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64—? 【介紹】: 清浙江仁和人,字純生,號見大。曾獨游皋亭諸山探梅,愛二松奇古,因號二松居士。善畫,繪尋丈大幅尤兀傲有奇氣。客粵三十年。工詩。尤深于史學(xué),所撰《蘇詩編注集成》,集以前注家之大成,并可訂正《宋史》之誤。有《韻山堂集》、《二松庵游草》。晚晴簃詩匯·卷一一○
王文誥,字純生,號見大,仁和人。有《韻山堂詩集》。
七言律詩
碧鑒彎環(huán)注上流,鳳林蒼翠滿城頭。
兩峰左右收滄海,一柱西南峙廣州。
云路未遙偏鎖塔,神山得步便登樓。
當年經(jīng)始需民力,遺筑今知有遠謀。
立錐面面水天寬,偪仄身如坐井闌。
日色忽來衣上過,佛容陡落鏡中看。
圣賢清濁惟評酒,耳目聰明孰具官。
祇有名賢遺韻在,清輝常映月團團。
古風
石骨攫土土花碧,溜天飛濤瀉百尺。
五泄輥趨壑底雷,谷應(yīng)山鳴崩礐石。
芒鞋滑印苔蘚斑,冰花著衣珠跳額。
輕身飛越萬湫龍,直從泉頂探泉脈。
泉頂大陂列環(huán)堵,一半頹云壓山脊。
中通巷??里余平,兩傍待建百人宅。
水歸于此百竅并,■({氵眾})流破肋走騞砉。
放下玉簾不上鉤,怪石守之紛列戟。
人傳簾內(nèi)竹林通,悟入空門徑可跡。
瞿曇選佛兼愛身,未肯形骸等閑擲。
瀑泉之上作道場,傍水依巖創(chuàng)規(guī)格。
無端泉寺兩茫茫,興廢亂麻難考覈。
青山白盡老僧頭,簾下無人試雙屐。
空將演說導(dǎo)因緣,一夢精誠動魂魄。
我生蚤以筏喻參,舍法何心究梵冊。
石頭高枕看泉飛,松風謖謖吹茵席。
海月漸藹空,斜注一峰凸。
霜縞披山肩,其趾列積鐵。
夜泉觸耳寒,發(fā)我游興熱。
徑轉(zhuǎn)嘉樹陰,繭步到山裂。
水簾月半垂,簾動映澄澈。
背樹坐莓苔,暗摸辨古碣。
移時月當頂,穹林地成雪。
棲鳥忽翻枝,散花空際撇。
零亂滿衣裾,亭亭自瑩潔。
俄覺蔽浮云,紛紛撲地滅。
攬之不盈手,飄墮玉環(huán)缺。
三五闕珠龜,疑有蟾蜍竊。
豈其朏魄影,天晴還未列。
秉陰竅山川,和光不能泄。
人生類此境,久要匪易結(jié)。
好景亦長明,散去使心折。
夢入露氣清,惟聞歌一闋。
瑤臺落步虛,底事匆匆別。
酌酒條塵慮,隱映泉幽咽。
引指飛一光,太虛無點綴。
三嘆覓回蹤,兀然見屹??。
遙待轉(zhuǎn)重輪,山花已如血。
童山曾曾絕人境,十里五里鳴瀑泉。
巖盩溪厔百盤險,經(jīng)歷九曲乃在山之巔。
山巔濕云起蓬勃,風生兩袖飛濃煙。
大雨滿空壓頭頂,滔滔奔響垂空天。
急呼避雨雨隨至,鴉翻云陣揮雷鞭。
沖雨過崖崖壁立,上有古藤一本勢若羅修椽。
葉密結(jié)曾蓋萬根,攫石蚴蟉而盤旋。
陰翳翠幄得神蔭,石頭枕是虛中眠。
白晝暝暝銀海合,栩栩化作漆園之游仙。
游仙亦在巫山臺,為雨為云去復(fù)來。
天若有情風覺夢。
斷云零雨一吹開。
峰變態(tài),樹倒影,濕翠滿山人度嶺。
斷雨飄絲積靄收,磨出光天照明靚。
遠眺羅浮接云上,支天一面與天并。
神山秀出弱水中,水復(fù)山重路猶梗。
路梗石作梯,大山中辟流。
青泥天風一吹丸,不得結(jié)成圭角當前溪。
潴而為潭潭復(fù)瀉,水信無分于東西。
隨我下山如送客,相將形影何凄凄。
言尋漆珠室,綠衣行酒天雞啼。
洞天藥市引紅翠,池邊沐浴分刀圭。
或再來,無相暌。
觀源洞外泉淙淙,葛翁遺下青竹筇。
化為石脊導(dǎo)我過,馴擾如法騎龍公。
深入洞天春色曉,松門石徑茸芳草。
落花滿院香沈沈,嫣紅淺紫無人掃。
玉女當年載酒來,簫聲吹落鳳凰臺。
曲終都逐仙官去,閑殺飛英點碧苔。
罡風吹衣裂,補綴來片云。
禹步登上界,下視云中君。
神湖遙接夜樂水,傍守青羊作長跪。
白環(huán)之樹丹剛林,空青萬條玉間金。
風泉紛起響琴筑,瑯瑯九奏八會調(diào)仙音。
東極天,浮黎國,老聃一開紫字帙,舉授青真東海童,尹喜玄觀求不得。
求不得,將何之,先吾聞道吾之師。
跽請丫角青童兒,童兒為言子可教。
可教隔一塵,不見瓊花玉蕊更翻新。
朝跨青鸞暮赤鳳,白波浩淼連天津。
紅顏春樹一揮手,日魂月魄自轉(zhuǎn)河車輪。
河車輪,駐景方,他時東海波不揚。
我騎東海青石羊,太清上界封云篆,縹緲三峰環(huán)繞神湖光。
子盍求我樂池上,神虎銷魔一軸開琳瑯。
尹喜授記別,童兒狡獪掉此舌。
東華玉女擊西盈,神真自向華存說。
上元降敕扶廣山,六甲靈飛授劉徹。
蟠桃歲熟閱三千,尹喜頭顱卉回雪,知否曾來學(xué)寶訣。
我今喚起石羊群,太霞一曲排空聞。
袖得三峰歸下界,繪圖一炷妙香薰。
笠屐壞色衣,沖雨尋飛泉。
楓人躡我后,維摩導(dǎo)我前。
緣崖面峭壁,震驚兩耳邊。
竭蹶赴山亭,大叫龍噴涎。
急溜瀉巖肋,下注磽確穿。
破空一激響,個個冰花圓。
忽為蝴蝶飛,十百回翩躚。
撲散萬銀竹,蕩開千爐煙。
中洼一丈石,跡之見藕船。
駕言汎天湖,鼓枻凌顛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