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藥入聲 落 薄 鶴 閣 壑 寞 郭 托 酌 漠 泊 略 腳 惡 作 雀 樂 [哀樂]廓 託 卻 昨 弱 躍 洛 縛 萼 鵲 約 索 著 [同著]著 諾 爵 削 鑰 錯 橐 絡(luò) 謔 博 箔 幕 鑠 虐 藥 嚼 柝 籜 藿 灼 若 鐸 怍 霍 鑿 礴 瘼 愕 鶚 屩 爍 酢 籥 勺 鍔 攫 粕 噱 搏 杓 度 [謀也]酪 崿 鱷 彴 涸 各 蠖 斫 莫 掠 雘 貉 綽 讬 [同托]恪 鄂 鑊 拓 瀹 諤 瘧 穫 堊 萚 膜 [肉膜]膊 珞 雒 魄 噩 槨 笮 駱 箬 矱 擴 摸 爚 爝 镈 臛 腭 襮 遌 堮 繳 [矰繳]玃 格 [樹枝也]妁 烙 ? 醵 饦 濼 咢 龠 鞟 礡 亳 澤 [星名]钁 獲 蒻 擱 斮 焯 [明亮]礿 蠚 矍 暯 獲 彍 ? 艧 蹻 硌 鏌 臄 躩 陌 郝 逴 皭 霩 熇 [與謞同]芍 柞 瞙 矐 皵 戄 踱 ? 躒 靃 篗 鑮 煿 臒 漷 岝 欂 ? 皬 鄚 糳 昔 愨 汋 婥 蒦 ? 燋 躇 [超也]? ? 轢 攉 嗃 婼 ? 湂 ? 咯 鷇 貜 迮 謞 犦 碏 楉 蒪 袥 ? ? 飵 貈 蠼 ? ? 塻 琧 嬳 仢 檴 侂 獵 ? 踖 庹 岞 ? ? 汑 鄀 蝁 [更多…]
|
漢語字典亳 拼音:bó 韻部:藥 〈名〉
康熙字典亳
説文解字亳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京兆杜陵亭也。六國表。湯起于亳。徐廣曰。京兆杜縣有亳亭。錢氏大昕史記攷異曰。殷本紀(jì)。湯始居亳?;矢χk曰。梁國榖熟爲(wèi)南亳。湯所都也。立政三亳。皆非京兆之亳亭。秦本紀(jì)。寧公二年遣兵伐蕩社。三年與亳戰(zhàn)。亳王奔戎。遂滅蕩社。徐廣云。蕩一作湯。社一作杜?;矢χk以爲(wèi)亳號湯。西夷之國。又云。周桓王時自有亳王號湯。非殷也。封禪書于杜亳有三杜主之祠。葢京兆之亳。乃戎王號湯者之邑。徐廣以爲(wèi)殷湯所起。其不然乎。然此篇稱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乃述禹興西羌、周始豐鎬、而及湯之起亳。則史公固以關(guān)中之亳系之湯矣。按許不言三亳、而獨言杜陵亳亭者。正爲(wèi)其字從高。則以此亭當(dāng)之也。然十里一亭者秦制。亳亭之名秦漢乃有之。亳之字固不起於亭也。以解字爲(wèi)書。不得不有涉於皮傅者。從高省。乇聲。旁各切。五部。古亦借薄爲(wèi)之。如禮記薄社北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