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褒女惑周 褒女滅周
典出《國語》卷七〈晉語一·史蘇論獻(xiàn)公伐驪戎勝而不吉〉~255~
- 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褒姒有寵,生伯服,于是乎與虢石甫比,逐太子宜臼而立伯服。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今晉寡德而安俘女,又增其寵,雖當(dāng)三季之王,不亦可乎?且其兆云:「挾以銜骨,齒牙為猾?!刮也贩ンP,龜往離散以應(yīng)我。夫若是,賊之兆也,非吾宅也,離則有之。不跨其國,可謂挾乎?不得其君,能銜骨乎?若跨其國而得其君,雖逢齒牙,以猾其中,誰云不從?諸夏從戎,非敗而何?從政者不...[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顏無。
-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暫蒙塵。
- 妲己滅紂,褒女惑周。天維蕩復(fù),職此之由。
不事周
典出《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222~
- 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顾焯尤ァJ妪R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yǎng)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茍非夷齊心,豈得無戰(zhàn)爭。
- 采薇易為山,何必登首陽。
- 以我采薇意,傳之天姥岑。
釣周 太傅翊周
典出《史記》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477~
-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于呂,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時(shí),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yàn)槭?,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于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于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dāng)有圣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构侍栔?..[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超超渭濱器,落落山西名。
- 垂綸非釣國,好學(xué)異希顏。
- 因爾幽芳喻昔賢,磻溪冷坐權(quán)門咽。
共工觸不周
典出《淮南子》卷三〈天文訓(xùn)〉~80~
-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顧周
典出《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265~
- 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shí)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li>
例句: [更多...]
- 周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 慚和周郎應(yīng)見顧,感知大造竟無窮。
- 坐中知密顧,微笑是周郎。
公旦思周
典出《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
- 周公在豐,病,將沒,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離成王?!怪芄茸洌赏跻嘧?,葬周公于畢,從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例句:
故園宗周
典出《毛詩正義》卷四之一〈國風(fēng)·王風(fēng)·黍離〉~47~
- 毛詩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東漢·鄭玄箋:「宗周,鎬京也。謂之西周;周王城也,謂之東周。幽王之亂而宗周滅,平王東遷,政遂微弱,下列于諸侯。」
御史除周 馬周
典出《舊唐書》卷七十四〈馬周列傳〉~262~
- 馬周字賓王,清河茌平人也。少孤貧好學(xué),尤精詩、傳,落拓不為州里所敬。武德中,補(bǔ)博州助教,日飲醇酎,不以講授為事。刺史達(dá)奚恕屢加咎責(zé),周乃拂衣游于曹、汴,又為浚儀令崔賢首所辱,遂感激西游長安。宿于新豐逆旅,主人唯供諸商販而不顧待周,遂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dú)酌,主人深異之。至京師,舍于中郎將常何之家。貞觀三年,太宗令百僚上書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經(jīng)學(xué),周乃為何陳便宜二十馀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詳細(xì)]
孔子思周
典出《論語注疏·八佾》~28~
- 子曰:「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li>
莊周
典出《史記》卷六十三《老子列傳》附《莊周傳》
-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shí)。其學(xué)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馀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蹠、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shù)。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shí)。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nèi)濉⒛?,雖當(dāng)世宿學(xué)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若見凈名居士語,逍遙全不讓莊生。
- 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園書。及此聞溪漏,方欣驗(yàn)尾閭。
- 清論不知莊叟達(dá),死交空歡趙岐忙。
閔周
典出《毛詩正義》卷四之一〈國風(fēng)·王風(fēng)·黍離〉
-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shí)。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詳細(xì)]
例句: [更多...]
- 回首降幡下,已見黍離離。
- 黍離緣底事,撩我起長嘆。
- 黍稷聞興嘆,瓊瑤畏見投。
譙周
典出《三國志》卷四十二《蜀書·譙周傳》
- 譙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國人也?!苡坠?,與母兄同居。既長,耽古篤學(xué),家貧未嘗問產(chǎn)業(yè),誦讀典籍,欣然獨(dú)笑,以忘寢食。研精六經(jīng),尤善書札?!筮w光祿大夫,位亞九列。周雖不與政事,以儒行見禮,時(shí)訪大議,輒據(jù)經(jīng)以對,而后生好事者亦咨問所疑焉。景耀六年冬,魏大將軍鄧艾克江由,長驅(qū)而前?!茉唬骸阜浇駯|吳未賓,事勢不得不受,受之之后,不得不禮。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請身詣京都,以古義爭之?!贡?..[詳細(xì)]
例句:
汝南周
典出《南齊書》卷四十一〈周颙列傳〉~730~
- 周颙字彥倫,汝南安城人。晉左光祿大夫顗七世孫也。祖虎頭,員外常侍。父恂,歸鄉(xiāng)相?!粘?,出為剡令,有恩惠,百姓思之。還歷邵陵王南中郎三府參軍。太祖輔政,引接颙。颙善尺牘,沈攸之送絕交書,太祖口授令颙裁答。轉(zhuǎn)齊臺殿中郎。建元初,為長沙王參軍,后軍參軍,山陰令?!J音辭辯麗,出言不窮,宮商朱紫,發(fā)口成句。汎涉百家,長于佛理?!J于鐘山西立隱舍,休沐則歸之。轉(zhuǎn)太子仆,兼著作,撰起居注。遷中書郎,...[詳細(xì)]
三周
典出《禮記·婚禮》
-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婿執(zhí)雁入,揖讓升堂……降出,御婦車,而婿授綏,御輪三周,先俟于門外。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固啤た追f達(dá)疏:「御輪三周者,謂婿御婦車之輪三匝,然后御者代婿御之。」
例句:
伊周
典出《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贊》
- 「周勃為布衣時(shí),鄙樸庸人,至登輔佐,匡國家難,誅諸呂,立孝文,為漢伊周,何其盛也!」唐·顏師古注:「處伊尹、周公之任?!?/li>
例句:
玉馬朝周
典出《藝文類聚》卷九十九〈祥瑞部下·馬〉~74~
- 《瑞應(yīng)圖》曰:玉馬者。王者清明尊賢則至。
例句:
孔周
典出《昭明文選》卷十五東漢·張平子(衡)《歸田賦》
- 「彈五弦之妙指,詠周孔之圖書。」唐·李善注:「周,周公;孔,孔子也?!?/li>
例句:
- 軒皇竟磨滅,周孔亦衰老。
- 周孔傳文教,蕭曹授武經(j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