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32,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生卒】:1077—1136 【介紹】: 宋僧。和州含山人。十五歲得度受具。后五年,謁長蘆信禪師,得其大略。又謁圓悟于夾山,言下得悟。初主彰教,尋遷住平江虎丘寺,大振臨濟之風。全宋詩
釋紹隆(一○七七~一一三六),和州含山(今屬安徽)人。九歲出家,十五歲削發(fā),二十歲遇長蘆凈照禪師。復謁寶峰湛堂準禪師、黃龍死心禪師。得法于圓悟克勤禪師。初住和州開圣禪院,后主彰教寺,遷住平江府虎丘寺。為南岳下十五世。高宗紹興六年卒,年六十。事見徐林撰塔銘(《續(xù)藏經·虎丘紹隆禪師語錄》附),《嘉泰普燈錄》卷一四、《五燈會元》卷一九、《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一二有傳。今錄詩三十二首。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三
禪師和之含山人也。名紹隆。機投佛果勤禪師。出世開圣。次遷彰教。果還□移居虎丘。時佛果門賢雖有妙喜輩。尚庵居。楚吳衲子惟趨虎丘。故虎丘法筵之盛。無異佛果之住蔣山也。師凡見學流。必以湛堂死心諸宗匠而龜鏡之。蓋師初為大僧。輒知有于長蘆信公。言下因慕。佛果老人造夾山。而道繇寶峰。見器于湛堂。又過黃龍。抗機于死心。抵夾山。適佛果移道林。師從其行。佛果問曰。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豎拳云見么。對曰見。曰頭上安頭。師脫然契證。佛果復召曰。見個甚么。師曰。竹密不妨流水過。佛果深肯之。于是二十載。侍從于果。而隆睡虎之名。飫驚叢社矣。宣和間。辭歸省親。因住褒禪山。靖康改元。領開圣。為建炎之擾。退隱銅峰。尚書李公光。起師居彰教。間有老宿。聞而笑曰。瞌睡虎今插翅矣。紹興癸丑。遷平江之虎丘?;⑶馂槟蠂鹿谥?。懷香請益外。掀禪床喝。大眾之輩。騰騰不絕。僧問。為國開堂一句作么生道。師曰。一愿皇帝萬壽。二愿重臣千秋。曰秖如生佛未興時一著。落在甚么處。師曰。吾常于此切。曰官不容針。更借一問時如何。師曰。據虎頭收虎尾。曰中間事作么生。師曰。草繩自縛漢。曰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師曰。幾行巖下路。少見白頭人。問九旬禁足意旨如何。師曰。理長即就。曰秖如六根不具底人。還禁得也無。師曰。穿過鼻孔。曰學人小出大遇。師曰。降將不斬。曰恁么則和尚放某甲逐便也。師曰。停囚長智。問如何是大道真源。師曰。和泥合水。曰便恁么去時如何。師曰。截斷草鞋跟。問古人到者里因甚么不肯住。師曰。老僧也恁么。曰忽然一刀兩段時如何。師曰。平地神仙。問如何是截鐵之言。師曰。滿口含霜。曰何必如此。師曰。阇黎又作么生。曰痛領一問。師曰。也須吐卻。諸方以師之機。類于五祖。其上堂曰。凡有展托。盡落今時。不展不托。墮坑落塹。直饒風吹不入。水灑不著。簡點將來。自救不了。豈不見道。直似寒潭月影。靜夜鐘聲。隨扣擊以無虧。觸波瀾而不散。猶是生死岸頭事。拈拄杖一劃云。劃斷古人多年葛藤。點頭石。不覺拊掌大笑。且道。笑個甚么。腦后見腮。莫與往來。又曰。目前無法。萬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難辨。不是目前法。觸處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離見聞覺知。雖然如是。也須踏著它向上關棙子始得。所以道。羅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佛祖不安排。至今無處所。如是則不勞斂念。樓閣門開。寸步不移。百城俱到。還委悉么。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諸方又以師語類于白云。白云端和尚嘗立祖堂。昭享先澤師追繹其事。圖其像而安奉之。故有語曰。天子之廟九。諸候之廟七。況金輪世譜。寧甘草草飲水。遽昧其源。于義安乎。于是叢林咸遵行焉。師前后據室。嚴展化儀。不以獅乳。暴迸非器。所以得法于師者。氣宇如王。丙辰五月。佛果訃始至。師乃白眾曰。當以第一座宗達。承虎丘院事。復索筆書最后法語。儼然化去。壽六十。坐四十五夏。塔于本山。有門人應庵華禪師。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二
釋紹隆,合山人也。年九歲辭親,投佛慧院,六年得度,受具足戒,精研律部五夏,而后游方。首訪長蘆信,得其大略而已。一日,見有僧傳圓悟勤語錄,隆讀之,歡曰:“想酢生液,雖未得澆腸沃胃,要且使人慶快,但恨未聆謦咳耳。”遂至寶峰,依湛堂。次見黃龍死心,然后參圓悟于夾山。一日,入室,圓悟問曰:“見見之時,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悟忽舉拳曰:“還見么?”隆曰:“見?!蔽蛟唬骸邦^上安頭?!甭÷劊撊黄踝C。悟曰:“見個什么?”隆對曰:“竹密不妨流水過?!蔽蚴卓现?,俾掌藏錀。有僧問于圓悟,曰:“隆藏主其柔易若此,烏能為哉?”悟笑曰:“瞌睡虎耳。”后因圓悟回蜀,隆乃住邑之城西開圣。宋建炎間,結廬于桐峰之下,郡守李光延居彰教。次遷虎邱,道大顯著。嘗登座云:“此柱杖一劃,劃斷生法師多年葛藤,有人于此著眼,知前阿師住此山者都從一鼻孔出氣,庶不負點頭石,拊掌一笑也?!币蜃防[白云端立祖堂故事,乃曰:“為人之后,不能躬行遺訓,于義安乎?”遂圖像奉安,題贊其上。達摩贊曰:“闔國人難挽,西攜只履歸。只應熊耳月,千古冷光輝?!卑僬少澰唬骸把咐缀鹌瞥翁对?,當下曾經三日聾。去郤膏肓必死疾,叢林從此有家風?!遍_山明教大師贊曰:“春至百花觸處開,幽香旖旎襲人來。臨風無限深深意,聲色堆中絕點埃?!鄙w白云以百丈海禪師創(chuàng)建禪規(guī)之功,宜配享達摩,可謂知本矣。隆既為贊,且發(fā)明其道,亦為知禮者歟。紹興六年丙辰示微恙,白眾曰:“當以首座宗達承院事。”索筆,大書伽陀曰:“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所以佛法,無有剩語?!奔吁枚?,年六十,夏四十五,塔于寺之西南隅。司農少卿徐林銘曰:“于穆初祖,一花東土。讖至馬駒,益昭益著。派衍而蕃,實惟圓悟。圓悟得師,如馬之縶。大座虎丘,雷動云騖。臨濟中興,楊岐再住。只履忽西,聿嚴龕墓。有神在天,來訶來護。咨爾后昆,展轉流布?!焙笠话倨呤哪?,當元至大二年歲在己酉,吳興趙孟頫重書,住山壽永立石。
七言絕句
大地撮來粟米粒,一毫頭上現(xiàn)乾坤。
居家不離途中事,常在途中不出門(宋正受《嘉泰普燈錄》卷二九)。
偈頌
掩室摩竭,杜口毗耶。
面壁九年,黃梅夜渡。
點簡將來,翻成計較。
殊不知日不待火而熱,月不待風而涼。
云龍,風從虎。
作無作,為無為。
悠悠世事空浮沉,自愛白云歲月深。
舉眼盡非凡草木,剛然斷臂覓安心。
寰中天子敕,塞外將軍令。
一句定乾坤,一劍平天下。
牛頭沒,馬頭回,渠無國土。
無位真人,突出難辯甚處。
逢渠擊石火,閃電光得不得。
萬里浮云捲碧天,年年此夜十分圓。
令人轉憶寒山子,說似吾心恰宛然。
眼里不著沙,耳里不著水。
堪笑老俱胝,無端豎一指。
大智圓明,體無向背。
凝然湛寂,彌滿太虛。
覆蓋乾坤,常光獨露。
削蹤滅跡,離相絕名。
炎暑蒸人汗似湯,鹽官用底豈尋常。
輕搖休問犀牛在,拈出清風宇宙涼。
一滴水,一滴凍,喝下風雷彰大用。
棒頭點出眼睛來,照了諸相悉空洞。
出門撞著須菩提,拶破虛空全體露。
一片虛凝絕謂情,萬里清光飛玉兔。
目前無法,萬象森然。
意在目前,突出難辨。
離四句,絕百非,閫外風光誰得知。
牛頭沒,馬頭回,空生巖畔碧崔嵬。
一口吸西江,一句該萬象。
一月普現(xiàn)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重重主伴,歷歷交參。
品匯茲彰,人天正眼。
如斯告報,只要知歸。
茍或未然,便見生死。
交謝寒暑,迭遷北里。
豪家昨日歌兮今日哭。
光非照境,境亦非存。
光境俱忘,復是何物。
百草頭上,罷卻干戈。
日日日東出,日日日西沒。
人命在呼吸,百年輕倏忽。
驀地得逢渠,掀翻生死窟。
放出遼天鶻,萬重云一突。
示現(xiàn)天宮補處身,堯風舜日耀乾坤。
今朝共祝南山壽,萬國來朝萬乘尊。
大地撮來粟米粒,一毛頭上現(xiàn)乾坤。
居家不離途中事,常在途中不出門。
喝一喝。
田地隱密,鬼家活計。
從空放下,坐井窺天。
虎丘門下,不說老婆禪。
只要諸人眼橫鼻直,三十年后免得敲■(忄窘)打瓦。
物宜求新,人宜求舊。
不起于座,現(xiàn)諸威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