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694七絶 5781五律 3480七律 5280五排 246七排 21 317四言 21六言 125古體 727樂府 109 7 56 5辭賦 3 9其他 97聯(lián) 63
組詞:詞首
對仗:對語
漢語字典
拼音:tí  韻部:
  • 〔~婁〕中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舞曲名。
康熙字典

  •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 (齊韻)
  • 說文》趧婁,四夷之舞,各自有由。
  • 按:周禮·春官》作鞮鞻。
  •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 (齊韻)
  • 義同。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趧婁、逗。四夷之舞各自有曲。趧婁、今周禮作鞮鞻氏。注云。鞻讀爲屨。鞮屨、四夷舞者屝也。今時倡蹋??沓行者自有屝。按今說文革部。鞮、革履也。無鞻字。釋文引說文。鞮、屨也。字林。鞮、革屨也。鞻者、靲屨。是則字林乃有鞻字。許、鄭周禮所無。鄭注當本作婁讀爲屨。革部之鞮是常用之屨。走部之趧婁乃四夷舞者之屨。曲當作屨。聲之誤也。四夷之舞各自有屨。正與鄭注說同。許意當亦婁讀爲屨。從走。屨也。故從走。是聲。都兮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