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3071七絶 23753五律 17257七律 25781五排 1264七排 209 1446四言 244六言 415古體 4312樂府 347 40 305 76辭賦 21琴操 1 52其他 429聯(lián) 441
共347,分1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兩漢樂府 三首
魏晉
無名氏 二首
曹植 192 - 232 一首
南北朝
何遜 ? - 518 一首
劉駿 430 - 464 一首
張正見 二首
江總 519 - 594 一首
王褒 一首
蕭子云 487 - 549 一首
蕭綱 503 - 551 一首
謝惠連 397 - 433 一首
陳叔寶 553 - 604 三首
無名氏 三首
元稹 779 - 831 一首
元結(jié) 719 - 772 二首
孟郊 751 - 814 一首
岑參 717 - 770 二首
張祜 791 - 852 三首
李白 701 - 762 二首
布谷鳴。農(nóng)人驚(○玉燭寶典二月仲春第二。)。
豹則虎之弟,鷹則鷂之兄(○《御覽》九百二十六。)
上蓬萊,咀瓊英(○《文選》五吳都賦劉淵林注。)。
前絲斷纏綿,意欲結(jié)交情。
春蠶易感化,絲子已復(fù)生(同上)
我念歡的的,子行由豫情。
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同上)
人生有所貴尚。出門各異情。
朱紫更相奪色。雅鄭異音聲。
好惡隨所愛憎。追舉逐聲名。
百心可事一君。巧詐寧拙誠。
銅雀妓 南梁 · 何遜
秋風(fēng)木葉落,蕭瑟管弦清。
望陵歌對酒,向帳舞空城。
寂寂檐宇曠,飄飄帷幔輕。
曲終相顧起,日暮松柏聲。
⑴ ○本集二?!额惥邸啡?。文苑英華二百四?!对娂o(jì)》八十三。
① 《詩紀(jì)》云。一云擬室思。玉臺作許瑤。
自君之出矣,金翠暗無精。
思君如日月,回遷(一作環(huán))晝夜生。
按:○玉臺新詠十作擬徐干?!额惥邸啡鲾M室思?!稑犯娂妨拧!对娂o(jì)》四十五。
林光稱避暑,回中乃吉行。
龍媒躡影駛,玉輦御云輕。
風(fēng)烏繞鳷鵲,彩鹢照昆明。
欲知鐘箭遠(yuǎn),遙聽寶雞聲。
⑴ ○《樂府詩集》十六?!对娂o(jì)》百二。
薊北馳胡騎,城南接短兵。
云屯兩陣合,劍聚七星明。
旗交無復(fù)影,角憤有馀聲。
戰(zhàn)罷披軍策,還嗟李少卿
⑴ ○文苑英華百九十六?!稑犯娂肥??!对娂o(jì)》百二。
兔月半輪明,狐關(guān)一路平。
無期從此別,復(fù)欲幾年行。
映光書漢奏,分影照胡兵。
流落今如此,長戍受降城。
注:樂府詩二十三。詩紀(jì)百四。
關(guān)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影虧同漢陣,輪滿逐胡兵。
天寒光轉(zhuǎn)白,風(fēng)多暈欲生。
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雞鳴。
⑴ ○《初學(xué)記》一。文苑英華百九十八。《御覽》四。《樂府詩集》二十三。《詩紀(jì)》百十三。
其音為物。登玄英。
制留循短。位濁清。
惟皇創(chuàng)則。和且平(同上)
云中亭障羽檄驚。甘泉烽火通夜明。
貳師將軍新筑營。嫖姚校尉初出征。
復(fù)有山西將。絕世愛雄名。
三門應(yīng)遁甲。五壘學(xué)神兵。
白云隨陣色。蒼山答鼓聲。
邐迤觀鵝翼。參差睹雁行
先平小月陣。去滅大宛城。
善馬還長樂。黃金付水衡。
小婦趙人能鼓瑟。侍婢初笄解鄭聲。
庭前柳絮飛已合。必應(yīng)紅妝起見迎。
⑴ 樂府作來起迎。注云。一作起見迎?!鹩衽_新詠九作雜句從軍行。《類聚》四十一。文苑英華百九十九?!稑犯娂啡?。《詩紀(jì)》六十七。
燕歌行 南朝宋 · 謝惠連
四時(shí)推遷迅不停。三秋蕭瑟葉辭莖。
飛霜被野雁南征。念君客游羈思盈。
何為淹留無歸聲。愛而不見傷心情。
朝日潛輝華燈明。林鵲同棲渚鴻并。
接翮偶羽依蓬瀛。仇依旅類相和鳴。
余獨(dú)何為志無成。憂緣物感淚沾纓。
⑴ ○《樂府詩集》三十二作謝靈運(yùn)。廣《文選》十四。詩經(jīng)四十九。又《類聚》四十二引停、莖、征、盈、聲、情六韻。
自君之出矣,房空帷帳輕。
思君如晝燭,懷心不見明(同上)。
自君之出矣,不分道無情。
思君若寒草,零落故心(同上)。
自君之出矣,綠草遍階生。
思君如夜?fàn)T,垂淚著雞鳴(同上)。
八音資始。君五聲。
興此和樂。感百精
優(yōu)游律呂。被咸英(同上)
日出秦樓明,條垂露尚盈。
蠶饑心自急,開奩妝不成。
⑴ ○《樂府詩集》二十八。《詩紀(jì)》百三十。
皇道四達(dá)。禮樂成。
臨朝日舉。表時(shí)平。
甘芳既飫。醑以清。
揚(yáng)休玉(樂府作王。)卮。正性情。
隆我帝載。永明明(同上)。
樂府古題序(案:丁酉。):詩訖于周,離騷訖于楚,是后詩之流為二十四名,賦、頌、銘、贊、文、誄、箴、詩、行、詠、吟、題、怨、嘆、章、篇、操、引、謠、謳、歌、曲、詞、調(diào),皆詩人六義之馀。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名,皆起于郊祭、軍賓、吉兇、苦樂之際。在音聲者,因聲以度詞,審調(diào)以節(jié)唱,句度短長之?dāng)?shù),聲韻平上之差,莫不由之準(zhǔn)度。而又別其在琴瑟者為操引,采民氓者為謳謠,備曲度者,總得謂之歌曲詞調(diào),皆斯由樂以定詞,非選調(diào)以配樂也。由詩而下九名,皆屬事而作,雖題號不同,而悉謂之為詩可也。后之審樂者,往往采取其詞,度為歌曲,蓋選詞以配樂,非由樂以定詞也。而纂撰者,由詩而下十七名,盡編為樂錄、樂府等題,除鐃吹、橫吹、郊祀、清商等詞在樂志者,其馀木蘭、仲卿、四愁、七哀之輩,亦未必盡播于管弦明矣。后之文人,達(dá)樂者少,不復(fù)如是配別,但遇興紀(jì)題,往往兼以句讀短長,為歌詩之異。劉補(bǔ)闕之樂府,肇于漢魏。按仲尼學(xué)文王操,伯牙作流波、水仙等操,齊犢沐作雉朝飛,衛(wèi)女作思?xì)w引,則不于漢魏而后始,亦以明矣。況自風(fēng)雅至于樂流,莫非諷興當(dāng)時(shí)之事,以貽后代之人,沿襲古題,唱和重復(fù),于文或有短長,于義咸為贅剩,尚不如寓意古題。刺美見事,猶有詩人引古以諷之義焉,曹、劉、沈、鮑之徒時(shí)得如此,亦復(fù)稀少。近代唯詩人杜甫悲陳陶、哀江頭、兵車、麗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無復(fù)倚傍。余少時(shí)與友人樂天、李公垂輩,謂是為當(dāng),遂不復(fù)擬賦古題。昨梁州見進(jìn)士劉猛、李馀,各賦古樂府詩數(shù)十首,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余因選而和之。其有雖用古題,全無古義者。若出門行不言離別、將進(jìn)酒特書列女之類是也,其或頗同古義。全創(chuàng)新詞者,則由家止述軍輸、捉捕詞先螻蟻之類是也。劉李二子方將極意于斯文,因?yàn)榇置鞴沤窀柙娡愔粞伞?/div>
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
自從冒頓強(qiáng),官筑遮虜城。
① 《五莖》,顓頊?zhǔn)现畼犯枰?,其義蓋稱顓頊得五德之根莖。凡一章,章八句。
植植萬物兮,滔滔根莖;
五德涵柔兮,沨沨而生。
其生如何兮秞秞,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
誰能聽欸乃欸乃感人情。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
昔聞扣斷舟,引釣歌此聲。
始歌悲風(fēng)起,歌竟愁云生。
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
引用典故:黃庭客
眾毒蔓貞松,一枝難久榮。
豈知黃庭客,仙骨生不成。
春色舍芳蕙,秋風(fēng)繞枯莖。
彈琴不成曲,始覺知音傾。
館月改舊照,吊賓寫馀情。
還舟空江上,波浪送銘旌。
① 天寶中,回紇寇邊,封常清出師征之,及破播仙,奏捷獻(xiàn)凱,乃作《凱歌》。
引用典故:洗兵
月落轅門鼓角鳴,千群面縛出蕃城。
洗兵魚海云迎陣,秣馬龍堆月照營。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① 天寶中,回紇寇邊,封常清出師征之,及破播仙,奏捷獻(xiàn)凱,乃作《凱歌》。
蕃軍遙見漢家營,滿谷連山遍哭聲。
萬箭千刀一夜殺,平明流血浸空城。
窗中獨(dú)自起,簾外獨(dú)自行。
愁見蜘蛛織,尋思直到明。
少年足(集作年少好)風(fēng)情,垂鞭賣眼(集作眥睚)行。
帶金師子小,裘錦騏驎獰。
(集作揀)匠裝金(集作銀)鐙,推(集作堆)錢買鈿箏。
李陵雖效死,時(shí)論得虛名。
車駕東來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陽城。
小兒一伎竿頭絕,天下傳呼萬歲聲。
引用典故:善卷 務(wù)光讓天下
辟邪伎作鼓吹驚,雉子班之奏曲成。
喔咿振迅欲飛鳴,扇錦翼,雄風(fēng)生。
雙雌同飲啄,趫悍誰能爭。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
天地至廣大,何惜遂物情。
善卷讓天子,務(wù)光亦逃名。
所貴曠士懷,朗然合太清。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