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異記》云:“開元中,之渙與王昌齡、高適齊名,共詣旗亭,貰酒小飲。有梨園伶官十?dāng)?shù)人會宴,三人因避席隈映,擁爐以觀焉。俄有妙妓四輩奏樂,皆當(dāng)時名部。昌齡等私相約曰:‘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甲乙,今者可以密觀諸伶所謳,若詩入歌詞之多者為優(yōu)?!踔幉g詩,次謳適詩,又次復(fù)謳昌齡詩。之渙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次至雙鬟發(fā)聲,果謳‘黃河’云云,因大諧笑。諸伶詣問,語其事,乃競拜乞就筵席,三人從之,飲醉竟日。 黃河遠(yuǎn)⑴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一作光)不度玉門關(guān)。 ⑴ 一本次句為第一句,黃河遠(yuǎn)上作黃沙直上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一作雁)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一作竟)不還。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送君返葬石樓山,松柏蒼蒼賓馭還。 埋骨白云長已矣,空馀流水向人間。 三十年來坐對山,唯將無事化人間。 齋時往往聞鐘笑,一食何如不食閑。 堆土漸高山意出,終南移入戶庭間。 玉峰藍(lán)水應(yīng)惆悵,恐見新山望舊山(元舊居在藍(lán)田山)。 亭脊太高君莫拆,東家留取當(dāng)西山。 好看落日斜銜處,一片春嵐映半環(huán)。 木蓮樹生巴峽山谷間巴民亦呼為黃心樹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楊有白文葉如桂厚大無脊花如蓮香色艷膩皆同獨(dú)房蕊有異四月初始開自開迨謝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鳴玉溪生者秾茂尤異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母丘元志寫惜其遐僻因題三絕句云 其三 (819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絕句 已愁花落荒巖底,復(fù)恨根生亂石間。 幾度欲移移不得,天教拋擲在深山。 乍來天上宜清凈,不用回頭望故山。 縱有舊游君莫憶,塵心起即墮人間。 行尋春水坐看山,早出中書晚未還。 為報野僧巖客道,偷閑氣味(一作意味)勝長閑。 避秦安漢出藍(lán)關(guān),松桂花陰滿舊山。 自是無人有歸意,白云常在水潺潺。 小巧功成雨蘚斑,軒車日日扣松關(guān)。 峨嵋咫尺無人去,卻向僧窗看假山。 驥足骎骎吳越關(guān)(一作間),屏星復(fù)與紫書還。 已知從事元無事,城上愁看海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