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王淮(共 14 首) 五律 3七律 5古體 6 作品不分行

古風(fēng)
老龍不識天有數(shù),剛要為霖觸天怒。
天呼六丁驅(qū)下來,不容駐腳天街路。
雷神伐鼓云揚旗,火鞭亂打列缺馳。
海波起立一千丈,陽侯叫噪馮夷嘻。
泥鰍土蟮妖鬼技,側(cè)睨坳洼務(wù)得志。
那知龍抱九土憂,弭角摧鱗潛出涕。
哀哉九土毛骨焦,蝦蟆蜥蜴擔(dān)工勞。
爾龍穩(wěn)穩(wěn)臥海窟,再莫多事生驚濤。
海中雖無五花樹,海中綽有寬閑地。
朝吐扶桑白日光,暮吞細柳赪霞氣。
我聞北周是太荒,一團陰氣余無陽。
何不銜取玉燭上天去,曬破鰲足八極俱輝光。

落紅香散東風(fēng)軟,靈巖絡(luò)翠苔紋淺。
閑庭晝永日當(dāng)空,花影團團移未轉(zhuǎn)。
兩雞不識春意佳,棲遲也傍庭前花。
父雞昂然氣雄壯,獨立峰顛發(fā)高唱。
母雞喈喈領(lǐng)七雛,且行且逐鳴相呼。
兩雛依依挾母腋,母力已勞兒自得。
兩雛啾啾趨母前,有如嬌兒聽母言。
兩雛唧唧隨母后,呼之不前不???。
一雛引首接母蟲,兒腹已飽母腹空。
嗟爾愛雛乃如此,不知爾雛何報爾。
錢翁摹此悅生意,我獨觀之暗流涕。
劬勞難報慈母恩,漂泊江湖復(fù)何濟。
展圖三嘆重摩挲,雞乎雞乎奈爾何!

天臺山,乃在錢塘之南,甌越之間。
上有撐云掛日千丈高峰挺岌巘,下有奔雷噴雪萬仞深壑流潺湲。
銀河倒瀉石梁滑,自非仙風(fēng)道骨誰能攀。
紫芝吹香綠煙暖,碧桃影鎖青霞閑。
是為上清玉平洞天府,樓閣十二神仙寰。
中有綽約兩姝子,玉為肌膚花為顏。
壺里乾坤貯甲子,鼎中龍虎燒靈丹。
彼美劉阮郎,采藥于此攜傾筐。
幽尋遠去不知極,遂使歸路迷羊腸。
載饑載渴日云暮,欲進不進徒徬徨。
且攀桃實當(dāng)饑糧,且掬澗泉為渴漿。
一瓢何處忽流出,知有人家居上方。
再涉一水盤一岡,可人正見雙姝行。
雙姝笑相迎,喜氣回春陽。
問郎來何晚,邀郎歸洞房。
先呼小玉排金門,推鎖窗,水晶鉤掛珊瑚帳,云母屏開玳瑁床。
與郎夙世有緣契,愿郎結(jié)作雙鴛鴦。
四鄰仙客來相賀,手持七寶玻璃觴。
酌郎酒,勸郎嘗,愿郎慎勿思故鄉(xiāng)。
燒鳳燭,坰龍香,五云絢爛流祥光。
青鸞歌,白鶴舞,金童吹簫玉女鼓。
胡麻飯,山羊脯,勸郎飽餐心勿苦。
尤云殢雨昏復(fù)晨,天家日月四時春。
翠禽何事苦饒隔,窗舌喚醒思歸人。
郎思歸心何切切,只為塵根難斷絕。
留郎不住送郎行,袖羅掩面難為情。
攜手行行出洞天,歸尋舊跡都茫然。
但見崩城敗郭慘淡照斜日,荒林故隴蕭瑟凝寒煙。
甫欲詢子孫,子孫已是七葉傳。
甫欲詢故人,故人枯骨消黃泉。
只道山中才半載,豈知世上成千年。
進無所依退無據(jù),卻憶仙家游樂處。
撫心惆悵欲往從,奈此萬壑千峰隔云樹。
仙姝有約不負人,到頭畢竟還相遇。
何人貌此仙家蹤,縞素淅淅回靈風(fēng)。
黃絹索我寫新句,惜無健筆為形容。
舉頭遙望天臺路,赤城霞氣橫天東。
神仙之說未必?zé)o,但恨凡胎俗骨難輕逢。

武陵十里桃花水,遙接仙家洞天里。
桃花不隱洞中春,引得漁郎來問津。
洞中墻屋開村落,石田沙田足耕鑿。
陰連綠樹晝昏昏,鳴雞吠犬東西門。
漁郎相見驚相語,共問今朝是誰主。
秦家虐?逐飛煙,司馬獨主江南天。
尊前論罷長嘆息,醉掩松窗臥苔石。
明朝出洞歸故鄉(xiāng),回首萬壑云茫茫。
山中此景知無有,千載詞人說盈口。
我欲攜書上釣船,洞口去覓桃花源。

翠鬟二八秦宮女,學(xué)得吹簫作鸞語。
芙蓉帳暖護春香,十二樓頭弄云雨。
簫聲飄飄度彩霞,好風(fēng)送上仙人家。
仙人特遣雙鳳下,載入秦宮看桂華。
桂華零落秦宮冷,十二樓頭空月影。
寒螀夜夜斷人腸,雙鳳不來云路長。

梅花雪洗香塵陌,柳淡官橋春一色。
家家對月賞元宵,火樹鰲山高百尺。
九街簫鼓沸春聲,燈下女郎連袂行。
唱盡開元太平曲,月輪已過西樓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