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178,分9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生卒】:1097—1169 【介紹】: 楊一作揚。宋臨江清江人,字補之。一說名補之,字無咎。自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紫陽居士。寓居洪州南昌。高宗朝累征不起。繪畫擅墨梅,變水墨點瓣為白描圈線,顯梅之清疏淡雅。水墨人物師法李公麟。書學歐陽詢,筆勢勁利。今存《逃禪詞》,風格婉麗。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7—1171 【介紹】: 宋臨江軍清江人,字補之,一作名補之,字無咎,號逃禪老人,又號清夷長者。善書畫,所畫水墨人物學李伯時,尤善作墨梅。亦工詞,有《逃禪詞》。高宗時,以不直秦檜所為,累征不起。全宋詩
揚無咎(一○九七~一一七一),字補之,號逃禪老人,又號清夷長者,清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晚寓南昌。高宗朝累徵不起。善畫梅,有透梅肝膽入梅心之譽。孝宗乾道七年卒,年七十五(《全宋詞》冊二)。有《逃禪詞》一卷傳世。事見《皇宋書錄》卷下、《圖繪寶鑒》卷四、《書史會要》卷六。詞學圖錄
楊無咎(1097-1171) 字補之,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自稱為草玄(揚雄)后裔,故其書姓從"扌"不從"木"。清江(今屬江西)人。恥于依附秦檜,屢被徵召而不就。向子諲晚年居新淦(今江西新干)薌林,二人常詩酒唱和。精書畫,所作墨梅深受珍視,傳世作品有乾道元年(1165)作《四梅圖》卷及《雪梅圖》卷,《雪梅圖》卷首有揚補之自用印三方,卷末有海野老農(nóng)曾覿題詩并識。有《逃禪詞》,收入《宋六十名家詞》。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楊補之(一○九七——一一七一),字無咎,號逃禪老人,又號清夷長者,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以詩薦于朝,試禮部不偶,不復事舉子業(yè)。高宗朝以不直秦檜,累徵不起。工書畫,字得歐虞筆法,善作墨梅,進于皇帝,上笑曰「村梅也」,因自名「村梅」。有詞集《逃禪詞》。見《圖繪寶鑒》卷四,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二。
詞
夜來六出飛花,又催寂寞袁門閉。
幽齋無寐,寒欺衾布,明吞窗紙。
起步閑庭,月華交映,長空如水。
便乘風欲去,凌云直上,青冥際、騎箕尾。
誰信團成和氣。
在賢侯、笑談聲里。
咸驚句琢瓊瑰,端是錦纏腸胃。
宿麥連云,遺蝗入地,田家知未。
更明年看取,東阡北陌,黃云萬里。
曉來雨歇風生,素商乍入鴛鴦浦。
紅蕖翠蓋,不知西帝,神游何處。
羅綺叢中,是誰相慕,憑肩私語。
似漢皋佩解,桃源人去,成思憶、空凝佇。
肯為風流令尹,把芳心、雙雙分付。
碧紗對引,朱衣前導,應須此去。
好揖清香,盛邀佳客,杯行無數(shù)。
喚瑤姬并立,如花并蒂,唱黃金縷。
西湖天下應如是。
誰喚作、真西子。
云凝山秀,日增波媚,宜晴宜雨。
況是深秋,更當遙夜,月華如水。
記詞人解道,丹青妙手,應難寫、真奇語。
往事輸他范蠡。
泛扁舟、仍攜佳麗。
毫端幻出,淡妝濃抹,可人風味。
和靖幽居,老坡遺跡,也應堪記。
更憑君畫我,追隨二老,游千家寺。
雙心小萼。
瑞爐慢炷輕煙初著。
清香已透紅綃幄。
底事多情,玉筍更輕掠。
鬢云側畔□眉角。
妝成曾印鉛華薄。
幾回殢酒襟懷惡。
鶯舌偷傳,低語教人嚼。
玉纖半露。
香檀低應鼉鼓。
逸調響穿空,云不度。
情幾許。
看兩眉碧聚。
為誰訴。
聽敲冰戛玉。
恨云怨雨。
聲聲總在愁處。
放杯未舉。
傾坐驚相顧。
應也腸千縷。
人欲去。
更畫檐細雨。
芝蘭桃李環(huán)圍著。
擁和氣、浮簾幕。
壽斝交飛爭滿酌。
一聲珠串,數(shù)敲牙板,應有梁塵落。
腰金雖重何曾覺。
更看懸魚上麟閣。
不用祖洲尋靈藥。
平時陰德,幾人今日,額手稱安樂。
奇葩珍樹叢叢繞。
望仙隱、蓬萊小。
前枕湖光秋色曉。
荷花今歲,也如人意,不逐西風老。
霞觴獻壽頻頻倒。
瑞靄浮空凝不埽。
定自日邊飛詔早。
芝庭呈秀,桂宮得意,更看明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