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4,分7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七言律詩
霽色澄鮮壑映紅,干霄亭上望無窮。
蟬驚殘雨疑秋蚤,雷傍嚴城報歲豐。
歸廟片云銜紫電,立查雙鶴唳仙風。
自憐四郡干戈日,得在文翁教化中。
鄒魯封疆禾稼濃,清吟孤坐思重重。
新詩幾獻蓬萊客,遠夢仍歸菡萏峰。
野果一枝堪薦茗,落霞數(shù)片欲燒松。
如何深得冥搜癖,月磬聲聲歸去慵。
無為政化更何為,到即生人嫗煦肥。
必似漢高三杰去,且將劉寵一錢歸。
玉階香惹麒麟步,銀漢風驅(qū)鸑鷟飛。
為報蒸民莫惆悵,陶鈞及爾更光輝。
祖筵四面煙花合,江館深冬歸思長。
火旆畫旗風焰焰,橘洲漁舍浪茫茫。
聽歌幾入紅蘭榭,坐隱頻升白玉堂。
今數(shù)不如沙磧雁,天邊一一得隨陽。
一自雙旌下釣臺,望風吟苦凍云開。
即歸紫闥天非遠,猶憶烏龍首獨回。
高節(jié)似僧僧共坐,暮潮如雪雪中來。
應(yīng)知新定蒼生淚,灑向東風祝上臺。
① 初,貫休詩名未振。時南楚才人,競以詩送軒轅先生歸羅浮山,計百馀首矣。后貫休因吟一章,群公于是息筆。
玉房花洞接三清,謾指羅浮是去程。
龍馬便攜筇竹杖,山童常使茯苓精。
曾教莊子拋卑吏,卻喚軒皇作老兄。
再見先生又何日,只應(yīng)頻夢紫金城(《鑒誡錄》五《禪月吟》)。
閒行閒坐思攀緣,多是東林古寺前。
小瀑便高三百尺,短松多是一千年。
盧楞伽畫苔漫⑴盡,殷仲堪碑雨滴穿。
今欲更崇蓮社去,不知誰是古諸賢⑵。
⑴ 同書卷二引作「浸」
⑵ 見《古石庵叢書》本《廬山記》卷四。
天資忠孝佐金輪,香火空王有宿因。
此世喜登金骨塔,前生應(yīng)是育王身(佛記育王造四萬八千塔)。
封疆歲暮笙歌合,襦褲正初錦繡新。
釋子沾恩無以報,祗擎章句貢平津。
步步層層孰可陪,相輪邊日照三臺。
喜歡烝庶皆相逐,惆悵鑾輿尚未回。
金鐸撼風天樂近,仙花含露瑞煙開。
一年一度常如此,愿見文翁百度來。
器琢仙圭美有馀,席珍國寶比難如。
銜花乳燕看調(diào)瑟,衣錦佳人侍讀書。
荀氏門風龍變化,謝家庭樹玉扶疏。
即期寰海隆平日,歸佐吾皇侍玉除。
益友相隨益自強,趨庭問禮日昭彰。
袍新宮錦千人目,馬駿桃花一巷香。
偏愛曾顏終必及,或如韓白亦無妨。
八龍三虎森如也,萬古千秋瑞圣唐。
具體而微太少年,鳳毛五色帶非煙。
倚天長劍看無敵,繞樹號猿已應(yīng)弦。
接士開襟清圣熟,分題得句落花前。
即應(yīng)出將傳家法,圣澤恩波浩浩然。
淚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冢離離。
年長于吾未得力,家貧拋爾去多時。
鴻沖□□霜中斷,蕙雜黃蒿冢上衰。
恩愛苦情拋未得,不堪回首步遲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