心住。
有心且住,無心即住。
① 《唐書·樂志》曰:“祀五方上帝《五郊樂》,祀黃帝降神奏《宮音》,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飲福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送神用《豫和》。其《太和》、《壽和》、《凱安》、《豫和》四章,辭同《圜丘》。祀青帝降神奏《角音》,祀赤帝降神奏《徵音》,祀白帝降神奏《商音》,祀黑帝降神奏《羽音》,馀同黃帝。
律周(一作回)玉琯,星回(一作周)金度。
次極陽烏,紀窮陰兔。
火林霰雪,陽泉凝冱。
八蠟已登,三農(nóng)息務(wù)。
連理木贊 北宋 · 晏殊
四言詩
直干旁合,繁枝內(nèi)附;
四夷賓將,耀我王度。
傅大士贊 北宋 · 蘇軾
四言詩
善慧執(zhí)板,南泉作舞。
借我門槌,為君打鼓。
畫木石贊 北宋 · 黃庭堅
四言詩
小山叢竹,到天古木。
石下有人,定是山谷。
按:《山谷全書·別集》卷三。又見《豫章先生遺文》卷二。
魏京詩 其十八 北宋 · 劉敞
四言詩
皇曰卿士,惟帝作武。
垂是萬年,莫敢予侮。
古怨詩 其二 北宋 · 劉敞
四言詩
鴻雁飛矣,或群或伍。
孰是人斯,煢煢其處。
顏子贊(建隆三年)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四言詩
生值衰周,爵不及魯。
一簞藜藿,陋巷環(huán)堵。
德冠四科,名垂千古。
沒表萬邦,遂封東土。
生滅不滅,常住不住。
圓覺空明,隨物現(xiàn)處。
祖師西來,億劫誰伍。
眷焉摩尼,燭此下土。
滄海津梁,脫離幽苦。
至哉流宗,以振聾瞽。
太常樂章又七首 其六 送神(1006年) 北宋 · 楊億
四言詩
① 續(xù)奉敕撰,景德三年
懸象著明,照臨下土。
降福穰穰,德施周普。
乾清坤夷,軒豁呈露。
萬祥畢溱,登三咸五。
道德之威,神則不怒。
是心無邪,孰敢予侮?
子石鉅賢,探微博古。
稟粹荊衡,從師鄒魯。
令聞不已,儀刑斯睹。
展義疏封,遂荒故土。
宋頌九首 其九 明道(1033年4月) 北宋 · 石介
四言詩
明肅惟母,實勤養(yǎng)撫。
有臣有虎,有離有附。
請王祿產(chǎn),請廟考祖。
古人有作,規(guī)呂矩武。(一章)

政在房帷,小人乘時。
十年于茲,惟幾惟微。
圣人如天,不識不知。
龍晦其威,神藏其為。(二章)

明道四月,睿德明發(fā)。
帝褰簾箔,出臨軒榻。
總攬萬機,指揮六合。(三章)

圣人之興,雷動乾行。
進退大臣,顏色和平。
誅逐群豎,左右不驚。(四章)

不怒而威,不疾而速。
百蠻偷息,百官重足。
土無二主,惟辟作福。(五章)

圖任哲艾,拔崇賢能。
旌賁忠臣,死生光榮。
洗刷敝風(fēng),宮闕清明。(六章)

惟帝之道,與時語默。
靜則坤闔,動則乾辟。(七章)

十年深宮,不有其權(quán)。
今日南面,退奸進賢。(八章)

宋承大紀,八十年矣。
明道之政,獨為粹美。(九章)

唐三百年,時惟開元。
猗歟明道,開元同言。(十章)

明道之政,可以歌舞。
小臣作頌,實慚吉甫。(十一章)

⑴ 《明道》十一章,二章八句,四章六句,五章四句
少文嘉遁,樓丘飲谷。
三聘囂然,衡巫在目。
蕭伯顏辛贊 宋 · 賈玭
四言詩
嘉□□柳,延□于魯。
學(xué)茂三墳,名喧九土。
蕭伯崇賢,亞圣同祖。
□于簡書,垂范終古。
按:《陋巷志》卷五,清刻本。
堂堂子干,學(xué)洞今古。
業(yè)紹師聞,騁交四府。
登朝抗議,排戈赴主。
吉禮告成,遂聯(lián)圭組。
偶書 其二 北宋 · 邵雍
四言詩
賢德之人,所居之處。
如芝如蘭,使人愛慕。
兇惡之人,所居之處。
如虎如狼,使人怕怖。
中原吟 北宋 · 邵雍
四言詩
中原之師,仁義為主。
仁義既無,四夷來侮。
① 《宋史·樂志》一:景祐元年孟春祀感生帝,宣祖配。以太簇之宮作《皇安》以奠幣,《肅安》以酌獻。
浚發(fā)長源,粵惟始祖。
五運協(xié)圖,萬靈來護。
噫神何親,惟德是輔。
玉牲具陳,誠則來顧。
我開明堂,遵國之故。
尚蒙居歆,以篤宗祜。
倬彼垂象,照臨下土。
躔次運行,功德周普。
九宮既位,惟德是輔。
神之至上,皇皇斯睹。
① 按:盥洗、尚書奉俎、皇帝再盥洗三首,亦見周麟之《海陵集》卷一二。
② 會要樂六之一八作升
明德惟馨,進止回復(fù)。
裼襲安恭(會要作恭安),嚴若惟谷(會要作齋肅)。
誠意昭融,群工袂屬。
成此祲容,生乎齊肅(會要作荷天百祿)。
① 馀同南、北郊(《宋史·樂志》一:時以將行封禪,詔改酌獻昊天上帝《禧安之樂》為《封安》,皇地祇《禧安之樂》為《禪安》,飲福《禧安之樂》為《祺安》。別制天書樂章《瑞安》、《靈文》二曲,每親行禮用之。)
皇矣圣祖,丕赫神武。
秉運宅中,威加九土。
德厚功崇,頌聲載路。
陟配方祗,對天之祜。
旻穹無聲,惟德是輔。
降監(jiān)錫符,垂文篆素。
孝瑞紀封,英聲載路。
既壽而昌,篤天之祜。
百谷蕃滋,麗乎下土。
聿崇明祀,垂之千古。
育物惟茂,粒民斯普。
報本攸宜,國章咸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