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韻字:  或選擇
總目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多音字下載平水韻表
韻字 五絶 582七絶 95五律 9五排 3 56四言 24六言 11古體 579樂府 45 2 21 6辭賦 3琴操 1 6其他 7
先秦
詩經(jīng) -1100 - -600 一首
鄭眾 ? - 83 一首
魏晉
王廙 274 - 322 一首
郭璞 276 - 324 一首
南北朝
沈約 441 - 513 三首
牛弘等奉詔作 一首
不詳 三首
僧清晝 720 - 800 一首
李聿 一首
褚亮 560 - 647 一首
魏徵 580 - 643 二首
黃庭堅(jiān) 1045 - 1105 一首
王洋 1087 - 1154 一首
郊廟朝會歌辭 一首
釋重顯 980 - 1052 一首
劉基 1311 - 1375 一首
景翩翩 一首
楊士彥 1517 - 1584 一首
當(dāng)代
盧青山 1968 - ? 一首
萚兮 春秋 · 詩經(jīng)
四言詩
《萚兮》,刺忽也。君弱臣強(qiáng),不倡而和也。
兮,風(fēng)其吹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一章)

兮,風(fēng)其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二章)

按:萚兮二章,章四句。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宰我贊 東晉 · 王廙
四言詩
翩翩宰我,首名言語;
志表義章,英辭風(fēng)譽(yù)(《初學(xué)記》十七)。
比肩獸贊 東晉 · 郭璞
四言詩
蟨與岠虛,乍兔乍鼠。
長短相濟(jì),彼我俱舉。
有若自然,同心共膂
我有明德,馨非稷黍。
牲玉孔備,嘉薦惟旅。
金懸宿設(shè),和樂具舉。
禮達(dá)幽明,敬行尊俎。
鐘鼓云送,遐福是與。
⑴ 南交郊、明堂、太廟送神同用?!鹚鍟魳分?。《樂府詩集》三。廣《文選》十一。《詩紀(jì)》十五。
① 三曲。徹饌。奏雍雅。取禮記大饗客。出以雍徹也。三朝用之。
明明在上,其儀有序。
終事靡愆,收铏撤俎。
乃升乃降,和樂備舉。
天德莫違,人謀是與。
敬行禮達(dá),茲焉燕語。
訓(xùn)迪庶工,位以德序。
恭已而治,垂旒當(dāng)寧。
或以言揚(yáng),或以事舉。
春朝秋覲,圭幣惟旅。
翼翼豐郇,峨峨齊楚。
祭本用初,祀由功舉。
駿奔咸會,供神有序。
明酌盈樽,豐犧實(shí)俎。
幽金既薦,繢錯維旅。
享由明德,香非稷黍。
載流嘉慶,克固鴻緒(同上)
① 《唐書·樂志》曰:“大樂舊有《雩祀降送神辭》二章,不詳所起,或云開元中造?!?/div>
祀遵經(jīng)設(shè),享緣誠舉。
獻(xiàn)畢于樽,徹臨于俎。
舞止干戚,樂停柷敔。
歌以送神,神還其所。
① 《唐書·樂志》曰:“睿宗太極元年,祭皇地祇于方丘。迎神用《順和》,八變,加金奏?;实坌杏谩短汀贰5歉?、奠玉帛用《肅和》。迎俎及酌獻(xiàn)用《雍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送神用《順和》?!短汀贰ⅰ秳P安》詞同貞觀《冬至圜丘》,《肅和》、《雍和》辭同貞觀《太廟》,《舒和》詞同《皇帝朝群臣》?!?/div>
樂備金石,禮光尊俎。
大享爰終,洪休是舉。
雨零感節(jié),云飛應(yīng)序。
纓紱載辭,皇靈具舉。
上等舉人,應(yīng)同人舉(推公共也。)。
中等舉人,應(yīng)丞郎舉(計(jì)通塞也。)。
下等舉人,應(yīng)宰相舉
⑴ 均見《唐摭言》卷十五。此承湯華泉同志見告。
識洞才高,天貸神與。
霜縑之上,逢君不語。
聳聳山立,翹翹鶴舉。
置之巖石,邈然無侶。
茗侶偈 唐 · 李聿
四言詩
采采春渚,芳香天與。
滌慮破煩,靈芝之侶。
① 《唐書·樂志》曰:“貞觀中享先農(nóng)樂,迎神用《咸和》?;实坌杏谩短汀?。登歌、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xiàn)、飲福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送神用《咸和》。其《太和》、《壽和》、《凱安》詞同《冬至圜丘》,并褚亮等作?!?/div>
前夕視牲,質(zhì)明奉俎。
沐芳整弁,其儀式序。
盛禮畢陳,嘉樂備舉。
歆我懿德,非馨稷黍。
① 《唐書·樂志》曰:“祀五方上帝《五郊樂》,祀黃帝降神奏《宮音》,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xiàn)、飲福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送神用《豫和》。其《太和》、《壽和》、《凱安》、《豫和》四章,辭同《圜丘》。祀青帝降神奏《角音》,祀赤帝降神奏《徵音》,祀白帝降神奏《商音》,祀黑帝降神奏《羽音》,馀同黃帝。
律應(yīng)西成,氣躔南呂。
圭幣咸列,笙竽備舉。
苾苾蘭羞,芬芬桂醑。
式資宴貺,用調(diào)霜序。
五郊樂章 赤帝徵音 隋末唐初 · 魏徵
四言詩
① 《唐書·樂志》曰:“祀五方上帝《五郊樂》,祀黃帝降神奏《宮音》,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xiàn)、飲福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送神用《豫和》。其《太和》、《壽和》、《凱安》、《豫和》四章,辭同《圜丘》。祀青帝降神奏《角音》,祀赤帝降神奏《徵音》,祀白帝降神奏《商音》,祀黑帝降神奏《羽音》,馀同黃帝。
青陽告謝,朱明戒序。
咸長是祈,敬陳椒醑。
博碩斯薦,笙鏞備舉。
庶盡肅恭,非馨稷黍。
默堂銘 北宋 · 黃庭堅(jiān)
四言詩
聞道之度,或默或語。
言而不信,以默自許。
請它不去,求它不與。
陌上春風(fēng),鶯啼燕語。
享以精禋,馨非稷黍。
工祝致告,孔碩為俎。
執(zhí)事駿奔,繩繩具舉。
神之嘉虞,介福是與。
主中之主,正令齊舉。
長劍倚天,誰敢當(dāng)御(都頌)
秋懷 其七 元末明初 · 劉基
四言詩
郁彼晨煙,亦曼于楚。
瑟彼枯楊,策策其語。
良辰幾何,亦既徂暑。
溥彼郊原,有禾有黍。
凄風(fēng)夕興,雁鶩如雨。
郎心不窮,報以溫語。
既郎此情,勝多多許。
胎化云來,氣歸風(fēng)去。
羽儀入土,聲影何處。
吾終無侶,心與口語。
雨中作 當(dāng)代 · 盧青山
四言詩
山靜如思,庭空而雨,故人何所?
渺渺者天,茫茫者地,故人何許?
故人不見,倚門而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