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2310七絶 17927五律 10176七律 17557五排 914七排 147 1080四言 130六言 309古體 2442樂府 235 16 275 58辭賦 9琴操 1 51其他 345聯(lián) 322
共275,分9頁(yè)顯示   2  3  4  5 下一頁(yè)
傅翕 一首
居遁 835 - 923 五首
龐蘊(yùn) 二首
無了 一首
景岑 二首
本寂 840 - 901 一首
神晏 一首
貫休 832 - 912 一首
道世 一首
張商英 1043 - 1122 二首
紹興道者 一首
趙慎 1127 - 1194 一首
釋世奇 一首
釋義青 1032 - 1083 四首
釋了一 1092 - 1155 一首
釋了惠 1198 - 1262 三首
釋了樸 一首
釋云 二首
伏藏不離體,珠在內(nèi)身中。
但向心邊會(huì),莫遠(yuǎn)外于空。
一得無心便豁空,祇因先圣祖門通。
個(gè)中若向三乘學(xué),萬劫無因得遇逢。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觀花落樹還空。
若將華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家具摐摐一老翁,眉間長(zhǎng)發(fā)白匆匆。
心休意息從何有,祇為心頭萬事空。
新創(chuàng)三間舍,多泥慮有風(fēng)。
門前無貴客,拙意懶迎逢。
君若隨緣得似風(fēng),吹沙走石不勞功。
但于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⑴ 《禪林僧寶傳》卷九《龍牙居遁禪師》。
霧重日難出,云厚月朦朧。
有心求覓佛,晝夜用心功。
見夢(mèng)言將實(shí),聞?wù)娑鷧s聾。
群賊當(dāng)路坐,道理若為通。
見性若玲瓏,多求說處通。
取他凡圣語(yǔ),到頭渾是空。
一切有求枉用功,想念真成著色空。
差之亳釐失千里,有生劫劫道難通。
癡心望出三界外,不知元在鐵圍中。
八十年來辨東西,如今不要白頭公。
非長(zhǎng)非短非大小,還與諸人性相同。
無來無去兼無住,了卻本來自性空。
按:見《祖堂集》卷十五、《五燈會(huì)元》卷三
千年竹,萬年松,枝枝葉葉盡皆同。
為報(bào)四方參學(xué)者,動(dòng)手無非觸祖翁(《景德傳燈錄》作「公」。同前)。
⑴ 《景德傳燈錄》作「玄」
礙處無墻壁,通處勿虛空。
若能如是解,心色本來同。
⑴ 《景德傳燈錄》作「非」
⑵ 《景德傳燈錄》作「沒」
⑶ 《景德傳燈錄》作「人」
⑷ 《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
唐 · 本寂
學(xué)者先須識(shí)自宗,莫將真際雜頑空。
妙明體盡知傷觸,力在逢緣不借中。
出語(yǔ)直教燒不著,潛行須與古人同。
無身有事超歧路,無事無身落始終(《五燈會(huì)元》卷十三。)。
彩筆除裝色更濃,針挑瘡患理難同。
維摩昔日稱何事,迷從西土卻還東。
非色非空非不空,空中真色不玲瓏。
可憐盧大擔(dān)柴者,拾得驪珠橐籥中。
騄驥資鞭策,蘭蕙佇熏風(fēng)。
至理信難見,非人孰可通。
輸心仰圓寂,瑩曬入玄中。
總轡超三有,摶飛上四空。
簪纓猶忽夢(mèng),財(cái)利若塵蒙。
高揖謝時(shí)俗,蕭灑出煩籠
⑴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第五四冊(cè)道世《諸經(jīng)要集》卷二《三寶部》。
久向黃龍山里龍,到來只見住山翁。
須是背觸拳頭外,別有靈犀一點(diǎn)通(以上同上書卷四)
馬師一喝大雄峰,深入髑髏三日聾。
黃檗聞之驚吐舌,江西從此立宗風(fēng)。
萬里云歸洞,千山水向東。
玉爐香冷處,煙散碧霞中。
⑴ 清劉繹光緒《吉安府志》卷三七 《吉安府志》:紹興間,有建龍華道會(huì)于永新者,時(shí)集云游道士五百馀眾,獨(dú)一道者坐化道壇中,亦偈云云。
① 清胡敬《淳祐臨安志輯逸》卷二作趙昀詩(shī)
欲言心佛難分別,俱是精微無礙通。
跳出千重縛不住,天涯海角任西風(fēng)。
按:《咸淳臨安志》卷四二。(郭聲波校點(diǎn))
諸法空故我心空,我心空故諸法同。
諸法我心無別體,只在而今一念中(《五燈會(huì)元》卷二○)。
知道還他潦倒翁(原注:不勞贊嘆。),親言相指自匆匆(原注:大道廣闊,忙作甚么。)
關(guān)山路遠(yuǎn)重須去(原注:是必早回程。),一徑長(zhǎng)途君任通(原注:往來無阻隔,觸處任縱橫。)。
江山歷盡幾施功(原注:草鞋錢還來也未。),方得逢人話昔同(原注:不是知音徒側(cè)耳。)。
春到洞庭無壁岸(原注:方知暖日初融。),鳥啼西嶺月生東(原注:切忌隨聲逐色。)。
路窮岸仞問山翁(原注:?jiǎn)柤扔凶凇#?/span>,別指巖西嶺近東(原注:答亦攸同。)。
擬進(jìn)霧垂嵐色重(原注:擬心一絲,對(duì)面千里。),回頭頂見太陽(yáng)紅(原注:不因師指示,泊乎錯(cuò)商量。)
圓缺曾伸問老翁(原注:不惜唇皮。),石龜銜子引清風(fēng)(原注:拿空爬空。)。
昨朝木馬潭中過(原注:不得拖泥帶水。),踏出金烏半夜紅(原注:莫便眼花。)。
楊岐金圈與栗蓬,吞跳依前事不同。
大海都來一口吸,更無南北與西東(以上同上書卷三九)。
霜蹄一躍趁春風(fēng),看盡深紅及淺紅。
鞭影未搖歸路活,杜鵑聲在夕陽(yáng)中。
⑴ 舉德山到溈山,挾袱子于法堂上,從東過西,從西過東,顧視云:無無。便出,至門首卻云:也不得草草。便具威儀,再入相見。溈山坐次,德山提起坐具云:和尚。溈山擬取拂子,德山便喝,拂袖而出,背卻法堂,著草鞋去
火種深埋冷寂中,幾回?fù)苤鵁満婧妗?div class="mdgwicj" id='poem_sentence_0_226082_comment'>
不知將謂吹噓力,元是東君信息通。
⑴ 開爐,兼賀東山和尚會(huì)首座住院,舉國(guó)師三喚侍者公案
荊榛密密布前峰,塞斷行人路不通。
昨夜連山遭野火,更無芽檗惱春風(fēng)(舉趙州勘臺(tái)山婆子公案)。
觀音巖玲玲瓏瓏,太白石丁丁東東。
西園菜蟥似不堪食,東谷花發(fā)卻無賴紅。
一葉扁舟信晚風(fēng),雨昏渾不辨西東。
不因再到秋江上,爭(zhēng)見蘆花對(duì)蓼紅。
獨(dú)唱清新拍不同,寥寥千古意無窮。
擬開眼向聲前聽,早被風(fēng)吹別調(diào)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