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2,分3頁顯示 2 3 下一頁 唐 居遁 835 - 923 一首龐蘊(yùn) 二首 慧寂 807 - 883 一首 慧能 638 - 713 一首 文炬 ? - 898 一首 宋 釋了惠 1198 - 1262 一首釋云 二首 釋從瑾 1117 - 1200 二首 釋印肅 1115 - 1169 一首 釋可封 一首 釋可湘 1206 - 1290 一首 釋咸杰 1118 - 1186 一首 釋嗣宗 ? - 1153 一首 釋士圭 1083 - 1146 二首 釋大觀 一首 釋妙倫 1201 - 1261 二首 釋子益 ? - 1267 一首 釋守卓 1065 - 1124 二首 釋守珣 1079 - 1134 一首 釋安永 ? - 1173 二首 釋宗杲 1089 - 1163 四首 | 一切名山到因腳,辛苦年深與襪著。 如今年老不能行,手里把個(gè)破木杓。 破木杓,俵與眾生甘露藥。 眾生吃了盡惺惺,一切昏迷皆失卻。 田舍老翁如聚落,眼耳鼻舌俱失卻。 內(nèi)外尋訪覓無蹤,舊時(shí)住處空寂寞。 卻歸堂上問空王,總在此間學(xué)無作。 參禪人,莫造作。 擬心即差,動(dòng)念即錯(cuò)。 大乘小乘,錢貫井索。 前三后三,佛手驢腳。 開眼也著,合眼也著。 擬向這里承當(dāng),鼻孔依前失卻。 離欲心無苦,藥病皆拈卻。 眼耳有觀音,豈用安手腳。 一大藏教,了無關(guān)鑰。 奇峰峨峨,幽石落落。 撥轉(zhuǎn)機(jī)輪話已行,到底不留元字腳(謝元藏主)。 吞卻與吐卻,算來無處著。 要見滑稽人,便是黃幡綽⑴。 ⑴ 舉僧問投子:月未圓時(shí)如何?子云:吞卻三個(gè)四個(gè)。僧云:圓后如何?子云:吐卻七個(gè)八個(gè)。 笊籬木杓,錢貫桶索,說妙談玄俱是錯(cuò)。 清平鼻孔塞乾坤,天下衲僧無處摸。 明來握土成金,悟去百草皆藥。 拗折俱胝指頭,踏斷趙州略彴。 平常一句用無窮,限量知見徒斟酌(同上書卷二五)。 只要拔楔抽釘,為人解粘去縛。 如何洞山老人,先自螣蛇繞腳。 春雨如膏,春云如鶴。 春草離離,春花灼灼。 騎聲蓋色兮何太乖張,毫忽不形兮填溝塞壑。 直往無前,猶欠一著。 昔年出此門去,步步踏著。 今日入此門來,頭頭撞著。 畢竟以何為驗(yàn),洎合道著(入凈土禪寺,指三門)。 安眠露地牛,未脫黃金索。 常在顧盼中,牧童難捉摸(除夜)。 伏暑未收,金風(fēng)漸作。 彈指聲中,門開樓閣。 殘羹餿飯,無處安著。 換手搥胸,劈頭蓋卻。 兩個(gè)無孔鐵槌,一樣無繩自縛。 這僧掩耳偷鈴,云山將錯(cuò)就錯(cuò)。 若是碧眼胡兒,別有反身一著(以上同上書卷二六)。 不用安排,切莫造作。 造作安排,無繩自縛。 不安排,不造作,善財(cái)彈指登樓閣。 秘魔放下手中叉,普化入市搖鈴鐸。 一人眼似鼓槌,一人頭如木杓。 兩個(gè)老不識羞,至今無處安著。 鏌铘在握,天魔膽落。 明眼衲僧,休便卜度。 楊岐一頭驢,只有三只腳。 潘閬倒騎歸,攧殺黃幡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