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晏璧(共 73 首) 七律 1七絕 72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廬陵人,字彥文。素有文名。永樂間曾任徐州判官。后累遷至山東按察司僉事。著有《史鉞》。
共73,分4頁顯示   2  3  4 下一頁
七言律詩
桑乾秋漲 明 · 晏璧
七言律詩
八月桑乾秋序平,狂瀾百折浪濤驚。
天兵移海水欲立,河伯取山宮未成。
蛟蜃群趨疑故穴,鶤鵬騫舉任前程。
幾回待渡思舟楫,亂石穿江無限情。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桑乾水部

七言絕句
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山為地之形勢,水為地之脈絡(luò),皆扶輿清淑之氣所鐘,和順積中,英華發(fā)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孟子曰:原泉混混,喻道體也。文人才子,適興而詠歌之者,宜哉。且濟南為譚子國,附庸于齊,南距泰山百馀里??つ先餅辇埗?,巖穴外阻而中豁,徑路斗折而蛇行,多怪石幽泉,能出云氣,作雷雨。泉脈環(huán)內(nèi)外城,凡七十有二:曰趵突、曰玉環(huán)、曰珍珠、曰漱玉、曰醴泉、曰甘露、曰金線、曰蜜脂、曰白龍、曰黑虎、曰芙蓉、曰柳絮、曰金沙、曰白公、曰孝感、曰無憂、曰洗缽、曰濯纓。虞舜耕于歷山,故濟南以歷城名邑,有虞舜祠。東坡先生書歐陽文忠公舜泉詩刻于石。永樂二年,持憲節(jié)來濟南。休沐之暇,與大夫君子升高眺遠,凝眸而挹山色,洗耳以聽泉流。綺管繡錯,黛蓄膏渟,誠中州之奇觀也。抑天造而地設(shè),豈人力所能為哉。昔柳子厚嘗記柳、永二州山水,怪造物者不為之于中州,而列于荒服,使千萬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勞而無用于神者。今濟南環(huán)城不一舍許,而七十二泉獻秀呈奇,是造物者為之于中州,使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亦勞而無用于神者。予故取而詠之。惜無柳子之才足以發(fā)揚山水之勝。詩成,濟南太守太原楊有溶請鋟梓以傳,且賀曰:斯泉也,閱古今而不能售。詩而詠之,是泉之遭也。余遂書之以附左云。
渴馬崖前水滿川,江心泉迸蕊珠圓。
濟南七十泉流乳,趵突洵稱第一泉。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其二 金線泉
七言絕句
水紋浮綠影搖金,倒挽銀河百尺深。
中有錦鱗三十六,碧波蕩漾任浮沉。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其三 杜康泉
七言絕句
甘泉一派舜祠下,此地千年說杜君。
不是重華嘗嗜酒,幾卮聊藉解南薰。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其四 朱公泉
七言絕句
陶公已泛五湖船,尚有芳名寄此泉。
縈繞柏鄉(xiāng)風(fēng)日永,濟南別有一山川。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其五 白公泉
七言絕句
白公當(dāng)日浚清渠,可灌秋田十頃馀。
千載齊民沾地利,離離禾黍秀郊墟。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其六 舜泉
七言絕句
巍巍舜廟歷城南,中有清泉味極甘。
流出迎祥仙館去,汪汪千頃碧如藍。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其七 濯纓泉
七言絕句
石罅流泉可濯纓,夐無斧鑿自天成。
一清應(yīng)挽銀河水,應(yīng)笑滄浪浪得名。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其八 甘露泉
七言絕句
盤谷清泉一派長,味甘卻似飲天漿。
何須沆瀣分仙掌,滴滴斟來透骨涼。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其九 獨孤泉
七言絕句
天麻山北水盈渠,山水流傳姓獨孤。
藥嶺蘢蔥含紫翠,清流豈受俗塵污。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其十 湛露泉
七言絕句
泉如湛露味甘香,潤入三焦齒頰涼。
通樂古園饒爽氣,厭厭夜飲醉無妨。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二妃釐降有虞城,城下流泉冽且清。
麥壟黍田資潤澤,田公擊壤樂升平。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阿姑遺跡渺煙蘿,贏得流泉尚姓羅。
陵谷變遷無限感,至今于越慕曹娥。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齊城孝子格天心,井涌清泉冽且深。
躍鯉臥冰非好異,流傳勝事到于今。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泉脈盤回似玉環(huán),天留勝地在人間。
溫泉曾被楊妃辱,故引清流到歷山。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南泉漱玉派匡廬,應(yīng)是云門瀑布馀。
月照波心清可鑒,豈無湘女解瓊琚。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泉流北澗瀑飛瓊,靜日如聞漱玉聲。
纖手掬來清徹骨,高人宜爾濯塵纓。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禪林南面有流泉,流出明珠顆顆圓。
一脈清泠猶合浦,月明老蚌吐深淵。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白云樓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紅。
淵客泣來無覓處,恐隨流水入龍宮。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佛頂巍巍青插天,滴來甘露化流泉。
南風(fēng)六月為霖雨,遠借恩波溉井田。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泉部


共73,分4頁顯示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