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468七絶 20355五律 13977七律 24563五排 944七排 165 4115四言 165六言 346古體 5842樂府 367 52 513 141辭賦 24琴操 11 60其他 500聯(lián) 303
共24563,分55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元稹 779 - 831 七首
劉禹錫 772 - 842 九首
劉長卿 ? - 790 四首
孟浩然 689 - 740 一首
崔顥 ? - 754 一首
張祜 791 - 852 七首
李商隱 813 - 858 十二首
再酬復(fù)言和誇州宅(823年) 中唐 · 元稹
七言律詩
會稽天下本無儔,任取蘇杭作輩流。
斷發(fā)儀刑千古學(xué),奔濤翻動萬人憂。
石緣類鬼名羅剎,寺為因墳號虎丘。
莫著詩章遠牽引,由來北郡似南州。
按:(見宋孔延之編《會稽掇英總集》卷一)。
使東川 慚問囚(809年) 中唐 · 元稹
七言律詩
① 并序,此后并御史時作。
② 蜀門夜行憶與順之在司馬鍊師壇上話出處時
司馬子微壇上頭,與君深結(jié)白云儔。
尚平村落擬連買,王屋山泉為別游。
各待陸渾求一尉,共資三徑便同休。
那知今日蜀門路,帶月夜行緣問囚。
謝公恣縱顛狂掾,觸處閑行許自由。
舉板支頤對山色,當(dāng)筵吹帽落臺頭。
貪緣稽首他方佛,無暇精心滿縣囚。
莫責(zé)尋常吐茵吏,書囊赤白報君侯。
盧頭陀詩(814年2月) 中唐 · 元稹
七言律詩
道泉頭陀字源一,姓盧氏,本名士衍。弟曰起郎士玟,則官閥可知也。少力學(xué),善記憶(善能憶),戡解職仕,不三十馀,歷八諸侯府,皆掌劇事。性強邁,不錄幽瑣,為吏所搆,謫官建州,無何,有異人密授心契,冥失所在。盧氏既為大門族,兄弟且賢豪,惶駭求索無所得。胤子某,積歲窮無荒僻,一夕于衡山佛舍眾頭陀中,燈下識之,號叫泣血無所顧。然而先是眾以為姜頭陀,自是知其為盧頭陀矣。爾后往來湘潭間,不常次舍,祇以衡山為詣極。元和九年,張中丞領(lǐng)潭之歲,予拜張公于潭,適上人在焉,即日詣所舍東寺一見。蒙念不礙小劣,盡得本末其事,列而序之,仍以四韻七言為贈爾。
盧師深話出家由,剃盡心花始剃頭。
馬哭青山別車匿,鵲飛螺髻見羅睺。
還來舊日經(jīng)過處,似隔前身夢寐游。
為向八龍兄弟說,他生緣會此生休。
相憶淚(818年) 中唐 · 元稹
七言律詩
西江流水到江州,聞道分成九道流。
我滴兩行相憶淚,遣君(一作君從)何處遣人求。
除非入海無由住,縱使逢灘未擬休。
會向伍員潮上見,氣充頑石報心讎。
茅檐屋舍竹籬州,虎怕偏蹄蛇兩頭
暗蠱有時迷酒影,浮塵向日似波流。
沙含水弩多傷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知得共君相見否,近來魂夢轉(zhuǎn)悠悠。
⑴ 通州元和二年,偏蹄虎害人,比之白額,兩頭蛇處處皆有之也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初除浙東妻有阻色因以四韻曉之(823年8月) 中唐 · 元稹
七言律詩
嫁時五月歸巴地,今日雙旌上越州。
興慶首行千命婦,會稽旁帶六諸侯。
海樓翡翠閑相逐,鏡水鴛鴦煖共游。
我有主恩羞未報,君于此外更何求。
⑴ 予在中書日,妻以郡君朝太后于興慶宮,猥為班首
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鎮(zhèn)(834年11月) 中唐 · 劉禹錫
七言律詩
① 奉送至臨泉驛,書札見徵拙詩,時在汝州。
引用典故:平津閣
建節(jié)東行是舊游,歡聲喜氣滿吳州。
郡人重得黃丞相,童子爭迎郭細侯
詔下初辭溫室樹,夢中先到景陽樓。
自憐不識平津閣,遙望旌旗汝水頭。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西塞山懷古(824年) 中唐 · 劉禹錫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千尋鐵鎖
西晉(一作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一作漢)然收。
千尋鐵鎖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山形依舊枕江(一作寒)流。
今逢(一作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⑴ 一作而今四海歸皇化,兩岸蕭蕭蘆荻秋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酬樂天見寄(832年) 中唐 · 劉禹錫
七言律詩
元君后輩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
華屋坐來能幾日,夜臺歸去便千秋。
背時猶自居三品(三川吳郎品同),得老終須卜一丘(投老之日,愿與樂天為鄰)。
若使吾徒還早達,亦應(yīng)簫鼓入松楸。
和令狐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830年) 中唐 · 劉禹錫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石渠
章句慚非第一流,世間才子昔陪游。
吳宮已嘆芙蓉死,邊月空悲蘆管秋(李白書)。
任向洛陽稱傲吏(分司白賓客),苦教河上領(lǐng)諸侯(天平相公)。
石渠甘對圖書老,關(guān)外楊公安穩(wěn)不。
⑴ 張司業(yè)詩云:“吳宮四面秋江水,天清露白芙蓉死。”
自左馮歸洛下酬樂天兼呈裴令公(836年) 中唐 · 劉禹錫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少傅赤松游
新恩通籍在龍樓,分務(wù)神都近舊丘。
自有園公紫芝侶(時賓行四人盡在洛中),仍追少傅赤松游。
華林霜葉紅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
更接?xùn)|山文酒會,始知江左未風(fēng)流。
⑴ 王儉云:“江左風(fēng)流宰相,唯有謝安?!?/div>
和思黯憶南莊見示(838年) 中唐 · 劉禹錫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尤物
丞相新家伊水頭,智囊心匠日增修。
化成池沼無痕跡,奔走清波不自由。
臺上看山徐舉酒,潭中見月慢回舟。
從來天下推尤物,合屬人間第一流。
奉和裴侍中將赴漢南留別座上諸公(830年9月) 中唐 · 劉禹錫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洪爐 鳳池 富民侯
金貂曉出鳳池頭,玉節(jié)前臨南雍州。
暫輟洪爐觀劍戟,還將大筆注春秋。
管弦席上留高韻,山水途中入勝游
峴首風(fēng)煙看未足,便應(yīng)重拜富民侯。
引用典故:畔牢愁
漳濱臥起恣閑游,宣室徵還未白頭。
舊隱來尋通德里,新篇寫出畔牢愁。
池看科斗成文字,鳥聽提壺憶獻酬。
同學(xué)同年又同舍,許君云路并華辀。
荅東陽于令寒碧圖詩(并引)(828年) 中唐 · 劉禹錫
七言律詩
并引:東陽令于興宗,丞相燕國公之猶子,生綺襦紈褲間,所見皆貴盛,而挈然有心,如山東書生。前年白有司,愿為親民官以自效,遂補東陽。及蒞官,以簡易為治,故多暇日。一旦,于縣五里,偶得奇境。埋沒于翳薈中,于生自以有特操,而生于公侯家,由覆蔭入仕。常忽忽嘆息,因移是心,開抉泉石,芟去蘿蔦,斧凡材,畚息壤,而清溪翠巖,森立坌來,因構(gòu)亭其端,題曰寒碧。碧流貫于庭中,如青龍蜿蜒。冰(案:去聲。)徹射人,樹石云霞裂于前,昏旦萬狀,惜其居地不得有聞于時,故圖之。來乞辭,既無負尤物,予亦久翳蘿蔦者,睹之慨然,遂賦七言,以貽后之文士。
東陽本是佳山水,何況曾經(jīng)沈隱侯。
化得邦人解吟詠,如今縣令亦風(fēng)流。
新開譚洞疑仙境,遠寫丹青到雍州。
落在尋常畫師手,猶能三伏凜生秋。
引用典故:銷憂
山城迢遰敞高樓,露冕吹鐃居上頭。
春草連天隨北望,夕陽浮水共東流。
江田漠漠全吳地,野樹蒼蒼故蔣州。
王粲尚為南郡客,別來何(一作無)處更銷憂
漢陽獻李相公 中唐 · 劉長卿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孫弘閣 范蠡舟
退身高臥楚城幽,獨掩閑(一作寒)(一作雙扉)漢水頭。
春草雨中行徑?jīng)],暮山江上捲簾愁。
幾人猶憶(一作識)孫弘閣,百口同乘范蠡舟。
早晚卻還(一作歸)丞相印,十年空被白云留。
竹房遙閉上方幽,苔徑蒼蒼訪昔游。
內(nèi)史舊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一作夜)色同(一作空)僧室,葉(一作月)落猿啼傍(一作訪,又作送)客舟。
此去播遷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青青草色滿江洲,萬里傷心水自流。
越鳥豈(一作不)知南國(一作樹)遠,江花獨向北人愁。
生涯已逐(一作許)滄浪去(一作老),冤氣初逢渙汗收。
何事還邀遷(一作羈)客醉,春風(fēng)日夜待歸舟。
登安陽城樓 盛唐 · 孟浩然
七言律詩
縣城南面漢江流,江漲(一作嶂)開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來騁望,群公暇日坐銷憂。
樓臺晚映青山郭,羅綺晴驕(一作嬌)綠水洲。
向夕波搖明月動,更疑神女弄珠游。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黃鶴樓 盛唐 · 崔顥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乘黃鶴 黃鶴
昔人已黃鶴(一作白云)去,此(一作茲)地空馀(一作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一作戍),春(一作芳)萋萋(一作青青)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一作在),煙波江上使人愁。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玉搔頭
佳人臥病動經(jīng)秋,簾幕襤縿不掛鉤。
四體強扶藤夾膝,雙鬟慵插(一作整)玉搔頭。
花顏有幸君王問,藥餌無徵待詔愁。
惆悵近來消瘦盡,淚珠時傍枕函流。
寄獻蕭相公 唐 · 張祜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謝安
東去江干(一作山)是勝游,鼎湖興(一作相)望不堪愁。
謝安近日違朝旨,傅說當(dāng)時允帝求。
暫向聊城飛一箭,長為滄海系扁舟。
分明此事無人見,白首相看未肯休。
到廣陵 唐 · 張祜
七言律詩
一年江海恣狂游,夜宿倡家曉上樓。
嗜酒幾曾群眾小,為文多是諷諸侯。
逢人說劍三攘臂,對鏡吟詩一掉頭。
今日更來憔悴意,不堪風(fēng)月滿揚州。
⑴ 此以下均見南宋蜀刻本《張承吉文集》卷七。
謝亭煙月泛清流,千載溪山一造舟。
風(fēng)定遠帆依郡郭,夜深寒笛起江樓。
張憑逆旅逢新唱,王粲從軍值勝游。
長愛征南杜公意,不將馀力礙《春秋》。
① 《大典》作「模」
仙令東來值勝游,人間稀遇一扁舟。
萬重山色連江徼,十里溪聲到縣樓。
吏隱不妨彭澤遠,公才多謝武城優(yōu)。
生疏莫笑滄浪叟,白首直竿是直鉤。
按:此詩亦見《永樂大典》卷一一○○○「六姥」「府」字「明府」條。(十一函一百十冊)
三年此路卻回頭,認(rèn)得湖山是舊游。
百里鏡中明月夜,萬重屏外碧云秋。
竹林雨過誰家宅,楊葉風(fēng)生何處樓。
先問故人籬落下,肯容藤蔓系扁舟?
鑒地栽蘆貯碧流,臨軒一望似汀洲。
窗籠好映淮南樹,疏野偏宜海上鷗。
歷歷迎風(fēng)欹枕曉,蕭蕭和雨卷簾秋。
君看范蠡功成后,不道煙波無去舟。
送崔玨往西川(847年閏三月)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典千金裘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為東下更西游。
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云燒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壚從古擅風(fēng)流。
浣花箋紙?zhí)一ㄉ?span id="hpeg1hj" class='link' onclick='ShowWordComment("poem_sentence_3_28938", 28938, "Clauses/7/Comments/0")'>好好題詩詠玉鉤。
即日(854年)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
一歲林花即日休,江間(一作門)亭下悵淹留。
重吟細把真無奈,已落猶開未放愁。
山色正來銜小苑,春陰只欲傍高樓。
金鞍忽散銀壺漏(一作滴),更醉誰家白玉鉤。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馬嵬二首 其二 (838年)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莫愁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一作決)此生休。
空聞虎旅(一作鳴)宵柝,無復(fù)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dāng)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jì)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⑴ 原注:鄒衍云:“九州之外,復(fù)有九州?!?/div>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富平少侯(826年)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莫愁 七國三邊
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
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
?樹轉(zhuǎn)燈珠錯落,繡檀回枕玉雕鎪。
當(dāng)關(guān)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不須向新亭 秦贅
海燕參差溝水流,同君身世屬離憂。
相攜花下非秦贅,對泣春天(一作風(fēng)前)類楚囚。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簾不捲枕江樓。
莫驚(一作經(jīng))五勝埋香骨,地下傷春亦白頭。
重有感(836年)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
玉帳牙旗得上游,安危須共主君憂。
竇融表已來關(guān)右,陶侃軍宜次石頭。
豈有蛟龍愁(一作曾,一作長)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
晝號夜哭兼幽顯,早晚星關(guān)雪涕收。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安定城樓(838年)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腐鼠
迢遰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一作上)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淚(一作涕),王粲春來更遠游。
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鴛雛竟未休。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蠟炬晨炊
伊水濺濺相背流,朱欄畫閣幾人游。
漆燈夜照真無數(shù),蠟炬晨炊竟未休。
顧我有懷同大夢,期君不至更沉憂。
西園碧樹今誰主,與近高窗臥聽秋。
引用典故:三素云
星使追還不自由,雙童捧上綠瓊辀。
九枝燈下朝金殿,三素云中侍玉樓。
鳳女顛狂成久別,月娥孀獨好同游。
當(dāng)時若愛韓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韓同年新居餞韓西迎家室戲贈(837年)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四愁
籍籍征西萬戶侯,新緣貴婿起朱樓。
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騎君翻在上頭。
云路招邀回?鳳,天河迢遰笑牽牛。
南朝禁臠無人近,瘦盡瓊枝(一作肢)(一作有)四愁。
萬里誰能訪十洲,新亭云搆壓中流。
河鮫縱玩難為室,海蜃遙驚恥化樓。
左右名山窮遠目,東西大道鎖輕舟。
獨留巧思傳千古,長與蒲津作勝游。
無題(854年)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
萬里風(fēng)波一葉舟,憶歸初罷更夷猶。
碧江地沒元相引,黃鶴沙邊亦少留。
益德冤魂終報主,阿童高義鎮(zhèn)橫秋。
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xiāng)共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