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羲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羲馭
第 3 句因包含“羽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羽書
第 26 句因包含“蓄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蓄縮
第 39、103 句因包含“三關”,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關
第 75 句因包含“傷弓”,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傷弓
第 78 句因包含“風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風燭
第 84 句因包含“方叔”,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方叔
第 85 句因包含“武侯”,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武侯
第 86 句因包含“誅,馬謖”,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誅馬謖
第 88 句因包含“焚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焚舟
第 89 句因包含“斬,樓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斬樓蘭
第 117 句因包含“貔貅”,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貔貅
第 120 句因包含“介推”,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介推
第 133 句因包含“金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金城
第 134 句因包含“銅鞮”,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銅鞮
第 135 句因包含“虛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虛舟
第 158 句因包含“食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食肉
第 164 句因包含“百城”,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百城
第 170 句因包含“子玉”,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子玉
第 192 句因包含“鴻鵠,志”,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鴻鵠志
丁亥紀蜀百韻1227年9月9日 宋 · 李曾伯
 創(chuàng)作地點:四川省綿陽市二郎廟樓
太歲在娵觜,羲馭東陸自注:自二月初八日,虜(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越鐸龍橋。)
羽書西邊來,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南牧。
倉茫星火急,飄忽風雨速。
憑陵封疆剽掠孳畜。
一越摩云自注摩云嶺,在大潭縣之上,最為險隘,而官軍不守。),已污巖岷俗。
再度峰貼自注峰貼隘,在階州。官軍守花石,而虜(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由生蕃來犯原作攻,據(jù)影宋本改),遂入階州。),重為武階毒。
胡兒原作敵人,據(jù)影宋本改)令名自注:忽、丙令,探者以為憂國二字。),見謂韃靼原作蒙古,據(jù)影宋本改)自注戎司以為韃靼原作蒙古,據(jù)影宋本改),而或以為部落,為韃靼原作蒙古,據(jù)影宋本改)所驅。)。
或疑女真詐,頗訝疊州自注:此皆一時邊人之論。)。
衣毛不知自注:羌人多以皮為衣。),飲酪非茹自注:羌人惟食牛羊,不甚食米。)。
勁弓骨為面自注:戎師所獲羌人之弓,以駝骨為面。箭亦有骨為之。),健馬裹足自注:戎師獲到羌人馬,蹄以鐵裹時人以為未必有此,獲全馬卻無。)
駕言取金,其鋒不可觸。
如竹迎刃解,猶雪以湯沃。
先聲張?zhí)撘桑?span id="jxfrvr5" class='bold'>我?guī)?/span>蓄縮。
心已執(zhí)檄迷,手為望風自注一時所傳韃靼原作蒙古,據(jù)影宋本改)不可與戰(zhàn),以此,官軍望風出戰(zhàn)。)。
策昧戰(zhàn)為守,計乏奇與伏。
西和間斷自注西和三月初被圍,三月末道方通,元不遣兵解援。),文南暫蹢躅自注:文南虜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人三月初攻石靴關,止五十馀騎。守倅以下春聚百姓空城而出。)。
將利僅小退,凱音誤陸續(xù)自注:虜犯(原作敵攻,據(jù)影宋本改)將利,程信誤以捷音報。)。
蘭皋寸功自注制司誤得捷音,大帥遂領帳前將士七方,將直至西和,遂有程信之敗。是日寇(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直至牛渡。),良將半喪衄自注蘭皋之戰(zhàn),麻仲、馬翼、王平俱死王事,皆西邊良將也。)。
敗書丙夜聞,前矛石門宿自注制垣石門,是夕敗書聞,遂不敢進。)。
亟令控三關,謹毋費一鏃。
魚梁閉仙原自注仙人關魚關下,前即殺金平制司。元以程信守之。)武林午谷自注:武林關興元一百二十里,以李大亨守之。)。
七方對壘自注七方沔州百里,元以麻仲守之。死,吳守。),相戒前轍覆。
縣官蹊徑自注制司去年以來專塞小路,差官斷塞,而交徑元自可通。),戰(zhàn)士據(jù)林麓
由是以外,民皆棄廬屋自注三關以外無官軍,民皆流徙。有老小入關,而關兵不納,怨聲盈路。)。
西康天水,患不翅蛇蝮自注:制司令西康太守安清野,安雖能守,而既無官兵,境亦蹂踐。天水張繼檄令間守仙原,天水棄矣。)。
鳳集一炬馀,地已付麋鹿自注鳳州虜(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元不到,去寇(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兵何翅三百里。制司擬鳳守吳剛同守武林,遂委焚蕩,為禍最慘。)
河池本無虞,百里禍尤自注河池虜(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亦未到,上司清野盜賊潰兵乘之,遂委焚蕩。)
群盜沸于鼎自注是時關外百姓皆聚為盜賊,有所謂括地風、穆黑子之類。),流民湊如輻。
母悲愛子死,夫沒嫠婦哭。
城市焚蕩,道路怨讟。
于時益昌民,十室空五六自注是時益昌之民皆入山避徙。)。
牙檣嘉陵來,舳艫聯(lián)屬自注三月初七日,敗音到沔,制司宅眷登舟益昌凡百馀艘。十一日益昌,閱三日下果閬。)
十乘啟行,驛書轉加促。
鼓吹后部自注三月十八日大帥起發(fā)沔州,回司益昌。),旌旗蔽前矗自注大帥行司隨帳以一萬人計,旌旗鼓吹,前所未見。)
兩勞使者自注:令黃漕守彰明,胡漕守保安橋,以防文南之警。二漕未到而寇(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退),三分元戎自注制司出會卒,以便宜除二漕為制副使。)。
重以潰卒徒跳梁滿山谷自注:興趙原戍卒郭桂數(shù)百人,以戎司李大亨調發(fā)失宜遂叛,聲言欲殺不平人。)。
聲言不平未知不平孰。
人情傷弓,未免驚曲木。
土著鄉(xiāng)井自注是時益昌富家并攜老小入山避寇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游手風燭自注是時,益昌市井小人乘時火者甚多,欲以作亂。)。
嗟哉是日也,性命未卜。
事機诪張天時炎燠自注:虜(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人元交戰(zhàn),以天氣炎熱特穆津死而退。)。
晉邊死季龍周翰方叔。
不聞武侯敗,街亭馬謖自注蘭皋之敗,實帳前要功而行。既敗,以違令程信。)。
猶有孟明在,焚舟報秦穆自注程信雖敗,較諸將尤勝,劾以滅口,或以為過。)。
不待斬樓蘭,聞已事薰粥自注是時或者朝廷已與韃(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人議和,將遣使通幣所以無戰(zhàn)。)
搢紳屐欲折,意氣可掬
中有山西人,慊若國深辱。
問之何所云,首疾頻蹙。
大言往者悔,幾已潰心腹自注:謂徒守三關而幾透文南也。)。
尚為來者憂,不知頭目自注:謂徒守三關不知五州籬落也。)。
厥今敵雖去,鄉(xiāng)道渠已熟自注:韃(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兵之來,皆本朝邊人為之鄉(xiāng)道。)
三關天險,五都日蹙自注是時,自三關以外葬為盜區(qū),不止日蹙百里之謂。)。
不見以外,處處杼柚
朝廷無事時,司農邊谷
一朝糞土,知幾十萬斛自注總所五州錢糧聞失三四十萬斛斗。)。
民力何辜邊人罪難贖。
色雖帷幄喜,骨尚原野暴。
未旌平?jīng)?/span>自注戰(zhàn)士沒于陣者不聞優(yōu)恤之典。),方起鄒陽自注:諸將以主帥不能壓服間有怨言,是以王興宗之變,統(tǒng)制安遠父子死于獄。)。
辛苦貔貅,恩賞雁鶩自注:事定恩賞未及戰(zhàn)士,而帳前吏以下皆賞有差。)
幾效先軫死,不及介推祿自注:謂麻仲、馬翼輩死王事恩賞不加也。)
魏師乳臭自注:謂帳前提舉王惟祐輩皆小兒。),漢校起奴仆自注謂何克勤及諸仆輩皆遷職。)。
平時糜爛,深刑敲樸自注平時凡送必勝軍、送戎司無不死諸非命,未嘗明正典刑不能數(shù)計。)
于時勞來,仍忍逞誅剭自注:至利州殺戮如故,叛兵就招,盡死必勝軍之手,日以一二十人計。)
頗聞富窖藏,悉已發(fā)麥菽自注邊頭民間窖藏,盡為寇盜所發(fā)。)
邊無一人耕,食能幾日蓄。
田里思反業(yè)自注百姓,寇(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退后官軍一出即復,而官軍不出也。),原堡未修筑自注邊頭原堡悉已毀壞,寇(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退更不復修。)。
了無金城圖,酣事銅鞮曲自注:寇(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退之后不聞謹武備,諸公惟事高飲大失人望。)。
朽索虛舟,空奩著亡局。
縱君懲艾,而我為慚恧
我聞報中朝,四境清肅自注傳聞寇(原作敵,據(jù)影宋本改)元出沒境上,而遽申朝廷境內清肅。)。
一人萬人心,可欺寧可服。
當時如山,一二臣可錄。
凡此保蜀功,兩和李公獨。
趙公一出,頗慰沔人欲。
益昌所毋動,餉臣尼其轂。
公論雖未泯,天幸不可復。
安得紹興,魏公任都督。
以口伐可汗,我恨匪元璹。
徒能效曹劌,遠謀食肉。
言之貌愈切,至此淚幾簌。
客既聞斯言,稽首拜且祝。
九廟宗社靈,百城耄倪福。
德澤天下人心滲漉。
徒以成敗論,公等皆碌碌。
伯比莫敖蔿賈子玉。
春秋責備小事簡牘。
子其鉗爾舌,毋取斧锧戮。
漢人雁門,唐師老鴨綠。
有道四夷,初何事窮黷。
不戰(zhàn)屈人兵,正豈待驅逐。
吾皇天地心,萬國春育
疇咨元帥功,非夕則在夙。
出命黃麻,入相綠竹
除書從天來,恩禮隆渥
三公鼎象,相與坤軸。
小夷蚊虻壯志鴻鵠。
分無萬戶印,莞爾一杯醁。
熟慰豪杰心,有詔不盈軸。
堯門萬里天,意者親矚。
君相外憂,必有寧我蜀。