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共62,分4頁顯示   2  3  4 下一頁
五言排律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725年10月13日)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斬蛇
天命誠有集,王業(yè)初惟艱。
剪商自文祖,夷項在茲山。
地識斬蛇處,河臨飲馬間。
威加昔運往,澤流今圣還。
尊祖頌先烈,賡歌安用攀。
紹成即我后,封岱出天關。

清秋發(fā)高興,涼月復閑宵。
光逐露華滿,情因水鏡搖。
同時亦所見,異路無相招。
美景向空盡,歡言隨事銷。
忽聽金華作,誠如玉律調(diào)。
南宮尚為后,東觀何其遼。
名數(shù)雖云隔,風期幸未遙。
今來重馀論,懷此更終朝。

與生公游石窟山(726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探秘孰云遠,忘懷復爾同。
日尋高深意,宛是神仙中。
躋險搆靈室,詭制非人功。
潛洞黝無底,殊庭忽似夢。
豈如武安鑿,自若茅山通。
造物良有寄,嬉游乃愜衷。
猶希咽玉液,從此升云空。
咄咄共攜手,泠然且馭風。

感遇十二首 其三 (737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江南有丹橘,經(jīng)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湘中作(718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湘流繞南岳,絕目轉青青。
懷祿未能已,瞻途屢所經(jīng)。
煙嶼宜春望,林猿莫夜聽。
永路日多緒,孤舟天復冥。
浮沒從此去,嗟嗟勞我形。

使還都湘東作(726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倉庚昨歸候,陽鳥今去時。
感物遽如此,勞生安可思。
養(yǎng)真無上格,圖進豈前期。
清節(jié)往來苦,壯容離別衰。
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風朝津樹落,日夕嶺猿悲。
牽役而無悔,坐愁秪自怡。
當須報恩已,終爾謝塵緇。

蘋藻生南澗,蕙蘭秀中林。
嘉名有所在,芳氣無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嘗獻箴。
能令更擇士,非直罷從禽。
舊國皆湮滅,先王亦莫尋。
唯傳賢媛隴,猶結后人心。
牢落山川意,蕭疏松柏陰。
破墻時直上,荒徑或斜侵。
惠問終不絕,風流獨至今。
千春思窈窕,黃鳥復哀音。

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724年2月)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柏梁 鳳歸昌
配天昭圣業(yè),率土慶輝光。
春發(fā)三條路,酺開百戲場。
流恩均庶品,縱觀聚康莊。
妙舞來平樂,新聲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節(jié)鳳歸昌
幸奏承云樂,同晞湛露陽。
氣和皆有感,澤厚自無疆。
飽德君臣醉,連歌奉柏梁。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關(723年3月)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詠康哉
魏武中流處,軒皇問道回。
長堤春樹發(fā),高掌曙云開。
龍負王舟渡,人占仙氣來。
河津會日月,天仗役風雷。
東顧重關盡,西馳萬國陪。
還聞股肱郡,元首詠康哉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723年2月)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設險諸侯地,承平圣主巡。
東君朝二月,南旆擁三辰。
寒出重關盡,年隨行漏新。
瑞云叢捧日,芳樹曲迎春。
舞詠先馳道,恩華及從臣。
汾川花鳥意,并奉屬車塵。

奉和圣制經(jīng)河上公廟(724年11月)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昔者河邊叟,誰知隱與仙。
姓名終不識,章句此空傳。
跡為坐忘晦,言猶強著詮。
精靈竟何所,祠宇獨依然。
道在紆宸眷,風行動睿篇。
從茲化天下,清凈復何先。

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722年閏5月)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薰琴 留侯 山甫
宗臣事有征,廟算在休兵。
天與三臺座,人當萬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一作北)揚旌。
寵錫從仙禁,光華出漢京。
山川勤遠略,原隰軫皇情。
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
聞風六郡伏,計日五戎平。
山甫歸應疾,留侯功復成。
歌鐘旋可望,衽席豈難行。
四牡何時入?吾君憶履聲。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奉和圣制途經(jīng)華山(724年11月)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萬乘華山下,千巖云漢中。
靈居窅密,睿覽忽玄同。
日月臨高掌,神仙仰大風。
攢峰勢岌岌,翊輦氣雄雄。
揆物知幽贊,銘勛表圣衷。
會應陪玉檢,來此告成功。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723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九折 攝提 之罘
孟月攝提貞,乘時我后征。
晨嚴九折度,暮戒六軍行。
日御馳中道,風師卷太清。
戈鋋林表出,組練雪間明。
動植?;试?,高深奉睿情。
陪游七圣列,望幸百神迎。
氣色煙猶喜,恩光草尚榮。
之罘稱萬歲,今此復同聲。

奉和圣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725年12月20日)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薰風 韶樂
大君畢能事,端扆樂成功。
運與千齡合,歡將萬國同。
漢酺歌圣酒,韶樂薰風。
河洛榮光遍,云煙喜氣通。
春華頓覺早,天澤倍知崇。
草木皆沾被,猶言不在躬。

恩賜樂游園宴應制(724年2月)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解慍
寶筵延厚(一作錫)命,供帳序群公。
形勝宜春接,威儀建禮同。
晞陽人似露,解慍物從風。
朝慶千齡始,年華二月中。
輝光遍草木,和氣發(fā)絲桐。
歲歲無為化,寧知樂九功。

奉和圣制過王浚墓(724年11月)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歸皓 思巨鹿 與渾不協(xié)
漢王思鉅鹿,晉將在弘農(nóng)。
入蜀舉長算,平吳成大功。
與渾雖不協(xié),歸皓實為雄。
孤績淪千載,流名感圣衷。
萬乘度荒隴,一顧凜生風。
古節(jié)猶不棄,今人爭效忠。

引用典故:山公啟事 商君阡陌
迢遞終南頂,朝朝閶闔前。
朅來青綺外,高在翠微先。
雙鳳褰為闕,群龍儼若仙。
還知到玄圃,更是謁甘泉。
夜雨塵初滅,秋空月正懸。
詭容紛入望,霽色宛成妍。
東極華陰踐,西彌嶓冢連。
奔峰出嶺外,瀑水落云邊。
漢帝宮將苑,商君陌與阡。
林華鋪近甸,煙靄繞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憂政已宣。
山公啟事罷,吉甫頌聲傳。
濟濟金門步,洋洋玉樹篇。
徒歌雖有屬,清越豈同年。

和崔尚書喜雨(714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積陽雖有晦,經(jīng)月未為災。
上念人天重,先祈云漢回。
仁心及草木,號令起風雷。
照爛陰霞止,交紛瑞雨來。
三辰破黍稷,四達屏氛埃。
池溜因添滿,林芳為灑開。
聽中聲滴瀝,望處影徘徊。
惠澤成豐歲,昌言發(fā)上才。
無論驗石鼓,不是御云臺。
直頌皇恩浹,崇朝遍九垓。

和許給事中直夜簡諸公(720年) 唐 · 張九齡
五言排律
引用典故:金掌露
未央鐘漏晚,仙宇藹沈沈。
武衛(wèi)千廬合,嚴扃萬戶深。
左掖知天近,南窗見月臨。
樹搖金掌露,庭徙玉樓陰。
他日聞更直,中宵屬所欽。
聲華大國寶,夙夜近臣心。
逸興乘高閣,雄飛在禁林。
寧思竊抃者,情發(fā)為知音。


共62,分4頁顯示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