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錫歸來竹繞溪,過津曾笑魯儒迷。 端居味道塵勞息,扣寂眠云心境(一作行)齊。 還似村家無寵祿,時將鄰叟話幽棲。 山衣毳爛唯添野,石井源清不貯泥。 祖意豈從年臘得,松枝肯為雪霜低。 晚天吟望秋光重,雨陣橫空蔽斷霓。 予既退居。百念灰冷。唯未去詩中馀債。偶得長句一篇。以寓樂道送老之意。末句有趁春游賞之約。幸肯而勿忽也。 殘年幸逸鳥深棲,適意隨情任景西。 歡劇祗憂無酒飲,債馀猶負有詩題。 觀心正契空空了,味道真融物物齊。 冠弁斂還藏篋樻,蓏菰培欲理田畦。 丹心暗動芳桃艷,綠眼微攢細柳低。 官退始宜謀醉倒,看花好約一壺提。 殘身養(yǎng)性野廬棲,地卜深巖翠負西(予家負西山。)。 歡到爛酣添逸思,嘯馀清詠播狂題。 觀耽雅什韓劉柳,閱遍閑書宋晉齊。 冠落醉忘投寢席,杖支行倦檢園畦。 丹誠誓切猶身負,白發(fā)嗟深但首低。 官職此生于分足,看吾自奮一毫提。 玉河堤畔跨青驪,蹀躞香塵再四嘶。 涼吹蕭蕭收宿雨,遙空泄泄散晴?。 主人延客供山茗,詩老留題遍赫蹄。 林藪號煙驚虎豹,滄溟跋浪縱鯨鯢。 王喬謝俗初成道,西子來吳甫及笄。 百里飛甍迷復道,九霄杰閣壘駢枅。 陰何見此渾驚愕,李杜聞之亦慘悽。 方信二公鳴世鳳,苦吟我獨觸籓羝。 迂疏深愧才何用,癡絕應遭俗所詆。 千古韋編空矻矻,半生縫掖自媞媞。 宸居有約陳三策,學海無邊測一蠡。 每許清高凌古柏,何能醞藉似春荑。 錦堂銀燭屏搖雀,玉碗清冰箸凍犀。 回雪舞童身□鳥,遏云歌妓領蝤蠐。 興來健筆頻頻埽,吻燥甘瓜屢屢刲。 又向張灣理歸棹,漫從燕市買行烓。 明朝執(zhí)手紅亭別,舊路愁人碧草萋。 渺渺澄江飛斷雁,亭亭落日噪寒□。 回思難弟心如結(jié),喜祝慈親齒更齯。 三十年華身正壯,四千道路面成繄。 才高不讓題鸚鵡,劍瑩時還淬鸊鵜。 莫以縹囊誇月露,好于紫塞埽塵□。 詩成自合承簪紱,圭璧寧容雜甑窐。 傾蓋交情抵膠漆,贈言有味勝餳?。 千鈞弩矢君須重,休逐兒曹妄射鼷。 朱明啟律草初齊,翠甸尋芳酒并攜。 鞭影入林金鐙側(cè),香塵滿道紫騮嘶。 芹芽綠轉(zhuǎn)溶溶水,蕙葉晴披曲曲堤。 佛日已隨春日去,慈云長傍野云低。 樂游剩有濠間想,往事應悲李下蹊。 寂寞名園惟蔀屋,諠囂岐路閱輪蹄。 居人共說施行馬,野燐曾驚照鼓鼙。 荒沼久虛蛙一部,空梁猶有燕雙棲。 未聞華表丁為鶴,祇見桑顛午報雞。 飐飐麥秋飛蛺蝶,垂垂槐露噪螗??。 明霞忽散天邊綺,?筆誰書葉上題。 象緯上千璇極北,軒車長騖玉溝西。 但能身健尊常滿,莫問花遲鳥不啼。 晝喜文明辰在璧,名兼吏隱客聯(lián)奎。 螭頭雄視文中虎,麟角光搖紙尾鹥。 度曲笑翻紅芍藥(中呂調(diào)曲名。),分枰爭賭墨狻猊(徐浩事。)。 且將歲月隨萍梗,肯信圭璋雜甑窐。 白墮止堪澆磊磈,黃封休倩洗污泥。 積薪且莫嗟疲戟,媚灶寧知學病畦。 滿座盡投青玉案,攔街遙唱白銅鞮。 生憎變響鸮爭椹,怪底移封蟻上梨。 塵世總憐身是夢,豪華何用氣如霓。 看山正喜同拄笏,把臂還須再杖藜。 千載風流原我輩,一時公事付癡兒。 豫章城上大江西,臺憲恩書拜紫泥。 豸繡乍圍金帶重,宮花猶壓帽檐低。 九天霖雨隨車轂,三楚風云入馬蹄。 魏闕朝班遙想像,高堂祿養(yǎng)喜扶攜。 滕王閣據(jù)江山勝,五老峰攢翠黛齊。 官舍晝閒書滿案,訟庭人靜草生蹊。 青云壯志方馳驟,白首離懷易慘悽。 他日相思聞過雁,莫辭書札重緘題。 殘孤跡卷解幽棲,味得閑居搆壑西。 歡意滿時邀客話,興心饒?zhí)幏鞴{題。 觀冥詣道探玄妙,守一思誠到整齊。 冠葛濯頻臨玉澗,策藜呼數(shù)繞寒畦。 丹迷夕砌春苔老,白泫朝枝露筱低。 官累悔多憂集謗,看書好底理抬提。 殘知老客倦羈棲,臭厭銅章解錦西。 歡斷苦邊勞結(jié)課,饋疏嘲底拙封題。 觀酣著屐詩人宋,說妄緘唇辯士齊。 冠玉愧殷評菲德,俸錢憂腆嘖荒畦。 丹枯貌瘁精飄蕩,步澀行危路側(cè)低。 官做失方乖俗樣,看看好手重摸提。 知君早已脫塵鞿,盡室南還隱會稽。 避世共看同野鶴,談玄獨許對窗雞。 千山天遠雙輕屐,萬壑云深一杖藜。 自憶同時辭赤紱,卻慚幾歲隔丹梯。 夢中每欲游天姥,雪里還期泛剡溪。 正值門前春水漲,鯉魚寄自浙江西。 槽頭醁醑倒不盡,池上梅花開欲齊。 今日好懷良足慰(谷),百年高興若為題。 銀燈絢席珊瑚爛(敏),?筆聯(lián)詩錦繡迷。 細雨作花檐際落(堪),清歌如縷拍中低。 渾忘司馬青衫濕(谷),似聽宮鶯綠樹啼。 公子金猊燒篤耨(敏),美人犀筋勸駝啼。 也知北海能豪杰(堪),況有東方善滑稽。 腰細舞低翻弱柳(谷),手纖杯重壓柔荑。 先判五夜同傾倒(敏),未信三邊尚鼓鼙。 倏忽年華梁旦暮(堪),風流人物晉東西。 江湖空闊鴻偏到(谷),梧竹高低鳳獨棲。 乘興放船來笠澤(敏),散愁投轄憶潯溪。 襟期久矣交如漆(堪),笑謔頹然醉似泥。 潮漲空灘移舴艋(谷),雨晴何處看鳧鹥。 會須發(fā)達攄憂憤(敏),慎勿登臨動慘悽。 失喜今宵是何夕,酒闌起舞忽聞雞(堪)。 幅員九宇廓封提,晹雨安能致適齊。 惟不惡(去聲)聞水旱歉,自然實告本章題。 昨年四省災猶報,新歲十行恩可稽。 陜右朝(邑)商潦夏也⑴,河南淅(川)內(nèi)(鄉(xiāng))沴秋兮⑵。 安徽逮十一還剩⑶,江省惟旬衛(wèi)并徯⑷。 皆以水鄉(xiāng)易澇及,普頒恩旨免隅啼。 或蠲或貸略殊格,視重視輕有異畦⑸。 咨爾長民推惻隱,敷予愷澤遍黔黎。 ⑴ 癸巳秋收各省仍獲豐稔惟陜西河南安徽江蘇四省間有偏災雖不過一隅之徵然究傳歉收民情不免拮據(jù)自應特沛恩施其陜西之朝邑以河溢成災商南以霪潦致歉然其中較重者每縣亦不過十一二村堡耳 ⑵ 何煟奏淅川內(nèi)鄉(xiāng)二縣秋間被水今二麥雖已種齊而歉收之區(qū)仍不能不藉接濟 ⑶ 安徽上年春夏雨水過多其鳳陽泗州等八州縣及鳳陽等三衛(wèi)麥禾俱被災較重 ⑷ 江蘇之被災者惟安東海州淮安等八州縣衛(wèi)不免待哺其沭陽鹽城止須酌借籽糧亦高晉等所查奏也 ⑸ 四省成災之地除按分數(shù)照例蠲緩令仍視其被災輕重分別極次貧加賑一月或酌借牛具籽糧俾資贍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