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選項
精確匹配
只顯示相關詩句
位置
任意
詩題
詩句
上下句
律中聯(lián)句
第1句
第2句
第3句
第4句
第5句
第6句
第7句
第8句
第
任意
1
2
3
4
5
6
7
字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任何朝代
先秦
秦
漢
魏晉
南北朝
隋
唐
宋
遼、金、元
明
清
近現代
當代
體裁
所有
絕句
律詩
排律
五絕
七絕
五律
七律
五排
七排
五言律絕
七言律絕
詩
詞
散曲
古風
五言古風
七言古風
樂府
古風、樂府
騷
四言
五言
六言
七言
偈、頌
聯(lián)
其他
韻部
所有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一董
二腫
三講
四紙
五尾
六語
七麌
八薺
九蟹
十賄
十一軫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銑
十七筱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二十一馬
二十二養(yǎng)
二十三梗
二十四迥
二十五有
二十六寢
二十七感
二十八儉
二十九豏
一送
二宋
三絳
四寘
五未
六御
七遇
八霽
九泰
十卦
十一隊
十二震
十三問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諫
十七霰
十八嘯
十九效
二十號
二十一個
二十二祃
二十三漾
二十四敬
二十五徑
二十六宥
二十七沁
二十八勘
二十九艷
三十陷
一屋
二沃
三覺
四質
五物
六月
七曷
八黠
九屑
十藥
十一陌
十二錫
十三職
十四緝
十五合
十六葉
十七洽
東冬
董腫送宋
江陽
講養(yǎng)絳漾
支微齊灰(半)
紙尾薺賄(半)寘未霽泰(半)隊(半)
魚虞
語麌御遇
佳(半)灰(半)
蟹賄(半)泰(半)卦(半)隊(半)
真文元(半)
軫吻阮(半)震問愿(半)
元(半)寒刪先
阮(半)旱潸銑愿(半)翰諫霰
蕭肴豪
筱巧皓嘯效號
哿個
佳(半)麻
馬卦(半)祃
庚青蒸
梗迥敬徑
有宥
寢沁
覃鹽咸
感儉豏勘艷陷
屋沃
覺藥
質陌錫職緝
物月曷黠屑葉
合洽
詩文庫
明
張佳胤
(共 48 首)
五律
10
七律
20
七絕
6
五排
2
古體
10
作品不分行
共20,分1頁顯示
1
七言律詩
登會寧原上作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黯淡山城古會州,胡天雙目盡高丘。
春深柳色猶霜雪,日落邊聲起戍樓。
塞雁啼云皆北向,濁河歸漢亦東流。
乘槎豈是窮原使,投筆虛疑定遠侯。
登函關城樓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樓上春云雉堞齊,秦川芳草共萋萋。
黃看雨后河流急,青入窗中華岳低。
客久獨憑三尺劍,時清何用一丸泥。
登高眺極鄉(xiāng)心起,關樹重遮萬嶺西。
閱視南寧城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炎郊春望白云浮,指顧提封一瞬收。
睥睨青依千嶂出,樓臺聲繞二江流。
當時銅柱留遺事,此日旌旗豈漫游。
敢告邊關司牧者,西南輕重本邕州。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南寧府部
登滇城觀兵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城上西風落客衣,炎旌木葉未全稀。
高臺寒并方旄立,列嶂青從埤堄歸。
壁壘秋聲傳夜柝,昆池烽色半魚磯。
王師何日收新郡,徙倚浮云正北飛。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云南總部
九日集圓通寺有懷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并馬珠林金殿開,兼天云氣五華來。
黃花滿地他鄉(xiāng)色,白雁凌霜返照回。
短發(fā)風前頻落帽,愁心秋到趁銜杯。
不知絕塞持纓者,此日遙臨何處臺。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曲靖府部
自漾備趨金齒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五月江聲走白沙,沙邊石氣盡煙霞。
峰陰寒積何年雪,瘴雨香生古樹花。
獨立南荒成萬里,每憑北斗問三巴。
蘭津已說明朝渡,絕域虛凝漢使槎。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蒙化府部
登岱
其一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張衡曾賦四愁詩,東望相從及此時。
翠壁千盤隨杖轉,丹梯一線自天垂。
瑤函偶拾神人字,絳節(jié)高居玉女祠。
囊里按圖分五岳,真形微被地靈窺。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泰山部
其二
七言律詩
青空寒露滴芙蓉,拄頰天門倚岱宗。
漢草相傳司馬筆,秦官猶寄大夫松。
參差三觀疲雙目,巀嶪千巖藉短筇。
方內名山探欲遍,晚年始遇丈人峰。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泰山部
其三
七言律詩
天雞聽罷曙將分,劍倚峰頭接斗文。
髣髴白知山下水,升騰紅吐海東云。
煙霄身擁三千丈,封禪書傳七十君。
怪底衣裾常五色,由來岳氣已氤氳。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泰山部
其四
七言律詩
日月雙從岱頂懸,每依帝座挽青煙。
秦碑突兀青天上,仙島微茫大海前。
寓目好看吳苑馬,頫身??辨汶陽田。
山中縱失襄城駕,猶勝風塵在市廛。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泰山部
游棲巖寺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獨上云門覽大荒,橫山樓殿自隋唐。
松搖萬古龍鱗動,杖入諸天鶴路長。
今古浮名俱幻寂,乾坤風色各蒼茫。
塵心合共藤蘿約,笑拾峰頭明月光。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中條山部
過九華作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倚杖貪看紫翠重,謫仙人號九華峰。
中天玉柱參差出,萬壑朱霞次第封。
地壓長江標砥障,云垂并蒂擁芙蓉。
平生自負蓮花掌,過此休談五岳蹤。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九華山部
擬登焦山會風浪不果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孤峰東插海門青,眼底煙波動沓冥。
不為雄風翻巨浪,好將片席破滄溟。
江天虛擬磨崖賦,石壁誰探瘞鶴銘。
自是勝游難并得,豈因詞客妒山靈。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焦山部
蘭滄橋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疊嶺遙知萬馬愁,蘭津西渡赤虹浮。
黿鼉駕浪聲齊動,鳥雀飛空影并收。
纜束長江標絕壁,天懸雙鏡照中流。
當時漢卒勞歌地,翻若于今作壯游。
按:
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橋梁部
謁伏波祠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樓船東系大江村,敬吊先生廟貌尊。
豈是中原無薏苡,遂留遺恨在乾坤。
殊方事業(yè)標孤柱,異代心思此一樽。
虛擬封侯來絕域,漢家今已閉關門
(世宗久絕安南貢使)
。
閱武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承平不講六韜文,教士春原盡日曛。
營勢總然成虎豹,陣圖曾否象風云。
關山鎖鑰孤城重,天地華夷一郡分。
莫道南方難用武,斯民舊號伏波軍。
游白云精舍懷董幼海年丈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青山東峙大江圍,遷客遺居傍翠微。
倒聽泉聲嵓畔落,西來霞氣洞中飛。
誅茅祗解談高致,折檻誰憐履禍機。
前席生還今不賤,遐荒儻記白云扉
(公時召還為太仆少卿)
。
游思陵山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雨后春明野望開,旌旗同上最高臺。
千山指點華夷界,二水遙從左右來。
戰(zhàn)伐當年俱寇壘,太平今日共尊罍。
流連豈是耽丘壑,懷古應憐制粵才。
行部南寧風氣明麗喜而賦之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浮云東去接昆崙,雨過春明水竹村。
馬上稱心無瘴癘,粵南此地自乾坤。
金城迤邐雙流抱,銅柱崔嵬萬古尊。
數載炎荒經歷盡,宦情吾擬在中原。
贈陳舊溪任金州
明 ·
張佳胤
七言律詩
黃綬從來重典簽,瀟湘云盡望中淹。
夷方久已供王稅,吳下猶聞拔孝廉。
溪洞南來勾漏近,鷓鴣啼處荔枝甜。
知君抱有匡時略,好把青萍試手拈。
共20,分1頁顯示
1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