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史道(共 2 首) 五律 1古體 1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5—1554 【介紹】: 明順天府涿州人,字克弘,號鹿野。正德十二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劾罷順天巡撫劉逵己。嘉靖十五年擢大同巡撫,創(chuàng)建五堡,聲勢聯(lián)絡,開拓田土以給邊糧。官至兵部尚書。
維基
史道(1486年—1555年),字克弘,號鹿野,直隸順天府涿州人。正德癸酉解元,丁丑進士。嘉靖初,曾出使朝鮮。累官兵部尚書。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會試聯(lián)捷,未及廷對,翁柏庵去世。史道哀毀過禮,廬于墓側。正德十二年(1517年)應丁丑科殿試,名列二甲,選翰林院庶吉士,十四年八月授兵科給事中,劾罷順天巡撫劉達,救吏部尚書王瓊。嘉靖改元,奉命賜玉帶一品服,出使朝鮮,饋贐一無所受,雖《皇華集》亦卻之。朝鮮國王以史道之清介奏聞,且以《皇華集》封進。敕禮部頒給。回國后升山西按察司僉事,因彈劾大學士楊廷和被下詔獄,二年(1523年)二月貶河南南陽府通判,再貶金壇縣縣丞。三年八月恢復給事中官職,四年起復,升授河南按察司僉事,六年十一月升光祿寺少卿,九年二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十年正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十一年十二月升大理寺卿,十二年五月廷推時失誤被吏部尚書汪鋐所劾,降為山西布政司右參議,尋令閑住。嘉靖十五年(1538年)十一月起復,擢授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十六年三月韃虜入侵大同,總兵官梁震斬首百馀級,梁震、史道俱升官一級,史道晉右副都御史,十八年十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如故,二十年六月升兵部左侍郎,令回部管事,二十一年二月因山西三關失事,被革職為民。嘉靖二十九年六月,俺答入寇至京師,史道被重新起用,令赴京聽用,三十年二月以考察致仕。不久因俺答多次要求開放馬市交易,史道再次被任命以原職兼右僉都御史,前赴大同經(jīng)略邊事。七月因成功主持馬市交易,升兵部尚書,十月回京協(xié)理戎政,不久因科道彈劾,乞休歸。十一月加太子少保,蔭一子兼錦衣衛(wèi)百戶。
五言律詩
忍齋 明 · 史道
五言律詩
羨子希賢志,以忍作齋名。
逆意終如意,難行便好行。
還將欲從理,莫使氣移情。
執(zhí)此行能久,無勞樂自生。

古風
我來東國見鄭子,其人通儻仍秀美。
自言結構鼎津涯,十客相親情莫比。
歲寒三友為知心,霜叢晚節(jié)尤可欽。
石生水曹亦不要,交游往往投儒林。
陶褚二士莫逆久,管城約向玄香守。
朝朝暮暮寧暫離,不在詩篇即杯酒。
鄭子鄭子我所嘉,我憶此客真堪嗟。
縱與偕來一邀見,柰我悤悤歸使華。
按:余奉命來。鄭子逆于江上。往復月馀。朝暮時一見之。甚有英邁俊逸之氣。茲余將復渡江而西。以譯士樸址。來求忍齋十玩堂詩。余方悤悤行色。勉賦數(shù)句以答。亦以酬其勞而識其別云。正德辛巳臘月廿日。賜進士出身。欽差副使兵科給事中,侍經(jīng)筵官,前翰林院庶吉士涿鹿史道。書于義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