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071七絶 23753五律 17257七律 25781五排 1264七排 209 1446四言 244六言 415古體 4312樂府 347 40 305 76辭賦 21琴操 1 52其他 429 441
共25781,分537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續(xù)上)
慕幽 二首
戎昱 744 - 800 一首
戴叔倫 732 - 789 二首
方干 809 - 888 二十五首
曹唐 797 - 866 四首
五代吳至南唐初 · 慕幽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五柳
今古憑君一贈行,幾回折盡復重生。
五株斜傍淵明宅,千樹低垂太尉營。
臨水帶煙藏翡翠,倚風兼雨宿流鶯。
隋皇堤畔(一作上)依依在,曾惹當時歌吹聲。
三峽聞猿 五代吳至南唐初 · 慕幽
七言律詩
誰向茲來不恨生,聲聲都是斷腸聲。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獨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廟,蠻煙寒鎖夜郎城。
憑君且聽(一作莫)哀吟好,會待青云道路平。
中秋夜登樓望月寄人 中唐 · 戎昱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桂子
西樓見月似江城,脈脈悠悠倚檻情。
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驚桂子從天落,稍誤蘆花帶雪平。
知稱玉人臨水見,可憐光彩有馀清。
引用典故:東門歸路 依劉表
槐花落盡柳陰清,蕭索涼天楚客情。
海上舊山無的信,東門(一作汴東)歸路不堪行。
身隨幻境勞(一作無)多事,跡學禪心厭有名。
公子道存知不棄,欲依劉表住南荊。
宮詞 唐 · 戴叔倫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金屋 羊車
紫禁迢迢宮漏鳴,夜深無語獨含情。
春風鸞鏡愁中影,明月羊車夢里聲。
塵暗玉階綦跡斷,香飄金屋篆煙清。
貞心一任蛾眉妒,買賦何須問馬卿。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寄杭州于郎中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自致青冥上
雖云圣代識賢明(一作名),自是山河應數生。
大雅篇章無弟子,高門世業(yè)有公卿。
入樓早月中秋色,繞郭寒潮半夜聲。
白屋青云至懸闊,愚儒肝膽若為傾。
別胡中丞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吹噓
二年朝夜見雙旌,心魄知恩夢亦驚。
幽賤粗能分菽麥,從容豈合遇公卿。
吹噓若自毫端出,羽翼應從肉上生。
卻恨此身唯一死,空將一死報猶輕。
漳南罷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
泊岸旗幡郵吏拜,連山風雨探人行。
月中倚棹吟漁浦,花底垂鞭醉鳳城。
圣主此時思共理,又應何處救蒼生。
貽高讜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都緣相府有宗兄,卻恐妨君正路行。
石上長松自森秀,雪中孤玉更凝明。
西陵曉月中秋色,北固軍鼙半夜聲。
幸有清才與洪筆,何愁高節(jié)不公卿。
觀項信水墨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險峭雖從筆下成,精能皆自意中生。
倚云孤檜知無朽,掛壁高泉似有聲。
轉扇驚波連岸動,回燈落日向山明。
小年師祖過今祖,異域應傳項信名。
書桃花塢周處士壁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嵇懶
醉吟雪(一作云)月思深苦,思苦神勞華(一作新,又作白)發(fā)生。
自學古賢修靜節(jié),唯應野鶴識高情。
細泉出石飛難盡,孤燭(一作竹)和云濕不明(一作鳴)。
何事懶于嵇叔夜,更無書札(一作信)答公卿。
寒空此夜落文星,星落文留(一作存)萬古名。
入室?guī)兹顺傻茏?,為儒是處哭先生?div class="xinl6dw" id='poem_sentence_1_7329_comment'>
家無諫草逢明代,國有遺篇續(xù)正聲。
曉向(一作臨曉向)陳葬禮,悲風吹雨濕銘旌。
陪王大夫泛湖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去去凌晨回見星,木蘭舟穩(wěn)畫橈輕。
白波潭上魚龍氣,紅樹林中雞犬聲。
蜜炬燒殘銀漢昃,羽觴飛急玉山傾。
此時檢點諸名士,卻是漁翁無姓名。
山中言事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欹枕亦吟行亦醉,臥吟行醉更何營。
貧來猶有故琴在,老去不過新發(fā)生。
山鳥踏枝紅果落,家童引釣白魚驚。
潛夫自有孤云侶,可要王侯知姓名。
贈蕭山彭少府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作尉孜孜更寒苦,操心至癖不為清。
雖將劍鶴支殘債,猶有歌篇取盛名。
盡擬勤求為弟子,皆將疑義問先生。
與君相識因儒術,歲月彌多別有情。
贈錢塘湖上唐處士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我愛君家似洞庭,沖灣潑岸夜波聲。
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發(fā)生。
常共酒杯為侶伴,復聞紗帽見公卿。
莫言舉世無知己,自有孤云(一作煙霞)識此情。
引用典故:范子名移
蕓香署里從容步,陽羨山中嘯傲情。
竿底紫鱗輸釣伴,花邊白犬吠流鶯。
長潭五月含冰氣,孤檜中宵學(一作帶)雨聲。
便泛扁舟應未得,鴟夷棄相始垂名。
異術閑和合圣明,湖光浩氣共澄清。
郭中云吐啼猿寺,山上花藏調角城。
香起荷灣停棹飲,絲垂柳陌約鞭行。
游人今日又明日,不覺鏡中新發(fā)生。
雪中寄殷道士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大片紛紛小片輕,雨和風擊更(一作亂)縱橫。
園林入夜寒光動,窗戶凌晨濕氣生。
蔽野吞村飄未歇,摧巢壓竹密無聲。
山陰道(一作高)士吟多(一作多吟)興,六出花邊五字成。
常聞畫石不畫水,畫水至難君得名。
海色未將藍汁染,筆鋒猶傍墨花(一作土堆)行。
散吞高下應無岸,斜蹙東南勢欲傾。
坐久神迷不能決,卻疑身在小蓬瀛。
酒蘊天然自性靈,人間有藝總關情。
剝蔥十指轉籌疾,舞柳細腰隨拍輕。
??中厍按貉┽?,惟愁座上慶云生。
若教梅尉無仙骨,爭得仙娥駐玉京。
敘錢塘異勝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暖景融融寒景清,越臺風送曉鐘聲。
四郊遠火燒煙月,一道驚波撼郡城。
夜雪未知東岸綠,春風猶放半江晴。
謝公吟處依稀在,千古無人繼盛名。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一作白)器敲來曲調成,腕頭勻滑(一作細)自輕清。
隨風搖曳有馀韻,測水淺深多泛聲。
晝漏丁當相續(xù)滴(一作次發(fā)),寒蟬計會一時鳴。
若教進上梨園去(一作從今已得佳聲出),眾樂無由更擅名。
贈孫百篇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自致青冥上
御題百首思縱橫,半日功夫舉世名。
羽翼便從吟處出,珠璣續(xù)向筆頭(一作端)生。
莫嫌黃綬官資小(一作少),必料青云道路平。
才子風流復年少,無愁高臥不公卿。
寄于少監(jiān)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摶風 三千履 一鶚
修持(一作精)苦振佳(一作家)聲,眾鳥那知一鶚情。
躡履三千皆后學,摶風九萬即前程。
名將日月同時朽,身是山河應數生(一作世生)。
從此云泥更懸闊,漁翁(一作演公)不合見公卿。
送孫百篇游天臺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東南云(一作去)路落斜行,入樹穿村見赤城。
遠近常時(一作聞)皆藥氣,高低無處不泉聲。
映巖日(一作月)向床頭沒,濕燭云從柱底生。
更有仙花與靈鳥(一作草),恐君多半未(一作不)知名。
引用典故:君王獵渭濱 和羹 云泥
王臣夷夏仰清名,領鎮(zhèn)猶為失意行。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譽將星月同時朽,身應山河滿數生。
泥滓云霄至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送錢特卿赴職天臺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路入仙溪氣象清,垂鞭樹石罅中行。
霧昏不見西陵岸,風急先聞瀑布聲。
山下縣寮張樂送,海邊津吏棹舟迎。
詩家弟子無多少,唯只于余別有情。
贈乾素上人 唐 · 方干
七言律詩
苦用貞心傳弟子,即應低眼看公卿。
水中明月無蹤跡,風里浮云可計程。
庭際孤松隨鶴立,窗間清磬學蟬鳴。
料師多劫長如此,豈算前生與后生。
蒼翠岧峣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
飛流便向砌邊掛,片月影從窗外行。
馴鹿不知誰結侶,野禽都是自呼名。
只應禪者無來去,坐看千山白發(fā)生。
引用典故:華表柱
海風葉葉駕霓旌,天路悠悠接上清。
錦誥凄涼遺去恨,玉簫哀絕醉離情。
五湖夜月幡幢濕,雙闕清風劍佩輕。
從此(一作莫道)暫辭華表柱,便(一作已)應千載是歸程。
皇帝齋心潔素誠,自朝真祖報升平。
華山秋草多歸馬,滄海寒波絕洗兵。
銀箭水殘河勢(一作影)斷,玉爐煙盡日華生。
千官整肅三天夜,劍佩初聞入太清。
其四
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金縢 玉藻
山擁飛云海水清,天壇未夕仗先成。
千官不起金縢,萬國空瞻玉藻聲。
禁火曙然煙(一作香)焰裊,宮衣寒拂雪花輕。
側聞左右皆周呂,看取從容致太平。
木魚金(一作銅)鑰鎖春(一作重)城,夜上紅(一作江)樓縱酒情
竹葉(一作箭)水繁更漏促,桐花風軟管弦清。
百分散打銀船溢,十指寬催玉箸輕。
星斗漸稀賓客散,碧云猶戀艷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