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典故:東門歸路 依劉表 槐花落盡柳陰清,蕭索涼天楚客情。 海上舊山無的信,東門(一作汴東)歸路不堪行。 身隨幻境勞(一作無)多事,跡學禪心厭有名。 公子道存知不棄,欲依劉表住南荊。 引用典故:自致青冥上 雖云圣代識賢明(一作名),自是山河應數生。 大雅篇章無弟子,高門世業(yè)有公卿。 入樓早月中秋色,繞郭寒潮半夜聲。 白屋青云至懸闊,愚儒肝膽若為傾。 漳南罷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 泊岸旗幡郵吏拜,連山風雨探人行。 月中倚棹吟漁浦,花底垂鞭醉鳳城。 圣主此時思共理,又應何處救蒼生。 引用典故:嵇懶 醉吟雪(一作云)月思深苦,思苦神勞華(一作新,又作白)發(fā)生。 自學古賢修靜節(jié),唯應野鶴識高情。 細泉出石飛難盡,孤燭(一作竹)和云濕不明(一作鳴)。 何事懶于嵇叔夜,更無書札(一作信)答公卿。 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一作存)萬古名。 入室?guī)兹顺傻茏?,為儒是處哭先生?div class="xinl6dw" id='poem_sentence_1_7329_comment'> 家無諫草逢明代,國有遺篇續(xù)正聲。 曉向平(一作臨曉向)原陳葬禮,悲風吹雨濕銘旌。 異術閑和合圣明,湖光浩氣共澄清。 郭中云吐啼猿寺,山上花藏調角城。 香起荷灣停棹飲,絲垂柳陌約鞭行。 游人今日又明日,不覺鏡中新發(fā)生。 常聞畫石不畫水,畫水至難君得名。 海色未將藍汁染,筆鋒猶傍墨花(一作土堆)行。 散吞高下應無岸,斜蹙東南勢欲傾。 坐久神迷不能決,卻疑身在小蓬瀛。 越(一作白)器敲來曲調成,腕頭勻滑(一作細)自輕清。 隨風搖曳有馀韻,測水淺深多泛聲。 晝漏丁當相續(xù)滴(一作次發(fā)),寒蟬計會一時鳴。 若教進上梨園去(一作從今已得佳聲出),眾樂無由更擅名。 引用典故:自致青冥上 御題百首思縱橫,半日功夫舉世名。 羽翼便從吟處出,珠璣續(xù)向筆頭(一作端)生。 莫嫌黃綬官資小(一作少),必料青云道路平。 才子風流復年少,無愁高臥不公卿。 引用典故:摶風 三千履 一鶚 修持清(一作精)苦振佳(一作家)聲,眾鳥那知一鶚情。 躡履三千皆后學,摶風九萬即前程。 名將日月同時朽,身是山河應數生(一作世生)。 從此云泥更懸闊,漁翁(一作演公)不合見公卿。 東南云(一作去)路落斜行,入樹穿村見赤城。 遠近常時(一作聞)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 映巖日(一作月)向床頭沒,濕燭云從柱底生。 更有仙花與靈鳥(一作草),恐君多半未(一作不)知名。 引用典故:君王獵渭濱 和羹 云泥 王臣夷夏仰清名,領鎮(zhèn)猶為失意行。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譽將星月同時朽,身應山河滿數生。 泥滓云霄至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引用典故:華表柱 海風葉葉駕霓旌,天路悠悠接上清。 錦誥凄涼遺去恨,玉簫哀絕醉離情。 五湖夜月幡幢濕,雙闕清風劍佩輕。 從此(一作莫道)暫辭華表柱,便(一作已)應千載是歸程。 皇帝齋心潔素誠,自朝真祖報升平。 華山秋草多歸馬,滄海寒波絕洗兵。 銀箭水殘河勢(一作影)斷,玉爐煙盡日華生。 千官整肅三天夜,劍佩初聞入太清。 木魚金(一作銅)鑰鎖春(一作重)城,夜上紅(一作江)樓縱酒情。 竹葉(一作箭)水繁更漏促,桐花風軟管弦清。 百分散打銀船溢,十指寬催玉箸輕。 星斗漸稀賓客散,碧云猶戀艷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