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春秋》曰:句踐已滅吳。乃以兵北渡江淮。與齊、晉諸侯會于徐州。致貢于周。號令齊、楚、秦、晉皆輔周室。血盟而去。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句踐乃選吳越將士西渡河以攻秦。軍士苦之。會秦怖懼。逆自引咎。越乃還車。軍人悅樂。遂作河梁之《詩》曰: 渡河梁兮渡河梁。舉兵所伐攻秦王。 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誠難當。 陣兵未濟秦師降。諸侯怖懼皆恐惶。 聲傳海內(nèi)威遠邦。稱霸穆桓齊楚莊。 天下安寧壽考長。悲去歸兮河無梁⑴。 ⑴ ○《吳越春秋》十?!对娂o前集》二。○逯案。《吳越春秋》原注云。案《史記》年表。句踐二十五年。是為秦厲共公六年。此書為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非也。由句踐二十五年上距秦桓公之卒。蓋一百有六年矣。桓公當作厲共公云云?!对娂o》即據(jù)此直改秦厲公。○逯案。《吳越春秋》。后漢時短書小說。本不注意年限。勿庸為之改正。今仍照原文作秦桓公。 ① 《詩紀》作思車子侯歌。原在外集。今編入武帝集。 洞仙傳曰:車子侯者。扶風人。漢武帝愛其清凈。稍遷其位至侍中。一朝語家云。我今補仙官。此春應(yīng)去。至夏中當暫還。還少時復(fù)去。如其言。武帝思之。乃作歌曰云云。○逯案。《漢書》霍去病傳。去病薨。子嬗嗣。嬗字子侯。上愛之。幸其壯而將之。為奉車都尉。從封泰山而薨。子侯之薨。又見郊祀志?!额惥邸肺迨涞奂唬悍钴囎雍畋┎?。一日死。上甚悼之。乃自為歌詩。《初學記》十八引漢武帝與秦車子侯家詔曰:春。時子侯于北館。與家別。又文心雕龍哀吊篇曰:暨武帝封禪。而霍子侯暴亡。帝傷而作詩。亦哀辭之類也。及漢汝陽王亡。崔瑗哀辭始變前式。又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仿佛乎漢武也。洞仙傳作車子侯?!冻鯇W記》作秦車子侯。則文字有脫誤也。 嘉幽蘭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 華斐斐兮麗景。風徘徊兮流芳。 皇天兮無慧。至人逝兮仙鄉(xiāng)。 天路遠兮無期。不覺涕下兮沾裳⑴。 ⑴ ○《云笈七簽》百十洞仙傳。《詩紀外集》一。又《書鈔》十九引《漢書》錄起首一句。 昔我從元后,整駕至南鄉(xiāng)。 過彼豐沛郡,與君共翱翔。 四節(jié)相推斥,季冬風且涼。 眾賓會廣坐,明鐙熺炎光。 清歌制妙聲,萬舞在中堂。 金罍含甘醴,羽觴行無方。 長夜忘歸來,聊且為太康。 四牡向路馳,歡悅誠未央⑴。 ⑴ ○《文選》二十三。又《初學記》十四引鄉(xiāng)、翔、光、堂、方五韻。 丹雞被華采,雙距如鋒芒。 愿一揚炎威,會戰(zhàn)此中唐。 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 長翹驚風起,勁翮正敷張。 輕舉奮勾喙,電擊復(fù)還翔⑴。 ⑴ ○《類聚》九十一?!对娂o》十六。 《漢書》曰:武帝遣細君為公主,以妻烏孫王昆莫。公主至其國,自治宮室居,歲時一再與昆莫會,置酒飲食。昆莫年老,言語不通,公主悲歡離合。乃自作歌曰: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 穹廬為室兮旃為墻。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nèi)傷。愿為黃鵠兮還故鄉(xiāng)。 按:《漢書》西域傳。玉臺新詠九?!稌n》一百六?!额惥邸匪氖!队[》五百七十?!稑犯娂钒耸?。廣《文選》十四。事類賦歌賦注。草堂詩箋十二留花門詩注?!对娂o》二。又《書鈔》百三十四引方、王、墻三韻。《文選》二十七王明君辭注引方、王、墻三韻、四十一答蘇武書注引漿一韻?!队[》七百八引王、壇二韻。又七百九十五引通典。錄方、王、墻、漿四韻。○逯案。此歌。廣《文選》作劉安烏孫公主歌。殊謬。 《漢書》曰:十二年冬。上破布軍于會缶。布走。令別將追之。上還。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發(fā)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擊筑自歌曰: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⑴。 ⑴ ○《漢書》高帝紀?!妒酚洝犯咦婕o?!段倪x》二十八?!妒酚洝窐窌钪孪滤抉R貞索隱?!稌n》一百六?!额惥邸匪氖??!栋滋肥??!队[》八、八十七、二百四十一、五百三十九、五百九十一?!稑犯娂肺迨恕!对娂o》一。又魏志蔣濟傳作高祖引方一韻。倭名《類聚》一引揚一韻。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霍將軍歌者?;羧ゲ≈饕病Hゲ橛懣苄N?。為人少言。勇而有氣。使擊匈奴。斬首兩千。后六出。斬首十馀萬級。益封萬五千戶。秩祿與大將軍等。于是志得意歡。乃援琴而鼓之曰: 四夷既獲諸夏康兮。國家安寧樂無央兮。 載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來臻鳳皇翔兮。 與天相保永無疆兮。親親百年各延長兮⑴。 ⑴ ○琴操下。《樂府詩集》六十。范唏文對床夜語一、廣《文選》十四俱作琴歌?!对娂o》二?!疱职?。《樂府詩集》曰:案琴操有霍將軍渡河歌。去病所作也。因據(jù)古今樂錄著錄此歌。蓋以此當霍將軍渡河歌也。又此敘今本琴操與古今樂錄略同。惟多誤字。今直鈔樂錄。 琴苑要錄曰:伯姬引者。保母之所作也。伯姬。魯女也。為宋共公夫人。公薨。伯姬執(zhí)節(jié)守貞。魯襄公三十年。宋宮災(zāi)。伯姬在焉。有司請曰:火將至矣。伯姬曰:吾聞夫人夜出。不見傅母不下堂。逮乎火而死。共母自傷行遲。悼伯姬之遇災(zāi)。援琴而歌曰: 嘉名潔兮行彌章。托節(jié)鼓兮令躬喪。 歍欽何辜遇斯殃。嗟嗟柰何罹斯殃⑴。 ⑴ ○《詩紀前集》四?!疱职浮G俨儆写艘?。但無歌辭?!稑犯娂飞袩o著錄。此歌系后人依托。 燭燭晨明月,馥馥我蘭芳。 芬馨良夜發(fā),隨風聞我堂。 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xiāng)。 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 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 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⑴。 ⑴ ○《文選》二十九作蘇武詩?!对娂o》二作蘇武詩。又《初學記》三作古詩。引霜一韻。 元光作竟,幽煉三商⑴。 原按:“右鏡徑四寸,重四兩有四銖。背周作橫畫,又半月形者九,而后雜以虎、鳳、龍、虬之屬,識在其邊,凡六十有三,篆曰「天龍赤漢元光元年五月丙午日辰太歲」云云,半月中各間一銘,亦凡八,篆文曰「元光作竟幽煉三商」。紀元之兩元,與光明之「光」,仙人之「仙」,畫并倒筆如細絲,精絕無匹,時雜隸體?!?br /> ⑴ 清郭汝誠修咸豐三年刊《順德縣志》卷一九《金石略一》 苦雨滋玄冬,引日彌且長。 丹墀自殲殪,深樹猶沾裳。 客行易感悴,我心摧已傷。 登臺望江沔,陽侯沛洋洋(○《類聚》二?!对娂o》十七。)。 秋蘭映玉池,池水清且芳。 芙蓉隨風發(fā),中有雙鴛鴦。 雙魚自踴躍,兩鳥時回翔。 君其歷九秋,與妾同衣裳⑴。 ⑴ ○玉臺新詠二。《樂府詩集》六十四。《詩紀》二十二。又《類聚》八十一、《初學記》二十七、《御覽》九百八十三并作詠秋蘭詩。并引芳、翔二韻。 置酒結(jié)此會,主人起行觴。 玉樽兩楹間,絲理東西廂。 舞袖一何妙,變化窮萬方。 賓主齊德量,欣欣樂未央。 同享千年壽,朋來會此堂⑴。 ⑴ ○《樂府詩集》六十五。《詩紀》二十二。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 攝衣步前庭,仰觀南雁翔。 玄景隨形運,流響歸空房。 清風何飄遙,微月出西方。 繁星衣青天,列宿自成行。 蟬鳴高樹間,野鳥號東廂。 纖云時仿佛,渥露沾我裳。 良時無停景,北斗忽低昂。 ??趾?jié)至,凝氣結(jié)為霜。 落葉隨風摧,一絕如流光⑴。 ⑴ 《文選》二十九。文章正宗二十九?!对娂o》二十二。又《文選》十四舞鶴賦注引一句。 人材不能備,各有偏短長。 稽可小入中,便辟必知芒⑴。 ⑴ ○《書鈔》百四作新詩。百三家集。本集?!疱职?。此詩《書鈔》引入筆部。詩之辭句應(yīng)有涉于筆。小人中之中。應(yīng)是筆字。 茍欲娛耳目,快心樂腹腸。 我躬不悅歡,安能慮死亡(○葛立方韻語陽秋。)。 清風動帷簾,晨月嘆幽房。 佳人處遐遠,蘭室無容光。 襟懷擁虛景,輕衾覆空床。 居歡惜夜促,在戚怨宵長。 拊枕獨嘯嘆,感慨心內(nèi)傷⑴。 ⑴ ○《文選》二十九。玉臺新詠二?!对娂o》二十一。又《文選》二十一雜體詩注引房一韻。海錄碎事上引房一韻。 駕言游東邑,東邑紛禳禳。 婚姻及良時,嫁娶避當梁。 窈窕出閨女,嬿婉姬與姜。 素顏發(fā)紅華,美目流清揚。 韡煒眾親盛,于我猶若常。 譬彼暮春草,榮華不再陽⑴。 ⑴ ○《初學記》十四?!对娂o》二十一。又《御覽》百五十七引穰、梁二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